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选修6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同步测试内容摘要:

V[NaOH(aq)]可以计算出 c(NaOH)= molL- 1,故 K 点的 pH= 13。 6.将 V1 mL molL- 1 HCl溶液和 V2 mL未知浓度的 NaOH 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实验中始终保持 V1+ V2= 50 m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 22 ℃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 C. NaOH 溶液的浓度约为 molL- 1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解析:选 B。 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 B 对;中和反应有水生成,但有水生成的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 H2+ CuO=====△ Cu+ H2O是吸热反应, D错;从表中分析当加入 HCl溶液 5 mL、NaOH 溶液 45 mL 反应后温度为 22 ℃ ,故实验时环境温度小于 22 ℃ , A错;加入 HCl溶液 30 mL 反应放热最多,应是酸碱正好中和,故 c(NaOH)= molL- 130 mL/20 mL= mol L- 1, C 错。 7. (2020 年保定高二检测 )由等体积、等 pH 的 Ba(OH) NaOH、 NH3H 2O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 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 V V 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 确的是 ( ) A. V3> V2> V1 B. V3= V2= V1 C. V3> V2= V1 D. V1= V2> V3 解析:选 C。 Ba(OH) NaOH 为强碱,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由等体积、等 pH 的溶液中,所含 n(OH- )相等,由 H+ + OH- ===H2O,可知二者消耗同一盐酸的体积相等,即 V1= V2;由于 NH3H 2O 为弱碱,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 NH3H 2 - + NH+4 ,故与 Ba(OH)NaOH 等 pH、等体积的溶液中, n(NH3H 2O)> n(OH- ),所以与同一盐酸反应时消耗盐酸的体积大。 8.将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加到醋酸稀溶液中,下列各图示意混合溶液有关量或性质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 ( ) 解析:选 D。 A选项氢氧化钠和醋酸发生中和反应,反应放热,当酸反应完成后,再加碱,相当于往热水中加入冷水,温度降低, A正确。 B 选项醋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酸性减弱, pH 增大, B 正确。 C 选项醋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相当于弱电解质溶液变成强电解质溶液,因此导电能力增强, C正确。 D 选项醋酸中滴加氢氧化钠,即便醋酸完全反应,醋酸钠 还是有微弱的水解,醋酸的浓度不可能为 0, D 错误。 9.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可能有以下操作: ① 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后,直接装入已知浓度的 NaOH 溶液; ② 经检查碱式滴定管不漏液,胶管中玻璃珠控制灵活后,用少量已知的 NaOH 溶液洗涤 2~3 次后再装入碱液,将液面调至刻度 “0”处,用滴定管夹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 ③ 用待测盐酸润洗移液管移取一定体积的待测盐酸溶液,放至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 ④ 往锥形瓶中滴加几滴甲基橙,在瓶下垫一张白纸; ⑤ 手捏碱式滴定管中的玻璃珠,快速放液以使 指示剂尽快变色; ⑥ 指示剂变色后再滴加几滴碱液,以稳定变色。 以上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 ①②⑥ B. ①②③ C. ①⑤⑥ D. ②③④ 解析:选 C。 解此类题必须熟悉滴定操作的要求。 在第 ① 步操作中用水洗涤滴定管后,立即装入已知浓度的 NaOH 溶液是错误的,因这样操作会使已知浓度的 NaOH 溶液变稀,使滴定用的 NaOH 溶液的量加大,致使待测盐酸的浓度偏高。 正确操作是用少量碱液润洗滴定管 2~ 3 次,再装碱液。 进行滴定时,开始滴加标准液的速率可快些,但不能过快形成水流柱。 当接近滴定终点时,放慢滴定速率,一滴一滴 ,甚至半滴滴入,当滴入一滴碱液,指示剂由红色变为橙色,停放半分钟颜色也不再变化时,即达到滴定终点。 故 ⑤⑥ 操作也错误。 10. (2020 年金华高二检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