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三单元练习2内容摘要:
南宋丞相之位,在这里引用 《出师表》的句子“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目的是什么。 ( 2 分) 答: 15.在旧的语文教科书中,《指南录后序》被删去这一段,编者把作者有关“尽忠尽孝”意思当作封建糟粕,把作者的忠君爱国认作“历史的局限性”。 你认为对吗,这样删节是否有道理。 研读这一段文字,简要写出自己的观点。 ( 3 分) 答 四、 ( 14 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1620 题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 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 当初夏、中秋之日,蚤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竿丝 ,持篮而往。 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 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 无何,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仍自寂然。 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 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 无有。 余曰:“是小鱼之窃食也,鱼将至矣。 ”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 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 ” 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 日方午,腹饥。 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是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 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 ”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 及饭后仍 出,更诣别塘求钓处。 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 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 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 4 分) ① 蚤 . 食后,出门而望( ) ② 间 . 乃一得( ) ③ 更 诣 . 别塘求钓处〔 ) ④ 问之常钓家, 率 . 如是( ) ()( 2 分) A动而掣 之 . 则无有 B 皆毕食 以 . 出 佯狂不知所 之 . 者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以 . 旌其所为 C 无何,浮子寂 然 . D 亦 知其趣 焉 . 即今之傫 然 . 在墓者也 激于义而死 焉 . 者也 ( 3 分) ①饵钩而下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这一情景充满了生活情趣,请展开想象拟写一段对话。 ( 3 分) ___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6 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及背景材料,完成第 21— 23 题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相思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安史之乱中 )唐明皇幸岷山,百 官皆窜辱,积尸满中原,士族随车驾也。 „„李龟年奔迫江潭,杜甫以诗赠之曰:“岐王宅里寻常见„„”龟年曾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红豆生南国„„”又“清风明月苦相思„„”,此词皆王右丞所制,至今梨园唱焉。 歌阕,合座莫不望行幸而惨然。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中《云中命》 ) 21.上面的背景材料表明:唐代绝句是可以与 __________艺术结合在一起的。 (1 分 ) 22.红豆又叫相思子。 王维诗歌中的“红豆”,表达的是 __________;李龟年在安史之乱中唱曲里的“红豆”,表达的是 __________。 (2 分 )。苏教版必修三单元练习2
相关推荐
无法说清的话,它象征了人性国度里的两种相对的本质 以及两种相对的本质的调和。 B.作者以宋词为例,说明尽管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但豪放派也有为情所困之时,婉约派也有豪情万丈之举,以此来说明人是兼有两种相对的本质的。 C.人虽然兼有两种气质,但由于所占的比例不同,表现出的气质的强弱也不同。 一般说来,气质强的给人以强烈的感觉,而弱的气质相对给人的感觉也弱些。
公岂敢入乎。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项伯杀 人,臣活之( 使„„活 ) 2)孰与君少长( 与„„相比 )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背德也( 违背、背叛 ) 加点字与“籍吏民”中的“籍”字用法相同的是( B ) A、吾得兄事之 B、左右欲刃相如 C、必固其根本 D、越国以鄙远 与“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D )
小漩涡 ,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行的旅人。 但这正好使远方来的人,有充裕时间欣赏这莽莽苍苍、浩浩荡荡长江上大自然的壮美。 苍鹰在高峡上盘旋,江涛追随着山峦激荡,山影云影,日光水光,交织成一片。 „„ 西陵峡比较宽阔,但是江流至此变得特别凶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船一下随着怒涛冲去,一下又绕着险滩迂回前进。 最著名的三个险滩是:泄滩、青滩和崆岭滩。 初下泄滩
①那些书很像冬天,也很像我的少为人知的故土上伫立低坡的榕树。 它们仿佛很老了,其实正在郁郁葱葱的壮年。 ②清晨的雾里,密匝匝的浓叶下垂落缕缕潮湿的气根,鸟群的叫声在巨云似的树冠里四面八方地响起,绿阴却深得看不见这些精灵们舒展、活跃的身影。 清晨的榕树下,凉意总是格外浓重,一棵树就有一丛森林的感觉和气息,数 不尽的厚质的绿叶像成千上万的语言,散发着悟不到头的盎然,读不透的深蕴。 若是濛濛的
三)阅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选段,回答问题。 ( 6分)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 的肩膀 —— 祖国啊。 1概括这段诗歌的大意。 ( 2分) 答: 1这段诗歌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2分) 答: 1说说“淤滩上的驳船”暗示着什么。 (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