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八上复习同步测试题一内容摘要:

改变,例如长期在户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 12.生物变异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 1)生物的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有利变异的意义: 3点 ① 有利于生物适应环境; ② 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 ③ 使生物不断进化发展。 第 6 单元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八上 P49— 68) 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 1)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动物能够通过 运动 , 主动地 、 有目的 地迅速改变其空间位置。 ( 2)动物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陆生动物如昆虫和鸟类的运动方式是 飞行或滑翔 ,其他陆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是 行走、奔跑、跳跃和爬行等 ,如蜥蜴、熊等;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以 游泳 为主,如鱼靠鳍,海龟靠四肢。 动物通过运动主动地适应环境 ( 1)动物在长期 进化 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通过运动 适应环境 的特征,动物的主动运动,有利于自身的 生存和繁衍。 常见动物的运动器官或结构 ( 1)草履虫 —— 纤毛;变形虫 —— 伪 足;鱼类 —— 鳍;昆虫 —— 翅和足;爬行动物 —— 四肢;鸟类 —— 翼和足 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组成 ( 1)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 骨 、 骨连接 和 骨骼肌 三部分组成。 其中 骨 和 骨连接 构成 骨骼。 ( 2)肌肉是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 神经 的支配下, 骨骼肌 收缩或舒张,牵拉附着的 骨 ,以 可动的骨连接 为枢纽,产生运动。 ( 3)当人进行屈肘运动时,肱二头肌 收缩 ,肱三头肌 舒张。 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 1)人和动物的运动都需要消耗 能量 ,来源于 食物 ,它们 经过 __消化吸收 _ 的过程,营养成分进入细胞。 动物通过 呼吸作用 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一部分转化为 __热能 __,其余的贮存在能源物质 ATP 中。 人和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直接来自 ATP。 6.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及实例 ( 1)动物的主要行为有 觅食行为 、 防御行为 、 生殖行为 等。 其中生殖行为如求偶、占区、筑巢、交配、孵卵、育雏或哺乳等。 此外, 鱼类 有 洄游 行为, 鸟类 有 迁徙行为。 ( 2)填出相应的动物行为: ① 黄鼠狼偷鸡 —— 觅食行为; ② 北风吹,雁南飞 —— 迁徙 行为; ③ 蚂蚁共同搬食物 — 社群行为 ④ 孔雀开屏 —— 生殖行为; ⑤ 蜥蜴断尾逃避敌害 —— 防御 行为 7.动物的社群行为对生存和生殖的意义 ( 1)社群行为的概念: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除 生殖 以外的各种联系的行为。 ( 2)社群行为的特点: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和合作 ( 3)白蚁的社群中,分为 蚁后(雌蚁) 、 雄蚁 、 工蚁 、 兵蚁。 其中,喂养幼蚁、建筑蚁巢的是 工蚁 ,保卫蚁穴的是 兵蚁 ,专职产卵的是 蚁后。 蜜蜂群体,分为 工蜂 、 雄峰 和 蜂王。 8.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的概念及实例 9.动物的后天性行为的概念及实例 ( 1)动物行为的产生是动物对 外界刺激 所作出的反应。 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 先天性 行为和 后天性 行为。 前者是 生来 就有的、由 遗传物质 所控制的,如蜜蜂采蜜、蚂蚁筑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后者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 积累生活经验 和 “ 学习 ” 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如小狗算算数,人类的学习行为等。 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能大大地提高 适应复杂环境 能力。 10.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 1)后天性行为主要与 神 经系统 中的 大脑皮层 有关,其越发达,学习能力就越强,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也就越强。 动物的行为主要受 神经 系统 和 内分泌系统 的共同调控。 第 7 单元 健康地生活(八上 P69— 98) 疾病和免疫( P69— 82) 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病因 ( 1)传染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