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语文八下桃花源记同步测试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描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 文段三 见渔人, 乃 大惊,问所从来, 具 答之。 便 要 还家, 设 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 咸 来问 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 妻子 邑人来此 绝境 , 不复出焉,遂 与外人 间隔。 问今是何世, 乃 不知有汉, 无论 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 所闻,皆 叹惋。 余人各复 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 数日,辞 去。 此中人 语 云: “ 不足 为 外人道也。 ” 一、 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词 乃 大惊 : 具 答 之 : 便 要 还家 : 设 酒 : 咸 : 问 讯 : 妻子 : 绝境 : 间隔 : 乃 不 知 : 1 无论 : 1 具言 : 1 叹惋 : 1 延 : 1 停 数日 : 1 辞 去 : 1 人 语 云 : 1 不足 : 二、 翻 译句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不复出焉,遂 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语文版语文八下桃花源记同步测试
相关推荐
低 中 高 低 中 高 ①请简要概括青年人对传统节日和“洋”节日的认同情况(不超过 25 个字) (2分 ) 答出“对‘洋’节日的认同度高于中国传统节日”(或:更喜欢“洋”节日);或“对‘洋’节日认同度高,对中国传统节日认同度低”即可得 2分。 只单方面答出对“洋”节日或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同度情况,得 1分。 ②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请谈谈看法。 (3分 ) 【答案示例
幸福和快乐便都印在我们的心中,许许多多人的不幸和痛苦便都看在我们眼里。 ②为什么会这样。 ( )人类原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不是孤独的、孤立的,作为人类成员我们在生命的根部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就不应该对别人的弱点和不幸抱讥讽嘲笑的态度,不应该对别人暂时的失败或某些缺陷持幸灾乐祸的立场,( )你自己也同样会有弱点、不幸、挫败或缺陷。
②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14. ① 子曰: “ 见贤思齐焉,。 ”《论语 里仁 》 ② 子曰: “ ,。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 《 论语 为政 》 三、 现代文阅读 (共 20 分, 4+4+7+5) (一 ) 邂逅霍金 葛剑雄 自从《时间简史》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 青年学人争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之势。 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一则太忙
唐诗,回答问题。 ( 6分)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解: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 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梅花:古时有笛曲名为《梅花落》。 ( 1)诗歌首句提及的“迁客”当指西汉贾谊,作者借他来表达自己的什么心情。 ( 3分) 答: ( 2)《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 江城五月
( 2)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 跟据你的理解填空:( 2 分) 《小石潭记》侧重写 寄情山水。 《醉翁亭记》侧重写 作者与民同乐的喜悦。 这二篇文言文的背景和作者抒发的情感是什么。 ( 3 分) 答: 《小石谭记》是柳宗元 “永州八记 ”中的第四篇,全文寂 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文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只有寥寥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