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及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多画面、多信息集中监视。 DLP 大屏幕投影拼接系统,集信息搜集、传递、处理、切换、控制、显示、决策于一体,采用国际先进的 DLP 高清晰度数码显示技术、投影墙无缝拼接技术、多屏图 像处理技术和控制技术,构成具有高亮度、高清晰度、高智能化控制、功能先进、操作方法先进的大屏幕显示系统。 通过这套大屏幕投影拼接系统,可以实时观看与监控系统有关的各种信息,包括 GIS 电子地图、实时工业视频监控信号、各种管理信息系 统数据、各种历史数据图像以及计算机、电视、实物投影仪、 DVD 等信号源的信息和计算机网络信息等多种信息,可随时对各种现场信号和各类计算机图文信号进行多画面显示和分析,及时做出判断和处理,发布调度指令,实现实时监控和集中调度的目的。 DLP 大屏幕投影拼接系统设备包括 DLP 背投机投影拼接墙、 多拼图形控制系统、大屏幕应用系统管理软件和信号控制与切换系统设备等。 LED(发光二极管)显示系统由 LED 显示屏、控制主机、及软件等组成,便于矿井名称、 井下人数、 时钟、气象及矿井重要信息的显示。 第三节 全矿井 综合 自动化 系统的 建设 综合自动化 系统包括: 2 台 IBM 数据服务器 , 2 台 IBM 采集 服务器、1 台 IBMweb 服务器、 1 台 IBM 应用 服务器、 1 台 IBM 流媒体 服务器、 视频存储柜、 磁盘 阵列 、以及防火墙、隔离网闸、网络打印机及 UPS 电源、软件等。 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布线、敷设通过 服务器和工作站全部接入 1000M环网 交换机,将地面和井下的各类信号统一传输到安全 调度 指挥中心。 在环网的关键地点,设置交换机,能够将附近的 PLC 等自动化设备接入进来。 通过多台交换机,在地面和井下形成一个环网,环网故障恢复时间应小于 200ms,提高系统可靠性。 井上下环网通过光纤连接,在井下,有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视频监控 系统以及 人员 定位 系统等几部分,根据煤矿安全规程,每部分分别组建自己的工业以太网系统,分别通过各自的交换机将监测、 监控 信息传到井上 监控 中心。 在井上,有独立的自动化系统组成环网,还有管理控制网络系统、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各部分系统通过防 火墙 和 网闸实现信息安全共享。 一、监测监控系统 系统 组成 本矿井选择 KJ95N 安全 监测 监控系统,由地面中心站,现场分站、安全生产参数传感器、断电仪、报警器以及信息传输介质、网络通讯接口等组成。 对矿井生产环境中影响安全生产的参数和设备进行自动检测和闭锁控制,并在地面中心站计算机上进行集中显示、报警、记录和自动报表等,并进行危险分析与预测,以提高矿井生产的安全性和自动化水平。 KJ95N 安全 监测 监控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监控系统,它可以将安全与生产监测信息等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实现了信息的综合利用,同时系统还可以方便汇接其他监测系统( KJ69,提升装置 ,瓦斯抽放系统等),实现了信息共享和局部环节的自动化控制。 整个系统是典型三级网络架构,是一种先进的集散型微处理机系统。 先进可靠的软件,总线型的分站和传感器使系统保持领先的技术水平,局部传感器及其连接线的故障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从而确保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系统具有技术先进、结构合理、运行可靠、故障分散、维修方便等优点。 系统现状 中心站设在调度楼三楼 监控中心, 主机一备一用, 操作 台上 8 台 计算机 和 打 机全部 用 超六类 网线进入 DLK24 口交换机,交换机的 11 口 与 赫斯曼 核心交换机 1 口 相连 ,经过核心交换机 用 24B 矿用阻燃 光缆 传入 井下 防爆 环网交换机 ,下接备用电源、分站和传感器。 主井变电所安装备用电源和分站一台,主井东大巷上山迎头装甲烷传感器一台、回风装甲烷传感器一台,西大巷装甲烷传感器一台、回风装甲烷传感器一台,总回风装甲烷、一氧化碳、温度、风速传感器各一台,主副井共装传感器8 台。 斜风井 用两根 MHYVP1*4*7* 通讯电缆从调度室到 223 机电硐室接备用电源一台 、 分站一台 , 223 东大巷装甲烷传感器两台,西大巷下山迎头和回风各装甲烷传感器一台,总回风装甲烷、一氧化碳、温度、风速传感器各一台,共计 8 台 ,风门开关、风机开停等等都有足够的备用量。 矿井安全监控信息可通过传输网络上传至 磴槽投资 公司 和登封市煤炭局监控中心,实行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