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选修朋党论拓展练习内容摘要:
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 ,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 呜呼。 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少达而多穷 达:显达,得志。 B.而为穷者之诗 穷:困厄,不得志。 C.世徒喜其工 工:工巧,精巧。 D.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 尤:尤其,特别。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欧阳修为诗集作序理由的一组是 ①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 ②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③辄 抑于有司。 困于州县凡十余年 ④予尝嗜圣俞诗 ⑤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 ⑥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 A.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A.①②是欧阳修为之作序所要阐明的问题和观点,④⑤则是作序的具体原由,③⑥与作序无关。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的议论看似与梅圣俞及其诗集无关,其实这正是作者有感于梅圣俞的遭际而发,以此领起全文,高屋建瓴,不同凡响。 B.第二段对梅圣俞生平的叙述则成为首段“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 观点的有力佐证,且内容完全属于序言的题中应有之意。 C.本文题为诗集作序,却对诗集评论甚少,不无遗憾。 D.后两段叙述诗集的收集情况并交代作序的原由,简明得体,要言不烦。 4.本文由梅圣俞的遭际发出了诗歌“殆穷者而后工”的感叹。 对此,你有何联想。 除了梅圣俞以外,你能再举出例子来吗。 答: 5.将文中画线 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译文: ⑵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译文: 一、写作实践。语文版选修朋党论拓展练习
相关推荐
2、薄膜覆盖,保湿、保温有利出苗。 出苗后,及时拨去籽壳、揭膜通气透光,以防徒长。 三、移栽定植 该品种南瓜结瓜早,秧龄不宜过长,以第一片真叶展开时移栽为宜。 种植密度一般秋冬季栽培 900 株左右,行株距。 南瓜是高温作物,冬季栽培时,宜在 10 月 20 日前移栽,并采用大棚内再搭内棚的多层覆盖技术。 为保温保湿和防除杂草,移栽时应铺好除草地膜。 四、肥水管理 基肥在移栽前一次性施足
12. (10 分 )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 ) ①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 译文 ②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译文: (2)用叙线 (/ )给下面文中画横线的文言文断句。 (4 分 ) 山 中 有 二 三 子 好 客 而 喜 游 闻 子 瞻 至 幅 巾 迎 笑 相 携 徜 徉 而 上 穷 山 之 深 力 极 而 息 扫 叶
2、使其多生侧枝杈,树型繁茂,盆景栽培的四季红石榴个低矮、枝杈多,头一两年株高 30 厘米左右,侧茎 25 厘米左右。 每株同时开花几十朵,单果重只有 3050 克,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四、露地栽种栽植行、株距为 6060 厘米。 12 月份保温育苗,当年 5 月开花秋季结果,4 月播种 6 月开花,夏播的晚秋开花。 三年以上的石榴株高6080 厘米,侧茎 5060 厘米。 每株同时开花近百朵
具。 情迎接党的十六大,是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分不开的。 ( ) ,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或七言句,平仄没有严格规定,用韵比较自由,篇幅一般较长。 《诗经》《楚辞》及乐府民歌都属于古体诗范畴。 、近体诗的划分一般是从产生的时间方面考虑,所以唐代以后的诗歌都被称为近体诗。 它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对仗方面有严格规定。 篇幅虽小,却同样可以显示诗人的独特风格
6.作者写自己求学经历艰难的目的是什么。 、 7.文章开头的“ 嗜学 ”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8.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 ”与“ ”之间的矛盾来决定的。 9.本文通过典型事例全面的叙述了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生活,这与他的功成名就有什么关系。 10.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1.作者写此文,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 在《三国演义》中有那么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