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单元试题4内容摘要:

力 F2/N 阻力臂 l2/cm 1 2 20 1 10 2 1 8 2 4 根据分析, 这组数据中 , 实验序号为 ▲ (选填 :“ 1”或“ 2”) 的一组肯定有错误。 检查发现是测量动力臂时读错了,动力臂的实际值比记录值 ▲ (选填: 大 或 小 )。 ③ 如图 13所示,弹簧测力计在 C处由竖直向上逐渐向右倾斜拉动杠杆,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__ ▲ 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其原因是 __ ▲ __。 ④ 某次实验中,若采取如图 14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杠杆上每格等距 ),但老师却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以下哪种原因 ▲ (选填字母)。 A.一个 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⑤ 如图 15所示, 实验小组选用 长 、粗细均匀的 一只 金属杆 , 绕 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 同时将 一 个“ 拉力 —— 位移传感器 ” 竖直作用在杆上,并使 杠杆在 水平 位置 始终保持平衡。 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 F与作用点到 O点距离 x的变化关系如图 16所示。 由 图可知金属杆重 ▲ N。 图 13 图 14 图 15 图 16 三、 解答题 22.( 1) 如图 17甲, 密度均匀的直杆 AB,自重为 G1, AB 的一部分伸出桌外当 B 端挂 G2物体时,杆刚刚开始翘起 , O为直杆刚翘起时,杆与桌面边缘的接触点 )。 若 G2 对绳子产生的拉力为动力,则 请画出杆 AB 所受 阻 力 F 的力臂 l2。 图 17 乙 ( 2) 小明同学测定了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得到以下数据 : 次数 钓码质量 (g) 钩码上升 h(m) 弹簧秤 示数 (N) 弹簧秤拉动 的距 离 (m) 1 100 2 200 根据 小明实验 数据,在表格右边 图 17乙 空白虚线框内画出用滑轮个数最少的画法。 23. 小红在升国旗时,感到向下拉绳子所用的力,要此直接提起国旗所用的力大很多。 她想到,升国旗采用的定滑轮机械效率是不是很低呢 ?她用了一个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测出了定滑轮的机械效率。 小红的实验步骤如下,请你把步骤填写完整: ①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国旗受到的重力 G; ② 用弹簧测力计 ▲ 向下拉动绳子 ,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F; ③ 定滑 轮的机械效率表达式 η= ▲。 24.如图 18 所示, 是 某研究小组进行 “ 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 的实验装置 示意图。 实验中采用的器材有:斜面、金属球、木块、刻度尺等。 图 18 ( 1)实验中 是通过 观察 ▲ , 比较金属 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要研究物体的动能跟质量的关系,就要改变物体的质量,同时控制速度不变。 具体办法是:换用 ▲ ,并让它们从 ▲ 沿斜面静止滑下。 ( 2)某同学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探究“ 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它将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面上由静止自由滑下,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钢球的质量 m/g 木块滑行距离 S/m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该同学得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无关”,你认为实验结论与物理事实是否相符。 ▲ (选填:相符或不相符);你认为出现此实验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3)质量和速度谁对动能的影响较大呢。 某物理兴趣 小组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进一步得出了两组数据如表一和表二所示: 表一(钢球撞击时的速度为 v=8cm/ s) 表二(钢球质量为 m: 100g) 序号 钢球质量 m/g 木块滑行距离S/cm 序号 钢球撞击速度 v/ cm. s1 木块滑行距离S/cm 1 100 10 1 8 10 2 200 20 2 16 4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