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上月考试卷一内容摘要:

. 蔡桓公,立有间 D. 吾长 见 . 笑于大方之家 “道 ”的观点看,事物无大小、是非之分,一切都是相对的,但作为寓言故事,我们可以从中受到怎样的启示。 ( 2 分) (二) ( 12 分)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39。 甚 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39。 北山愚公长息曰: \39。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15. 下面各句中加点的字古今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 )( 1 分) A 曾不能毁山之一 毛 . B 牺牲 . . 玉帛,弗敢加也 C 河曲智叟 亡 . 以应 D 出则无 敌国 . . 外患者 1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2 分) A. 北山愚公者, 年 且 . 九十 ( 且:将近 ) B. 惩 . 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 惩 :苦于 ) C. 冀之南、汉之 阴 . ( 阴:〈汉水的〉北岸 ) D.河曲智叟 亡 . 以应( 亡:通 “ 无 ” )1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 指通豫南,达 于 . 汉阴 每假借 于 . 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B﹒ 而 . 山不加增 而 .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C﹒ 虽我 之 . 死,有子存焉 而城居者未 之 . 知也(《满井游记》) D﹒ 以 . 残年余力 不 以 . 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1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2 分) A﹒ 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 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 宏伟抱负, 批判 了智叟那种 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 山神 “ 求告 ” 、天帝 “ 感动 ” 等情节来衬托 愚公 ,从而 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 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D﹒ 文 章结尾 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 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 了生死 轮回、 因果 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 ,这是应该批判的。 19. 选段中抄录时遗漏了一些语句,请你将其补写出来。 这些语句是 ______________。 ( 1 分) 20 .选段中智叟认为愚公不能移山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 ) ___________ ;而愚公坚信能够移山的根据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 ) _______________。 ( 2 分) 21 .将 \39。 甚矣,汝之不惠 \39。 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分) (三) 泡桐花开 ( 9 分) 泡桐花开在农历四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