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镇发展村湿地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于五大连池市区东部,吉黑高速、鹤嫩公路、哈黑铁路在镇内通过,行政区域总面积 1136 平方公里,城镇建成区面积 平方公里。 辖 9 个行政村, 18 个自然屯, 4 个社区, 7300 户, 万人,耕地 万亩,草原 11 万亩,林地 万亩。 行政区域内和周边有 5 个国营农场、 6 个部队农场、 7 个国营林场和沾河森工总局,驻镇中、省、市直单位 25 家。 龙镇现有中学 1 所,小学 3所,中小学教职工 172 人,中学在校学生 494 人,小学在校学生 1310人。 有中心卫生院 1 所,有企业 138 家,其中个体企业 127 家,规模企业 11 家。 自来水入户率 95%,有线电视入户率 85%,全镇住房平均砖瓦化率 62%,城镇化率 %。 20xx 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8380 元。 龙镇是国家级小城镇 建设综合改革示范镇,首批省级小城镇建设网络工程示范镇,黑河市首批综合改革试点镇, 20xx 年被省确定 8 为环境优美型乡镇。 20xx 年被黑河市确定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示范镇,被黑龙江省政府确定为百镇建设工程试点镇,被国家列为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扶持发展旅游型重点镇。 几年来,先后被省民政厅授予省先进乡镇人民政府,省文化厅授予先进文化乡镇称号 , 被中共黑河市委授予“五个好”乡镇党委荣誉称号。 发展村 位于 龙镇 北 部,距市区 60 公里,吉黑高速公路 53 公里处,交通 十分 便利。 总面积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10700 亩,草原 2870 亩,林地 400 亩,水域 350 亩。 全村共有 312 户、 1200口人, 422 个劳动力。 村民每年到周边农场承包土地 30000 亩,使全村作物种植面积达到 4 万亩,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 万亩以上。 发展村党支部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中做出了突出业绩,连续三年被评为五大连池市“五个好”村、连续两年被评为“奔小康红旗村标兵”; 20xx 年发展村党支部被省委、黑河市委授予“五个好”先进党组织,全省首届“最具魅力振业村”称号, 20xx 年被省民政厅授予“全省先进村民委员会”称号。 20xx 年发展村被省委省政 府确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省级试点村。 20xx 年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示范村、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 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以产业带动型为发展目标,产业的发展、项目的实施、各界的投入使发展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全村砖瓦化率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 100%,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入户率 100%,新型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 100%。 村民自有轿车 38 辆。 132 户村民家 9 中接入宽带,村民不出家门就可以享受网络宽带给他们带来的诸多方便。 20xx 年村民实现人均纯收入 12600 元,比 20xx 年同比增长了 26%。 发展村的特色是以种植“龙发”牌马铃薯为主,全村马铃薯播种面每年达到 万亩。 成立了马铃薯生产合作社,合作社在马铃薯的种植、销售过程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目前发展村的“龙发”牌马铃薯远销到山东、安徽、辽宁等七省四十多个市县。 “龙发”牌马铃薯在省内外的知名度也逐渐扩大。 20xx 年,发展村投资 360 万元,组建农机合作社一个,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4 万亩。 发展村自开展新农村建以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体方针要求,带领全村百姓以“六化”建设为目标,努力构建经济快速发展、 环境整洁优美、农民生活安康、社会和谐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全村 178栋农民砖房统一更换蓝色彩钢瓦,墙体进行统一粉刷。 完成了 公里的村巷道硬化,新建村内街路桥涵 28 座,入户桥 280 座,安装水泥栅栏 120xx 延长米,村内砖砌排水沟 7800 延长米,维修农田路(四级砂石路) 公里 ,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安装太阳能路灯 37 盏,节能路灯 10 盏,招商引资建年生产能力 2 万吨秸秆固化厂一座。 新打一眼 149 米深的自来水井,铺设自来水主管道1500 延长米,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村民用上了安全洁净、方便的自 来水。 街道两旁种植绿化树木 2 万多株,绿树成荫,四旁绿化率达 100%。 制定管护措施,做到了垃圾粪便及时清扫清运, 10 街道干净,排水畅通,柴草垛堆放整齐,各户庭院整洁,禽畜圈养,集体公益设施都有专人管护维修。 发展村成立了文体活动协会,开展了大秧歌、健身操、舞会、卡拉 ok 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村民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得到提高,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 除了新农村的建设让家家户户的生活质量如芝麻开花、让十里八村的乡亲们着实羡慕外,更是因为这里背靠国家风景名胜地五大连池,还是京剧《红 灯记》李玉和原型曾生活工作的地 方,这些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 吸引了著名剧作家何庆魁将一部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幸福和幸福不一样》的外景地选在了这里。 几年来, 发展村 的 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快速,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但发展村 却未因此停下他们前进的脚步,他们正乘着 创先争优 的春风,迈 着稳健 的步 伐 ,带领广大群众,在新的富民政策引导下,率领全体村民向殷实富裕的新农村迈进。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龙镇发展村湿地公园建设项目,依托 建设 省级文明示范村、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 的 契机, 以 发展村南侧 湿地良好 的 生态环境为基础, 建设 休闲 健身 设 施 、 生态型主题公园。 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该湿地公园是具有湿地保护与利用、湿地研究 、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的社会公益性生态公园。 11 项目建设 是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需要 依托 现 有的生态环境和自然 环境 , 对 现 有湿地环境的土壤、地形、地势、水体、植物 等构成状况进行科学配置 , 与湿地原生态系统相互结合, 对恢复湿地功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也 是保护当地湿地生态环境的需要。 项目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发展村作为省级文明示范村、新农村建设重点示 范村,目前 已经完成了村内巷道硬化、绿化,民房统一改造、统一粉刷,给排水等基础建设工程,为 构建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整洁优美、农民生活安康、社会和谐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奠定了基础。 因此,发展村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的建设,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优美的休闲环境,符合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因此,为了进一步 恢复湿地功能, 改善 发展村村容村貌 面貌,改善 村民休闲健身 条件 , 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12 第 三 章 建设条件 建设地点 场址现状 本项目位于 在五大连池市 龙镇发展村南侧。 该地阳光充足,空气流畅, 周围无各类污染源,场区地势 北高南低 , 现有湿地面积 6万 平方米, 供水、供电、排水等管线接线距离较近,场址选择较为理想。 地块环境优美,视野开阔,地理位置显要,用地条件优越。 气象环境条件 项目区所处位置属寒温带,属于季风控制下的寒温带压湿润气候。 冬季、春初、秋末主要受西伯利亚冷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降水量少,空气干燥,气候寒冷。 春末、夏季、秋初多受南来暖空气和河套、蒙古低压影响,多偏南风,气温高降水量多而集中,空气湿润,宜于发展农业、林业和畜牧业。 冬季时间长,由 11 月至次年 3 月;春季短,为 4 至 5 月;夏季为 8 月;秋季为 9 至 10月。 全年平均气温为 ℃,极限低温为- 42℃( 20xx 年),极限高温为 ℃( 20xx 年)。 年降水量在 毫米之间,年平均蒸发量为 1256 毫米,无霜期为 80142 天。 地貌、地质条件 A、地形、地貌 该 项目选址 区 内地震烈度为 6 度。 土壤属黑沙土和草甸土,以黑沙土为主,地面以下为砂石质及河卵石质地,稳定性好,工程地 13 质条件良好。 B、自然条件对工程造价和施工的影响程度 上述自然条件对工程总体上影响不大,但对工程施工和造价影响较大,由于。龙镇发展村湿地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