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必修3摸拟同步测试题二内容摘要: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是一个种群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种群的基因库 23.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由 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B.内环境中多余的 H+ 主要从肺排出 C.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 D. Na+ 、 K+ 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 24.为验证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位同学借附近农民土地里的农作物做无子果实的培育实验,但农民要求他不能影响作物的产量。 请你帮他选择以下最合适的作物 A.玉米 B.油菜 C.花生 D.西瓜 25.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的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 A.物种进化 B.外来物种入侵 C.群落演替 D.垂直结构 26.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B.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较大 C.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 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之一 27.大面积烧伤时,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原因是 A.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 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充,影响皮肤再生 28.右图是生态 系统碳循环过程图解,图中的甲、乙、丙所代表的生物类群分别是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 C.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 D.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29.为了实现对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采用划区轮牧的方法,其优点中不正确的是 A.减少牲畜自身能量的消耗 B.有利于牧草的恢复 C.有利于年年增加载畜量 D.有利于充分均匀地采食牧草 30.有人做过如下实验:将某种蛙放到明亮处体色变亮,再将它放到暗处体色变暗。 在明亮处,给此蛙注射褪黑色素,蛙体色逐渐变暗,但不久以后又慢慢恢复亮色。 若将此蛙的眼睛蒙住,无论放在明处还是暗处,蛙体色均为暗色。 切除垂体后,把蛙无论放在明处还是暗处,蛙体色都保持亮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下列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光是影响蛙体色变化的外界因素 B.蛙体色的变化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 C.蛙褪黑色素可使青蛙体色变亮 D.蛙褪黑色素的分泌与垂体有关 31. 假设将水稻田里的 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有 A.水稻害虫密度将下降 B.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 C.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 D.物种多样性上升。苏教版生物必修3摸拟同步测试题二
相关推荐
2、%薪生可湿性粉剂 4000 倍、3%啶虫脒乳油 2000 倍液、30%农尔旺乳油 800 倍液、福乳油 1000 倍液、24%万灵水剂 1000 倍液进行喷雾。 白粉虱:里旺 1 号(或 2 号)1000 倍液、10%薪生可湿性粉剂 4000 倍液、24%万灵水剂 1000 倍液进行喷雾。 棉铃虫:福乳油 1000 倍液或 24%万灵水剂 800 倍液、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亩用制剂量
( ) A.下丘脑既可以使血糖升高,又可以使血糖降低 B.血糖升高是神经调节,血糖降低是体液调节 C.血糖升高是体液调节,血糖降低是 神经调节 D.下丘脑可以使血糖升高,垂体使血糖降低 21. 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 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可钻入细胞内 ,死亡的病毒可以让细胞聚集 去传染活性,对各种动物细胞不造成破坏,但所保留的融合活性,使不同的动物细胞进行融合 基因,通过融合可以让杂合细胞带有目的基因 10 .攻克癌症是当前医学上重要的研究课题。 请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医学上,对于癌症病人通常采用手术切除肿瘤,然后再进行“化疗”。 “化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化学药物作用于细胞周期的间期,抑制癌细胞增殖
述正确的是: A、雄鸟占领巢区,建造鸟巢是防御行为 B、蜥蜴自动断尾是攻击行为 C、公鸡报晓,北雁南飞是先天性行为 D、只有脊椎动物才有后天性行为 1生活在海底的比目鱼的体色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种行为对于比目鱼来说: A、 属先天性行为 B、有利于逃避敌害 C、有利于保护自己 D、以上三项都对 二、非选择题 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主要包括 、 、 等。 鸟类的求偶、占区属于 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