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某商服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硅石、菱镁、腐植酸等金属、非金属矿产 39 种,其中石墨储量高达 亿吨,为亚洲最大的石墨矿床,现已形成年 300万吨的采矿能力和 30万吨的选矿能力,石墨产量占全国石墨产量的三分之一强,是全国最大的石墨精粉生产基地。 XX地缘优势得天独厚,是全省对俄开放的重要窗口和进出口商品集散地。 名山口岸,是一个交通便捷、地缘优越、通关简便、服务设施完善的国家一类国际客货口岸,年过货能力可达 150 万吨,可停靠 5000 吨级货轮。 与俄罗斯阿穆尔捷特口岸相距仅 公里,明水期、冰封期、流水期常年开放,为沿江各口岸中功能最全、收费最低、服务最优、距省城最近的口岸。 全县地理结构为“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有大森林、大界江、大湿地、大冰雪等独特的自然景观,素有“界江 之都”之称。 神奇的龙江三峡、色彩斑斓的“五花山”、充满俄犹风情的名山旅游名镇、历史文化浓郁的黄金古镇、梦幻般的地下森林天然氧吧、夏季漂流、冬季滑雪及赴俄异国风情观光等,全面突显了 XX 旅游的独特性、综合性和国际性。 XX 县域经济已初步实现了由以农为主的单一结构向农、工、商、贸、游多业并举的多元型结构转变。 20xx 年三次产业比重为31:24:45,民营经济占全县经济总量的 60%,全县已基本形成了以10 绿色农业为基础、资源型工业为支撑、民营经济为主体、外经贸和旅游业为补充的产业格局。 20xx 年全县粮食总产达 亿 斤,创历史新高。 坚持区域联手,场县共建,扶强扶壮区域内完达山、正元、兴汇酒精、双汇北大荒肉业、宝泉药业等龙头企业,加快生产基地建设,全县农业走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 紧紧围绕“两大基地、八大产业”发展思路和战略目标,五年共引资 亿元,开工建设了兴汇酒精、望云峰风电、祥鹤木业等 48 个大项目,其中超亿元的 16 个,形成了乳、肉、米、油、药、酒精、木业、酱业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石墨、水泥等矿产资源开发两大工业基地,构建起支撑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坚实骨架。 特别在石墨资源开发上,年生产能力达到 30 万吨,居全国之首,以球型 石墨、高级石墨增碳剂为代表的精深加工项目已实现破题,为打造“中国石墨城”奠定了基础。 通过加快项目建设,促进了资源优势向产业和经济优势的转化。 同时规划储备了“八大产业”新项目,确保项目建设梯次跟进,可持续发展。 对俄贸易扩大到在俄林木采伐、土地耕种、畜牧养殖、黄金开采、建筑安装、房地产开发、实木家具出口等诸多领域。 连续三年在全省沿江口岸中排名第五,被省政府授予“文明高效口岸”荣誉称号。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XX县已被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 《资源型城市规划》、《黑龙江北国特色旅游开发区规划》、《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多项规划中,先后投资建设了黑龙江流域博物馆、名山岛树上人家、界江国际酒店、太平沟接待中心等,成立了 XX 旅游发展总公司, XX 县被确定为黑龙江界江旅游集合区,“界江之都”这一品牌得到了省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两峡一岛”界江游被列入全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名山镇被确定为全省重点打造的旅游名镇之一。 “十二五”期间, XX县将全力建设名山旅游名镇和龙江三峡太平沟黄金古镇,促进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名山镇概况 11 XX 县名山镇位于 XX 县东 部,属沿江平原区,距 XX 县城 22公里,辖区面积 平方公里,西与共青农场毗邻,东南与名山农场接壤,北以黑龙江为界,与俄罗斯阿穆尔捷特隔江相望。 下辖 4 个行政村(由 6 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辖区总人口 14468 人,共有耕地 4054 公顷,镇区规划区面积 平方公里,是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全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和省级文明乡镇。 镇内有国家一类国际客货口岸 XX 口岸,是我省面向东南亚发展江海联运的黄金水道,也是我县乃至鹤岗市对外开放的重 要窗口。 北上为俄罗斯犹太自治州阿穆尔捷特口岸,该州土地、森林、黄金、锰矿丰富,是俄远东资源最富集地区,电力资源也十分丰富,合作潜力极大;东进经黑龙江进入鞑靼海峡,到达韩国、日本,是一条国际大通道。 有梧名公路一条,镇内公路四通八达,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全镇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全镇共有耕地 4054 公顷。 粮食生产形式是水旱兼作,除少量水稻种植区外,旱田主要是大豆、玉米。 20xx 年粮食作物总产量 16971 吨。 牧业生产发展较快,逐步成为全镇的另一支柱产业。 渔业以在黑龙江捕捞为主,盛产鲟鱼、鳇鱼和“三花五罗”。 近几年旅游 业发展迅猛,已成为新兴支柱产业。 20xx 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达 5488 元。 多年来,名山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规划,不懈努力,团结和带领全乡人民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使全镇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生态环境得到良性循环,生态破坏得以恢复,生态环境污染得以控制,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以绿色生态经济和旅游经济为主体,综合提高农、林、牧、副、渔发展能力,努力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社会总产值和经济实力稳步增长,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人口素质和人民生活水平、生活环境质量大 幅度提高,社会服务和科学文化教育与卫生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初步形成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名山镇内旅游资源富集,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已初步形成12 了沿江和名山岛两大风景区。 名山沿江风景区总投资 3000多万元,全长 1800 米,由中华园、俄罗斯园和犹太园“三大主题公园”组成,集中展示了中国、俄罗斯和犹太三大古老民族的不同文化。 名山岛是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由空中游乐园、江上天然浴场和黑龙江流域博物馆三大功能区组成。 空中游乐园包括两处“水上人家”和 8 处可供游览 、餐饮、娱乐的“树上人家”及空中栈道;博物馆是目前全国最具综合性和权威性,反映黑龙江流域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展馆。 近三年,全镇共接待游客 400 多万人次,出入境人员 万人次,拉动相关产业收入 亿元。 名山旅游名镇建设项目概况 按照吉书记提出的要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围绕界江观光、异域风情,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名镇要求,与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规划院合作,投资 200 多万元,重新编制了《名山旅游名镇建设总体规划》,即《名山迦南新城概念规划》,通过了专家组论证,并制作了名山名镇规划影视宣 传片。 规划将名山镇建设成为“多元文化融合的犹太风情小镇”。 名山旅游名镇规划总体布局概况为“一江、一岛、一山、一镇、一区”。 “一江”即中俄界江黑龙江,赏两岸风光,品中俄犹三元风情,逆流而上可游览黑龙江最美江段龙江三峡。 “一岛”即黑龙江流域文化特色生态休闲岛名山岛,以生态保护为核心,严格控制项目开发,重点完善树上人家、水上人家和黑龙江流域博物馆等现状特色景点。 “一山”即俯瞰全区之巅名山,保护山体植被,游人攀顶登名山塔,举目远眺界江两岸景色尽收眼底。 “一镇”即界江口岸小镇名山镇,在建设新区的同时不断完善名山镇老城 区的社会功能。 “一区”即迦南星城旅游服务区,这是本次《规划》的重点。 迦南是犹太民族的聚“星”之地,“星”取自犹太民族的象征物大卫五角星,迦南星城这个名字洋溢着浓郁的犹太风情,迦南星城体现了宜居、悠闲、犹太风情和多文化交融的特点。 《规划》将迦南星城旅游服务区分为六大功能区:迦南星城核心区、滨江旅游接待区、俄罗斯风情展示区、高档别墅区、黑龙江流域民族文化13 展示区、森林运动休闲区。 迦南星城核心区作为犹太风情的集中展示地,集整体空间结构由“一心、四轴、多节点”组成,“一心”即大卫广场,大卫广场是迦南星城中重要的建筑艺 术景观空间和旅游组织枢纽,是名山旅游名镇客厅,广场中心为大卫之星塔,它周边为六角星与远景组合的的伊水池,大卫之星塔周边的铺地上雕刻着犹太民族独有的符号与戒律,这一切完满的营造了犹太民族的文化氛围。 “四轴”即南北向景观轴线、西南向商业生活轴线、东南向文化生活轴线、东西向餐饮文化轴线。 “多节点”是指各门户空间景观节点、生化性景观节点、滨水码头节点。 迦南星城犹太旅游服务区规划占地面积 150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48 万平方米,人口容量 1 万人,绿地率 70%,本区估算投资总额 亿元左右,其中,需要政府投资 亿元 ,市场化运作 亿元。 项目承担单位概况 项目承担单位为 XX县名镇建设指挥部,隶属于 XX 县人民政府,法人为县委书记陶信顺。 14 第四章 总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