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热点时事必考内容摘要:

2012高考热点时事必考 12012 高考热点时事建党90 周年时事热点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 7 月 1 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大会由吴邦国主持。 习近平宣读中共中央关于表彰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决定。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中国共产党 90 年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党和人民创造的宝贵经验,提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 他强调,全党同志要牢记历史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更加奋发有为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考点链接一、经济常识1坚持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决不能有丝毫动摇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胡锦涛的“七一”讲话重申“ 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3贯彻落实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哲学常识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90 年来,一代代共产党人科学判断不同时代、不同历史阶段的世情、国情、党情,积极回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不断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要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自身建设史,即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同时是一部探索史,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4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中国共产党 90 年的发展历程,有许多成功经验,也有不少深刻教训。 5矛盾有主次方面之分,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构成了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体现了党的历史发展的本质,反映了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的呼唤和要求。 6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90 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各种问题,化解矛盾,为我国经济建设创设了一2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7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90 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从九死一生到坚如磐石。 8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回首 90 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创造业绩的伟大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而常有危难之际的绝处逢生,挫折之后的毅然奋起,磨难面前的百折不9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首先是一部奋斗史,即领导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 10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不同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最核心的价值。 没有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坚定信念,就不可能于无光的暗夜中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就不可能创造与过去 5000 年全然不同的历史,就不可能把中国人民的自由幸福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11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90 年岁月,正是依靠科学理论的引领,我们党才能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开创人类文明发展新道路。 12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90 年岁月,正是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党才能引领中国社会,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交织、几近亡国灭种的悲惨境遇,不可阻挡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三、政治常识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经过比较、鉴别作出的正确选择。 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2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人民,就是为了中国的发展,人民的幸福。 中国共产党在 90 年的历史征程中,自始至终是“实现人民利益”。 3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90 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完成和推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三件大事。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4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是保持党的性质的决定因素。 在党的探索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个是毛泽东思想,另一个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重要法宝。 中国共产党 90 年的历史,是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和不断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历史。 【原创试题】107 月 1 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时指出,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3更为紧迫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中胡锦涛总书记对我党面临形势的分析体现了哪些辩证法道理。 (2)为应对新形势下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从党的建设角度说明中国共产党应如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参考答案】10(1)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这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矛盾特点。 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 体现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正确对待矛盾。 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体现事物发展道路是艰难曲折的。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把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主线。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建设学习型政党,坚定理想信念。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和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党的政治优势。 抓好反腐倡廉建设和党的制度建设,健全民主集中制,提高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 2012 年高考政治热点时政专题一 经济建设教师在备课时,既要重视社会重大热点问题,如党和政府的重要会议和重大政策、宏观经济形势,又要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微观,实际问题,如:金融、消费、物价、企业劳动者等。 特别关注 201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水利工作、中小企业融资难、人民币汇率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物价、安全生产等问题。 热点 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热点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 2011 年 12 月 12 日至 14 日在北京举行。 1、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3、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 稳增长,就是坚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努力克服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控物价,就是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出现反弹。 调结构,就是突出主题,贯穿主线,有扶有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4惠民生,就是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解决紧迫性问题,切实办成一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好事实事。 抓改革,就是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解决影响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促和谐,就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积极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隐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3 月 5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75%;城镇新增就业 900 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4%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 10%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命题角度】1、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依据。 (1)货币发行量规律是调整货币政策的基本依据。 (2)促进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发展,是调整财政政策的目的。 (3)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弱点和缺陷,这是我们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重要原因。 2、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形成、贯彻落实所体现的道理。 (1)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民主党派积极参政;人民政协充分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职能。 (2)政府等国家机关接受党的领导,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制定相应的政策。 (3)全国人大行使相应职权,使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3、从辨证唯物论角度说明提高政策针对性和灵活性的原因。 (1)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国家政策顺应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作出调整。 (2)意识对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规律具有能动作用。 适时调整国家政策,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3)规律是客观的,我们应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4、稳中求进,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蕴含的哲学道理。 (1)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体现的哲学观点有:量变和质变辨证关系的原理、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和变化发展的观点。 (2)稳增长体现了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3)控物价体现了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4)调结构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与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5)惠民生,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的价值观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应该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6)抓改革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即,社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