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矿井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出的理由及过程 XXXX 集团 实业 有限责任公司 作为有四十多年开采煤矿经验的企业,现有资源已近枯竭,为了企业生存,必须寻求新的发展。 按 XX省政府川府发 [20xx]10号和 川府发 [20xx]4 号以及 XX煤炭产业集团 的安排 XX 矿区 的 XX、 XX 井 田 由 XX 集团 实业 有限责任公司 开发,作为项目的业主来组织项目的前期工作。 开发 XX 矿区、建设 XX 矿井,是 XX 集团公司实施“加快发展,调整转型”战略的重大举措,是 XX煤炭产业集团创建“百亿企业”的重要措施。 本项目 已列为 20xx 年XX 省重点项目计划。 因此, 我院 受 XXXX 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 编制 XX 矿区XX 矿 井 可行性研究报告。 五、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XX 矿井位于 XX 省 XX 矿区, XX 矿区 是国家规划的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的组成部分, 是 XX 省地质勘探程度最高、探明储量最多、煤层赋存较稳定、开采条 件较好、尚未规模性开发的大型矿区, XX矿井是该区的大型骨干矿井,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1— 6 满足 XX 省经济发展的要求 XX 是一个缺煤省,同时也是一个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耗结构省,煤炭缺口较大,开发 XX 矿井,对缓解 XX 省的煤炭供应紧张局面十分有利。 XX 省水电比重约为 65%,受天然降水影响,丰枯出力不均衡,枯期平均出力仅为丰期的三分之一左右。 随着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电力需求急剧上升,电力结构不合理矛盾进一步加剧。 为此, XX 省提出调整优化电力规划部署,优先发展调节性能好的水电,适度发展大型火电。 拟在近期内新建和扩建 一批火电厂,以满足 XX 经济发展的要求。 但同时也加剧了煤炭供需矛盾。 尽快开发建设 XX 矿区是十分必要而紧迫的。 满足矿区正常接替 经多年开采, XX 矿区资源储量日益减少,服务年限逐渐缩短。 现 XX 集团公司所属各矿 井 已全面转入深部水平开采,矿井瓦斯涌出量进一步加大,煤与瓦斯突出、煤层自然发火、水灾及矿压等灾害严重,对矿井安全生产构成很大威胁。 由于矿区地质构造复杂,加上小煤矿侵占资源较多,使各矿井可采储量剧减,各矿井现生产水平的服务年限均不足 10a,在今后 5~ 10a 期间,矿井接替矛盾将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安全 生产和经营,企业已面临生存问题。 因此,要保持和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安排老矿区人员就业、保持社会稳定,保证矿区正常接替,必须开发建设新矿井。 XX矿井的开发建设对 XX 集团公司的稳定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XX 矿井所在的 XX 县为国家级贫困县,地方经济较为落后,矿井的开发建设可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1— 7 收入,繁荣地方经济,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当地居民脱贫致富具有积极作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第二章 项目概况 一、井田概况 XX及 XX两井田紧邻,位于 XX省 XX矿区沐爱勘探区的东北部,行政区划属 XX 省 XX 市 XX、珙县两县。 在 20xx 年国家大型煤炭基地规划中, XX及 XX 井田为分别建井。 由于 两井田范围内 地面 地形条件十分复杂, 无其它可供选择的矿井井口及地面工业场地位置,唯有两井田交界处的 XX 河西岸乌龟田附近具备布置条件。 将两井田按一矿两井的方式开发,地面布置一套生产系统、选煤系统及其相应辅助设施,这样既有利于集中生产管理、少占地、节省投资、提高经济效益,又解决了 XX、 XX 两井田井口及地面工业场地选址困难的矛盾,有利于提高矿井经济效 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井筒及井下布置则按完全独立的两个井考虑, 能 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加快建井和出煤速度。 因此,本次设计 XX 及 XX 两井田按一矿两井的方式开发,即 XX 矿井下辖 XX 井与 XX 井 ,这与 20xx年 8 月编制的《 XX 省 XX 矿区总体规划》(已上报待批)是一致的。 其 生产规模与国家大型煤炭基地规划 、 XX 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及20xx 年 8 月编制的《 XX 省 XX 矿区总体规划》相同 ,即 XX 矿井 生产规模为 1800kt/a,其中 XX 井为 600kt/a, XX 井为 1200 kt/a。 根据 批准的 国家大型煤炭基地规划及 XX 煤炭国家规 划 矿区矿 业权设置方案 和 20xx 年 8 月编制的《 XX 省 XX 矿区总体规划》(已上报待批) , XX 矿井所属的两个井中, XX 井井田范围为: 东起 XX 河1— 8 与 XX 井接壤 ;西 至 新街向斜轴与鲁班山南矿相邻;南以 F1 、 F2 断层与武德、园坝子及沐爱 井田分界;浅部至地方乡镇矿开采边界及煤层露头;深部边界至 200m 标高;井田东西走向长约 ,倾斜宽约 ,面积约。 XX 井井田范围为:西 起 XX 河与 XX井接壤;东以 F3断层及 3 号煤层 - 200m 深部勘探边界与洛表勘探区毗邻; 浅部至 乡镇煤矿开采 边界及煤层露头; 北以南 广河及 3 号煤层 -200m 底板 标高 为界; 井田走向长约 7km, 倾斜宽约 , 面积约。 按照 XX 与 XX 井田已批准的精查地质报告。 XX 井田共有可采煤层 4 层,分别为 2 号 、 3 号 、 7 号 、 8 号煤层(其中 8 号煤在 220 勘探线以西有分岔现象,分为 8 之一、二 号及 8 号煤层 ) , 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为。 扣除划归 地方小 煤矿开采的储量后,尚 有 地质 资源 /储量 164463 kt;按照国家环保政策,扣除 暂不开采的 3 号 、 7 号 及 8 之一、二 号高硫煤储量后,井田有 设计 储量( 111b+122b)68072kt、 设计 可采储 量 52562kt。 煤炭储量较丰富,按 600kt/a 生产能力计算, 可服务 , 具 有建设 600kt/a 生产能力 的 资源条件。 XX 井田共有可采煤层 3 层,分别为 3 号 、 7 号 、 8 号煤层,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为 ;扣除划归 地方小 煤矿开采的储量后,尚有地质 资源 /储量 244655 kt;按照国家环保政策,扣除 暂不开采的 7 号高硫煤储量后,井田有 设计 储量( 111b+122b) 153615 kt、 设计 可采储量 118831 kt。 煤炭储量较丰富,按 1200kt/a 生产能力计算, 可服务, 具 有建设 1200kt/a 生 产能力的 资源条件。 XX 与 XX 两 井田 共有 地质 资源 /储量 409118kt, 其中能利用的探明的内蕴 经济基础储量 ( 331) 156563 kt、控制的内蕴 经济基础储量1— 9 ( 332) 203755 kt;暂不 开采 的探明的内蕴 经济基础储量 ( 331) 1550 kt、控制的内蕴 经济基础储量 ( 332) 43620 kt 和 推断的内蕴 经济基础储量 ( 333) 3630 kt。 按照国家环保政策,扣除 3 号 、 7 号 及 8 之一、二号高硫煤储量后,井田有 设计 储量( 111b+122b) 221687kt、 设计 可采储量 171393kt。 煤炭储量较丰富,按 1800kt/a 生产能力计算,可服务, 具 有建设 1800kt/a 大型矿井 的 资源条件。 XX 井田 2 号煤属 富灰、中高热值、特低硫煤 ; 3 号 煤 属富灰、中高热值、高硫煤 ; 7 号煤属富灰、中高热值、高硫煤 ; 8 号煤属中 —富灰、高热值、富硫煤 ; 8 之一、二 号属富灰、中高热值、高硫煤。 XX 井田3 号 煤 属富灰、中热值、富硫煤 ; 7 号煤属富灰、中高热值、高硫煤 ;8 号煤属中 —富灰、高热值、富硫煤。 本区煤炭产品可作为发电、化工和民用煤。 二、报告编制的指导思想 矿井建设应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率、安全可靠,要充分体现高产高效的设计理 念,合理集中,以确保矿井高产、稳产及安全生产。 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政策。 对于 XX 井田 含硫较高的 3 号、 7 号及 8 之一、二 号煤 层(平均硫分分别为 %、 %及 %) ,以及 XX井田 的 7 号煤层(平均硫分 %)作为暂不能开采煤层考虑,将矿井平均硫份控制在 3%以下。 充分体现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 对 矿井瓦斯 进行 综合利用 , 确保矿井清洁生产。 充分利用和依托区内铁路、公路、电网、电信及其区内公用设施,简化矿井生产、生活环节,提高矿井建设的综合经济效益。 1— 10 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精干高 效的管理机构,简化管理层次。 XX 井田 与 XX 井田按一矿两井的方式 进行 开发, 地面工业广场集中布置, 井筒及井下布置则按完全独立的两个井 设计。 矿井 按煤与 瓦斯 突出 矿井 设计, 开采保护层, 并 建立生产安全监控系统及地面固定瓦斯抽采站。 XX 井与 XX 井 的 井下 生产安全监测、 监控 及 瓦斯抽采 系统 各自 独立 设置。 重视安全生产,加强环境保护,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矿井的开发达到国家环保政策相关要求。 以满足生产要求为原则,合理布置生产系统和工业广场。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矿井设计的有关规程、规范及规定。 三、建 设规模及主要技术特征 (一)建设规模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1800kt/a,其中 XX 井 600 kt/a, XX 井 1200kt/a;选煤车间入选能力 为 1800kt/a。 (二)主要技术特征 矿井采煤方法和机械化程度:根据煤层赋存及开采技术条件,因地制宜采用长壁综采及高档普采。 矿井开拓方式: XX 井 采用平硐 开拓 , XX 井采用 斜井开拓。 采区个数及工作面数量: XX 井达产 初期 布置 一 个盘区 2 个 高档普采工作面 , 后期 布置 一 个盘区 1 个 综采、 1 个高档普采工作面 ;XX 井投产时 布置 两 个盘区 2 个 高档普采工作面 , 达产 时 布置 两 个盘 区1 个 综采、 2 个 高档普采工作面。 矿井瓦斯等级: 按煤与 瓦斯 突出 矿井 设计。 矿井原煤加工:煤的用途主要是提供电煤 和部分化工用煤 , 矿1— 11 井配套建设选煤车间 , 原煤 按177。 13mm 筛分分级,采用重介浅槽分选机排矸,洗 选用 水 采用 闭路循环。 产品以准轨铁路装车外运为主, 块煤既可火车又可汽车外运。 地面运输方式: 铁路火车外运,从金(沙湾)筠(连)铁路 沐滩 车站接轨建矿井铁路专用线至矿井煤仓装车站。 地面设施:除必要的生活、生产设施外,尽量布置简化,以减少占地,不设家属住宅区;生产设施以满足矿井生产需要为原则。 矿 井全员工效: XX 井 按 、 XX 井 按 4t/工考虑。 建设资金:资本金(总投资的 35%)由建设单位及合作伙伴出 资,其余采用银行贷款。 建设方式:招标外委。 四、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一)项目总投资情况 项目投资情况见表 121。 (二)项目效益情况 项目效益情况见表 122。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选煤车间入选能力: 1800kt/a。 矿井地质 资源 /储量 : 409118kt(其中 XX 井 164463 kt; XX 井244655 kt)。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171393kt(其中 XX 井 52562 kt; XX 井118831 kt)。 表 121 项目总投资情况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12 1 建设项目总投资 万元 157171 静态投资 万元 148776 其中选煤车间投资7411 万元 其中:矿建工程 万元 43402 土建工程 万元 19700 设备购置费 万元 20872 安装工程费 万元 6996 其它费用 万元 22845 基本预备费 万元 14796 铁路专用线 万元 20xx6 建设期利息 万元 5008 流动资金 万元 3387 2 吨煤投资 元 /t 其中:吨煤静态投资 元 /t 表 122 项目效益情况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原煤成本 元 /t 2 销售价格(含 税价) 化工用煤 元 /t 450 动力用煤 元 /t 293 洗选矸石 元 /t 3 项目盈亏平衡点 % 4 财务内部收益率 % 5 投资回收期 a 矿 井服务年限: XX 井 ; XX 井。 1— 13 矿井开拓方式: XX 井为平硐开拓; XX 井为斜井开拓。 矿井瓦斯等级: 煤与 瓦斯 突出矿井。 矿井达产采(盘)区数: XX 井一个; XX 井 二个。 矿井达产采面数: XX 井 2 个 ; XX 井 3 个。 井巷工程量 : 其中 : XX 井 22899m(包括岩巷 18232m; 煤及 半煤巷 4667m) ;XX 井 36711m(包括岩巷 30267m; 煤及 半煤巷 6444 m)。 10kt 基建掘进率: XX 井 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