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同步测试内容摘要:
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 Z的体积分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Y、 Z均为气态 Y中只有一种为气态, Z为气态 ΔH> 0 解析: 根据图象,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 Z的体积分数增大,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其他条件不变,压强增大, Z的体积分数减小,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 答案: C ( p1< p2)下,可逆反应 2X( g) 2Y(g)+Z(g)中,生成物 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 φ)与反应时间( t)的关系如下图,正确的是( ) 解析: p1< p2, 达平衡时 p1所需时间长,排除 AC,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压强增大, Z的体积分数减小。 答案: B : 2X( g) +Y(g) mZ(g) ΔH=a kJmol1(a> 0)。 现有甲、乙两个容积相等的容器,向甲容器中充入 2mol X和 1 mol Y,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 b kJ;向乙容器中充入1 mol X和 mol Y,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 c kJ,且 b> 2c,则 a、 b的大小关系及 m的值域正确的是( ) =b m=3 > b m≥3 > b m≤2 < b m≤2 解析: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乙容器与甲容器相比平衡左移 a> b,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 答案: C 第 Ⅱ 卷(非选择题 共 49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 5个小题,共 38分) 18.( 10分)请用下图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测定 SO2转化为 SO3的转化率。 ( 1)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是 ______________。 (填各接口的编号) ( 2)实验时甲仪器的作用与原理是 ______________。 ( 3)从乙处均匀通入 O2,为使 SO2有较高的转化率,实验时 Ⅰ 处滴入浓硫酸与 Ⅱ 处加热催化剂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________。 ( 4) Ⅳ 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 ( 5)在 Ⅰ 处用大火加热烧瓶时 SO2的转化率会 ______________。 (填 “填大 ”“不变 ”或 “减小 ”) ( 6)用 n mol 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进行此实验,当反应结束时,继续通入 O2一段时间后,称得 Ⅲ 处增重 m g,则本实验中 SO2的转化率为 ______________。 解析: 该实验为 实验室测 SO2转化率的装置,连接顺序 a→h→i→b→c→f→g→d→e,涉及反应: H2SO4(浓 )+Na2SO3====Na2SO4+SO2↑+H2O 2SO2+O2 2SO3 Ⅰ .装置产生 SO2, Ⅱ .氧化 SO2,Ⅲ .吸收尾气 ,Ⅳ .冷却 SO3,Ⅴ .干燥 SO2,反应时应先加热 Ⅱ 处玻璃管,后滴加浓 H2SO4以免造成污染与浪费。 ( 6) Na2SO3+H2SO4====Na2SO4+SO2↑+H2O 1 1 n n nmnnmn6464%10064 100%。 答案 : ( 1) a→h→i→b→c→f→g→d→e (2)使烧瓶与分液漏斗保持压强一致,有利于液体流下 ( 3)应先加热后滴加浓 H2SO4 ( 4)有无色晶体出现 ( 5)减小 (6) nmn6464 100% 19.( 6分)将 1 mol I2( g)和 2 mol H2置于某 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I2(g)+H2(g) 2HI(g)ΔH< 0,并达到平衡。 HI的体积分数 w(HI)随时间 t变化如图曲线 (Ⅰ )所示。 ( 1)达到平衡时, I2(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____molL1。 ( 2)若改变反应条件,。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同步测试
相关推荐
成 NaOH,溶液呈碱性, D 错误。 答案: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 pH 不变 ,要消耗 OH,故溶液 pH 减小 ,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2 ,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1 解析: 电解稀 H2SO4,实质是电解水,因溶剂减少, H2SO4 浓度将增大,故溶液的 pH 变小;电解稀 NaOH溶液,虽然
或汤煮好盛出时趁热加入,这样既不破坏味精鲜美的特征,而且在一定的热度下,味精能迅速溶解在汤里,发出鲜味。 如果做凉菜,直接放入味精,因温度太低,味精不能一下全部溶解,鲜味也不能充分发挥,可以先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中,这样效果比较好。 另外,味精不宜用在酸性或碱性较浓的食物中,因为味精遇到酸性食物不易溶解,从而降低了鲜味;味精遇到碱性食 物,会发生化学反应
的浓度为: ; C 的浓度为:。 在这段时间内反应速率若以物质 A 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应为 __________。 1 (10 分 )用 ―增大 ‖ ―减小 ‖或 ―不变 ‖填空: 采取措施 增大 c(反 ) 降低温度 增大气体的压强 加入正催化剂 单位体积内分子数 活化分子百分数 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 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有效碰撞的次数 化学反应速率 1 (6 分 )某同学用 1025mm
H2 pH 不断增大,最后为 7 解析: 电解溶液中 n(Na+)∶ n(Cl)∶ n(H+)∶ n( 24SO )=3∶ 3∶ 2∶ 1,开始电解产生 H2和 Cl2, c( H+)降低后产生 OH,到 Cl消耗完后阳极产生 O2,此时溶液中 OH过量,相当于电解水,且溶液的 pH> 7。 答案: D : H2( g) +21 O 2( g) ====H2O( g) ΔH=a kJmol1;
子各提供 1个电子形成一个共价键,使自己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 Al 原子最外层有 3 个电子,可分别与 3 个 Cl原子形成共价键,因而Cl 原子与 2 个 Al 原子形成的化学键中,必有 1 个是配位键,由于电子对由 Cl 原子提供,这样 C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仍为 8, Al 原子最外层也成为 8 电子结构。 答案: 或 类题演练 2 下列不属于配位化合物的是 ( ) 答案: 变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