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综合防突措施(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城 69176。 方向,直线距 34Km 处,行政划分属 XX 县太平镇 所辖,矿区交通为公路运输,以井口为起点向北 4Km 可到达(古)蔺(二)郎公路和赤水河边的煤码头。 交通较为方便。 XX 煤业有限公司 矿界范围为: 根据 20xx 年川采矿区审字 [20xx]第 070 号批准的 XX 县 XX 煤业有限公司整合后的矿区范围由 9 个拐点坐标圈定,其拐点坐标如下: 矿区南北走向长度约 2050 米,东西平均倾斜宽 640 米,面积约为,批准开采标高为 +850~ +560 米。 开采煤层为矿区范围内的: C13 、 C1 C C2 C2 C25 煤层。 3 XX 煤业有限公司 拐点坐标 坐 标 点 号 x y 1 2 3 4 5 6 7 8 9 井田概况 XX 县 XX 煤业有限公司 位于川南背斜褶皱区 , 井田的区域地质构造为12 列轴线程东西走向的古生界地层塑造的背斜。 本矿位于 XX 复式背斜北翼东段弧形构造转折部位,总体为单斜构造。 地层走向与主体构造线基本一致,倾向约 285176。 ,倾角一般为 20176。 ~ 32176。 区内的罗汉林最高海拔标高 +1902m是泸州市最高峰 ,狂区属深切割地形,区内地层属较硬岩层,从整体看软弱结构面较少,矿区开采范围内主要为林地和荒山,植被发育,以灌木为主,覆盖率在 50%以上。 矿井发展历史及生产概况 XX 县 XX 煤业有 限公司 是始建于 20xx 年 3 月,是一家小型煤炭生产企业 4 一直由私人独资经营,矿井现在设计生产能力为 15 万吨 /年,有近 200 名员工。 XX 县 XX 煤业有限公司是资源整合矿井,是以田湾煤矿为整合主体整合相邻的矿井 :和平煤矿、岔角高煤矿。 整合后的生产能力为 15 万吨 /年。 矿井按高瓦斯矿井设计,在 与本矿相邻的宏达煤矿在开采 C19 煤层时多次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现象 ,故将 XX 煤业有限公司认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第二节、矿井开拓开采及近年来的生产情况 矿井建设情况 矿井 20xx 年 2 月完成《整合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后开始进行技改扩建,本年 7 月初基本完成了矿井运输大巷的建设,和风井的改造工作,地面完成了瓦斯抽放站的建设工作。 矿井开拓开采情况 矿井采用平硐开拓,将井田划分 1 个水平进行开拓水平标高为 +706 米;采用上、下山开采方式进行开采。 水平上山划分为 1 采区,水平下山划分为 2采区,两个采区均为双翼开采。 设计布置为 3 个井筒:主平硐、排水平硐和回风平硐; 采区巷道采用集中布置方式,联合开采近距离煤层群。 设计在各采区中部煤层底板岩石中设置轨道上山、人行上山、回 风上山,三条上山。 回采巷道沿煤层布置,采用梯形断面, 11 号矿用工字钢棚式支护。 工作面顺槽采用双巷布置(工作面运输巷和轨道巷),将上区段的轨道巷作为下区段的回风巷使用。 采煤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工艺为炮采和高档普采。 第三节 、 煤系地层及煤层情况 矿区内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二迭系下统茅口组、二迭系上统龙潭组、 5 长兴组,其中龙潭组为矿区主要含煤地层,岩性以石灰岩、煤层、细沙岩及泥岩等组成。 矿区岩层特征表 系 统 组 (段 ) 厚度 (m) 二迭系 上统 长兴组( p2c) 36~ 60 龙潭组 ( p2l) 76~ 98 下统 茅口组( p1m) 209~ 263 三迭系 下统 飞仙关组 279~ 410 嘉陵江组 423~ 516 第四系 Q 4~ 10 可采煤层顶底板岩石性质表 煤 层 顶 板 底 板 C19 泥岩、灰色砂质沙岩、粉砂岩 部分为细粒砂岩,局部见10cm 左右的炭质泥岩为伪顶。 灰色粘土岩为主,局部细砂岩,有轻微底鼓 C24 灰色砂质沙岩、泥岩,部分 为粉砂岩、粘土岩。 深灰砂质泥岩、泥岩,中部夹粉砂岩,局部为细粒山岩。 C25 深灰色泥岩沙岩、砂质泥岩为主,部分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粒砂岩,伪顶为炭质泥岩 灰、浅灰色高岭土岩、含结核装、树枝状及星形黄铁矿,遇水易膨胀和底鼓 6 第四节、井田范围内的主要地质构造 ( 1)区域构造 本矿位于 XX 太平镇,复式背斜北翼东段弧形构造转折部位,总体为单斜构造。 地层走向与主体构造线基本一致,倾向约 285176。 ,倾角一般为 20176。 ~32176。 ( 2)断层 F21为垂直走向逆断层:位于矿山外缘大窝函一带,断层西起凤凰山下 T1f1d该断层往东进入 p1m、 s2h 地层中走向长约 3500 米,倾向 224176。 ,倾角 64176。 ,最大垂直断距约 80 米, 最大水平断距约 150 米,破坏煤层标高主要在 +700米以上对煤层有一定影响。 矿区内地质构造为中等。 第五节、井田内主要水文地质情况 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井田地表无河流、水库等水系,且均在地下水位以上开采,煤层距上部灰岩含水层较远,隔水层隔水性能较好,不易导入井下,含水层无水力联系,地下水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其补给量随季节变化。 矿井主要充水条件为:地表水、岩溶及地下水、泉水、断层水。 区内各含水层之间一般无水力联系,地下水仅限于顺层流动,水源的补给仅限于大气降水。 主要含水层类型 下二叠茅口灰 岩( P1m)含水层:为深灰色、灰色块状石灰岩,含少量燧 7 石灰岩结核,矿井内未出露,为强含水层,由于地下水位较低,且距煤层较远,对矿井开采无影响。 上二叠龙潭煤系( P2l)为弱含水层和隔水层:煤系中的菱铁质灰岩和砂岩为裂隙含水层,而细碎屑岩和煤层是隔水层。 本层水是矿井直接充水层,矿井开采后,局部形成顶板裂隙水,但水量不大。 上二叠长兴组灰岩( P2C)含水层:为岩溶含水层,岩溶中等发育,由于露头线常形成陡岩,岩层不厚,受水面积有限,水量不大。 由于煤层较远,回采后沿采动裂隙有可能进入矿井,井筒穿过该层时,有一定水量 进入矿井。 必须坚持做到“有疑必探、先探后掘”,搞好探放水工作。 矿井正常涌水量和矿井最大涌水量 目前矿井涌水量一般在 220m3/d,最大为 412 m3/d。 主要来源于主、风井井筒,其中以长兴灰岩裂隙为主。 第六节、 煤层开采技术条件 瓦斯: XX 县 XX 煤业有限公司 20xx 年度瓦斯等级鉴定,测定数据为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结果鉴定为:高瓦斯矿井。 20xx 年度瓦斯等级鉴定,测定数据为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m3/min;结果鉴定仍为高瓦斯矿井。 由于相邻矿井宏达煤矿在开采 c19 煤层时多次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现象,故矿井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矿井瓦斯来源分析: 矿井瓦斯主要来源为:主要来自采、掘活动中煤体暴露后均匀涌出的瓦斯和采掘放炮作业时煤体瞬时涌出的瓦斯。 地温 矿井属地温正常型矿井,在生产过程中从未发生过地温异常现象。 8 煤尘爆炸性 矿井取样委托重庆煤科院实验室作煤尘爆炸性试验,根据其提供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田湾煤矿的 c1 c24 煤尘无爆炸性,其它煤层具有爆炸危险性。 煤层自燃倾向性 矿 井取样委托重庆煤科院实验室作煤层自燃倾向性试验,根据其提供的煤层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田湾煤矿 c19 煤层自燃倾向性为三类,即为不易自燃煤层。 其它煤层具有自燃发火倾向。 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冲击地压 XX 县 XX 煤业有限公司 c19 煤层在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尚未发生煤与瓦斯突出,邻近矿井宏达煤矿在开采 c19 煤层时多次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现象,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田湾煤矿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c19# 煤层属煤与瓦斯突出煤层。 煤层开采冲击地压 从煤层顶板结构来看,不存在坚硬顶板,顶板易垮落,产生冲 击地压机率较小,在实际生产中煤层顶板也是随采随落,未发生过冲积地压的现象。 第七节、矿井通风方式、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方法和局部防突措施 矿井通风方式 XX 煤业有限公司 现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列抽出式。 局部防突技术措施 局部防突技术措施为“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 防突工作方法 9 ( 1)、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方法:采用煤电钻套麻花钻杆,带Ф 42mm钻头在煤层中打检测孔,预测预报仪用重庆煤科分院研制的 WTC1;用 WTC1检测 k1 值,每米钻屑量( S)用弹簧称称取,温度(△ T)用温度计测量。 超前保 护距离按《防突规定》留设。 ( 2)、突出危险性的消除方法:采用煤电钻套麻花钻杆,带Ф 42mm 钻头在 c19# 煤层中打小直径超前密集钻孔排放,排放孔个数根据《防突规定》有关规定按 排放半径确定,超前保护距离按《防突规定》留设;若是突出性较严重区域,用钻机打超前深孔( 30m 以上)的排放孔后,再配合小直径 (Ф 42mm)钻孔密集排放,确保消除工作面的突出危险后才能工作。 石门揭煤工作面防突措施 深孔一次性爆破揭煤,远距离放炮。 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WTC1 防突预测预报,预测情况: 实际工作中根据《煤矿安全 规程》的规定和取《防突规定》第 75 条表 5 中的经验值,解吸指标: K1 max< min1/2,钻屑量 Smax< 6kg/m, K1≥ ml/g min1/2或 S≥ 6 kg/m 时为有突出危险。 实际操作中,实测 K1 值在 ~ 之间, S 值在 ~ 之间。 防突技术管理 ( 1)、成立专门的防突队伍; ( 2)、配备防突设施、设备; ( 3)、人员经防突专业安全技术培训,并持证上岗。 第八节 瓦斯抽放系统 XX 煤业有限公司 现已建立地面瓦斯抽放站,具备两套瓦斯抽放系统一套使用一套备用,主要设备采用 2BE303 型水环式真空泵 2 台,配矿用防爆电动机 90Kw。 主管管径φ 250mm,干管路管径φ 150mm,支管路管径φ100mm。 10 第二章 矿井区域性防突设计方案选择 根据 XX 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地质构造和煤层赋存条件,区域性防突设计方案可采取以下方案。 一、对 c19 煤层实施本煤层抽放,解决 c19 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的问题。 二、将 c25 煤层作为保护层来开采,解决 c2 c19。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