辽宁省鞍山市20xx-20xx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小兵张嘎 ” 均取材于哪一时期( )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 【考点】 历史文化常识 . 【分析】 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的相关典型事件. 【解答】 题目直接设问考查 “ 地道战 ”“ 地雷战 ”“ 鸡毛信 ”“ 小兵张嘎 ” 均取材于哪一时期.这几部电影都是经典影片,它们反映的都是抗日战争的题材. 故选 C. 8. 1945年 8月,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山城为之沸腾.重庆各界纷纷在《新华日报》上表达他们喜悦的心情和对谈判的希望.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 A.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B. “ 打倒列强,除军阀 ” C. “ 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 D. “ 要和平,争民主 ” 【考点】 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 【分析】 本题考查重庆谈判. 【解答】 A.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B. “ 打倒列强,除军阀 ” 北伐战争时期的口号. C. “ 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 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口号. D. “ 要和平,争民主 ” 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的强烈要求. 故选 D. 9.中国的读书人,自古大都以参加科举,考取功名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而在中国近代,却有一位状元,毅然弃官从商,成为著名实业家.他是( ) A.詹天佑 B.张骞 C.张謇 D.荣宗敬 【考点】 张謇兴办实业. 【分析】 本题考查了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 “ 实业救国 ” 主张. 【解答】 《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开矿设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清末状元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 “ 实业救国 ” 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故选 C. 1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遵义会议 C.卢沟桥事变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考点】 西安事变. 【分析】 本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 【解答】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936年 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 奔赴西安积极协调,最终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 故选 D. 11.编写《海国图志》,引导中国人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的近代思想家是( ) A.魏源 B.冯如 C.侯德榜 D.严复 【考点】 魏源和严复的思想主张. 【分析】 本题考查近代魏源思想. 【解答】 1842年,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编纂《海国图志》,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在书中,魏源提出了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的思想. 故选 A. 12.有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近代史开始于南京,也基本结束于南京.前一个南京指(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C.南京大屠杀 D.南京解放 【考点】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840﹣ 1842 年的中英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在南京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华民族的权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故选 A. 13. 1893年,中国消费品原料进口占进口总额的 13%,到 1903年,这一比例上升到 %,导致中国近代消费品原料进口额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 B.中俄《瑷珲条约》的影响 C.中日《马关条约》的影响 D.《辛丑条约》的影响 【考点】 《马关条约》. 【分析】 此题为材料选择题,通过材料考查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的史实. 【解答】 选项 A《南京条约》签订于 1842年,选项 B《瑷珲条约》签订于 1858 年,均与题干材料无关;选项 D《辛丑条约》签订于 1901 年,但《辛丑条约》规定内容均与题干材料无关;选项 C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引发列强在中国投资办厂的热潮,才使得中国近代消费品原料进口额增长. 故选 C. 14.报纸是反映社会动态、传递民间呼声的重要工具. 1901 年,有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愤怒地指出清政府已成为 “ 洋人的朝廷 ” .与此评论相关的社会背景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台湾割让给日本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百日维新的失败 【考点】 《辛丑条约》. 【分析】 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签订后所产生的影响. 【 解答】 《南京条约》的签订是在 1842年;台湾割让给日本是在 1895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是在 1901年;百日维新的失败是在 1898年;从时间上看 1901 年的报纸评论背景不可能是《南京条约》的签订,可以排除掉 A, “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 意思是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统治中国的工具,这是《辛丑条约》签订的影响. 故选 C. 15. “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 ” .该事件( ) ①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 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③ 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④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考点】 辛亥革命.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 ”指的是辛亥革命. 【解答】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 202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 ①④ 正确;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标志,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 ②③ 错误. 故选 C. 16.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 A.京张铁路 B.京广铁路 C.唐胥铁路 D.宝成铁路 【考点 】 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分析】 由题干中关键词 “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 判断为京张铁路. 【解答】 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他于 1905﹣ 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 “ 竖井开凿法 ” 和 “ 人 ” 字形线路,震惊中外,有 “ 中国铁路之父 ”“ 中国近代工程之父 ” 之称. 故选 A. 17.如图反映的是 “ 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 、 “ 军旗升起的地方 ” 这一历史事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这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吴起镇会师 【考点】 八一南昌起义. 【分析】 本题考查的南昌起义. “ 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 、 “ 军旗升起的地方 ” 是切入点. 【解答】 1927 年 8 月 1 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