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111杠杆同步试题1内容摘要:

6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 2格的 A处挂有 3个钩码,如图 20— 2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你的方法是 ________ ____,并在图 24— 2画出其示意图。 图 24— 1 图 24— 2 图 24— 3 图 23 乙 图 19 图 20 图 21 图 22 ( a) ( b) ( c) O A O O 图 25 ( 4)小红所在的小组根据图 24— 2所示的实验现象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 支点到动 力作用点的距离 =阻力 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为了说明这一结论是否正确,请你在图 24— 3所示的杠杠上画出需要对杠杠施加的力的示意图和这个力的力臂 ( 5) 下 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 0. 5N,杠杆上每一格长 5cm,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 ① 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② 小明的第 3次实验存在错误, 其错误 数据 是 ,实际值比记录值大还是小 ?_____; ③ 通过此探究实验应该得出的结论:。 25.小华、小明两位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所用实验器材有杠杆、弹簧测力计、钩码和支架等。 他们分别在已调水平平衡的杠杆上施加动力 F阻力 F2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动力臂 l1及阻力臂 l2,小华、小明的操作情况分别如图 25( a)、( b)所示,表一、表二为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动力 F1/N 动力臂 L1/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1 10 1 2 1 20 10 3 1 20 10 第一次 第 二 次 第 三 次 表一 小华 同学 实验 序号 F1 (牛) l1 (厘米) F2 (牛) l2 (厘米) 1 1 8 8 1 2 3 6 6 3 3 2 8 8 2 表二 小明 同学 实验 序号 F1 (牛) l1 (厘米) F2 (牛) l2 (厘米) 4 1 8 4 2 5 2 8 4 4 6 4 5 2 10 ( 1)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2 与 3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小华得出结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F1+ l1=F2+ l2。 请判断: 小华的结论是 __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结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得出上述杠杆平衡的条件后,小华也欲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进行实验,但跟小明的操作不同的是,他准备将弹簧测力计 沿竖直方向作用在杠杆上的 A 点,而钩码的位置不变,如图 25( c)所示。 请判断:他 _________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选填“能”或“不能”)。 如果杠杆能平衡,写出需满足的条件;如果杠杆不能平衡,写出判断的理由 ______________。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