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三单元练习1内容摘要:

三)阅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选段,回答问题。 ( 6分)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 的肩膀 —— 祖国啊。 1概括这段诗歌的大意。 ( 2分) 答: 1这段诗歌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2分) 答: 1说说“淤滩上的驳船”暗示着什么。 ( 2分) 答: 三、( 22分) 阅读闻一多的《一句话》,回答下面问题。 ( 5 分)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 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 1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你对这句诗是如何理解的。 ( 2 分) 1 “发抖,伸舌头,顿脚”指的是哪类人。 表达了他们怎样的心情。 ( 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 (17 分 ) 大地山河 茅盾 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像江南太湖区域所谓“水乡”的居民的生活。 所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还不是江南“水乡”的风光。 缺少那交错密布 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听说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郡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欺乃,飘然而过,总有点难以构成形象的罢。 没有到过西北 ——或者就是豫北陕南罢, ——如果只看地图,大概总以为那些在普通地图上有名有目的河流,至少比江南“水乡”那些不见于普通地图上的“港”呀,“江”呀,要大得多罢。 至少总以为这些河终年汤汤,可以行舟的罢。 有一个朋友曾到开封,那时正值冬季,他站在堤上,却还不知道他脚下所站的,就是有名的黄河堤岸;他向下视,只见有几股细水,在淤黄泥沙中流着,他还问“黄河在哪里。 ”却不知这几股细水,就是黄河。 原来黄河在水浅季节,就是几股细水。 大凡在地图上有名有目的西北的河,到了冬季水浅,就是和江南的沟渠一样的东西,摆几块石头在浅处,是可以徒涉的。 乌鲁木齐河,那也 是鼎鼎大名的;然而当我看见马车涉河而过的时候,我惊讶于这就是乌鲁木齐河。 学生们卷起裤管,就徒涉了延水的事,如果不是亲见,也觉得可惊,因为延水在地图上也是有名有目的呀。 但是当夏季涨水的当儿,这些河却也实在威风。 延水一次上流涨水,把“女大①”用以系住浮桥的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了十多丈远。 光是从天空飞过,你不能具体地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 光是从地上走过,你了解得也许具体些,然而还不够“概括”(恕我借用这两个字)。 你从客机的高度仪的指针上看出你是在海拔三千多公尺以上了,然而你从玻璃窗向下看,嘿,城郭 市廛,历历在目,多清楚。 那时你会恍然于下边是高原了。 但你还得在地上走过,然后你这认识才能够补足。 你会不相信你不是在平地上。 可不是一望平畴,麦浪起伏。 可是你再极目远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