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八上第17章生态系统的稳定复习同步测试题内容摘要:
有机物 +氧气 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燃料燃烧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 场所 ),利用光能( 条件 ),用二氧化碳和水为 原料 合成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产物 )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其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光能 二氧化碳 + 水 ———— →有机物 +氧气 (储存能量) 叶绿体 生态系统具有 自我调节能力 物质和能量 在 食物链和食物网 中的流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 相对平衡 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首先是 生物物种和数量 上的相对稳定 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其调节能力就越强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的因素有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我们要 维持生态平衡。 练习: 1.一棵高大的乔木,根吸收的水分要达到树冠的每一片叶,而促进水分运输的动力是( A ) ( A)蒸腾作用 ( B)光合作用 ( C)吸水作用 ( D)呼吸作用 2.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器官完成的( C) ( A)叶柄 ( B)幼嫩茎 ( C)叶片( D)幼根 3.阳光下,一棵柳树所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D )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 B)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 C)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 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4.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较多,主要原因是( C ) ( A) 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水分多 ( B) 根系保持水土,蓄水过多 ( C) 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大 ( D) 光合作用旺盛,释放水蒸气多 5.土壤中的水分参与植物蒸腾作用时的途径是( A ) ( A)土壤 → 根毛 → 导管 → 叶肉 → 气孔 → 大气 ( B)土壤 → 导管 → 叶脉 → 气孔 → 大气 ( C)土壤 → 根毛 → 导管 → 气孔 → 叶脉 → 大气 ( D)土壤 → 根毛 → 叶脉 → 导管 → 表皮 → 大气 6.移栽幼苗时要剪去一小部分叶。苏科版生物八上第17章生态系统的稳定复习同步测试题
相关推荐
( ) A、觅食行为、觅食行为 B、繁殖行为、防御行为 C、觅食行为、繁殖行为 D、争斗行为、繁殖行为 1脊椎动物的学习行为,比无脊椎动物更加复杂、高等,这说明脊椎动物更易于 ( ) A、获得食物 B、迅速生长 C、寻找配偶 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1正在结果的西瓜植株,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果实的生长 1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环境、调节气候。
改变,例如长期在户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 12.生物变异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 1)生物的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有利变异的意义: 3点 ① 有利于生物适应环境; ② 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 ③ 使生物不断进化发展。 第 6 单元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八上 P49— 68) 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 1)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动物能够通过 运动 , 主动地 、 有目的
2、枝结果为主,伴有腋花芽结果,自花结实率高达 85%。 早产,极丰产,无畸形果,果实在树上挂果时间长,延期采收 1015 天果肉不变软,一次即可采收完毕。 耐低温、霜冻。 在山东省栖霞市,黑珍珠 4 月 18 日左右盛花,6 月上旬果实开始变红,6 月中下旬果实成熟,紫黑色。 适宜在栽培中晚熟甜樱桃品种的地区栽植。 二、栽培技术要点选择地下水位较低、排灌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建园。 对于大块平地
( ) ( ) → 组织细胞 → 肺泡 B. 组织细胞 → 静脉血 → 肺泡 → 静脉血 → 组织细胞 D. 肺泡 → 组织细胞 → 静脉血 ( ) ( ) ,其正确解释是 ( ) ,承受的压力最大 ,承受的压力最大 ,收缩力最强 ,收缩力最强 ,其成分的变化是 ( ) ,废物减少 ,废物增多 ( ) → 右心室 → 肺动脉 B. 左心室 → 左心房 → 主动脉 → 右心房 → 右心室 D.
用以及生物圈中的碳 — 氧平衡的知识回答: (1)a、 b表示植物的生理活动: a是 , b是。 (2)A、 B表示两种物质: A是 , B是。 (3)a作用的意义:不但为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提供了 ,而且提供了呼吸作用需要的 ,同时减少了大气中的 含量,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平衡。 (4)b作用的意义是释放 ,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 图是某同学没计的一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问题:
分别是( ) A.睾丸和子宫 B.睾丸和卵巢 C.输精管和输卵管 D.前列腺和子宫 15.下列各项中, 不 . 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 A.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B.形成两性生殖器官 C.出现第二性征 D.大脑兴奋性比较强 16.下列有关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B.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是输卵管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