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的移动同步测试内容摘要:
但各组分的浓度不一定相同。 ,容器容积可变(恒定压强)的条件下,若能通过换算后初始加入的各同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达到平衡各组分含量保持不变,即达到等效的平衡状态。 归纳为 “恒温恒压比相等 ”。 ( 1)量等同平衡 ① “一边推法 ”:将不同的起始状态 “一边推 ”(相同的几种物质的浓度通过方程式转化为零)后比较,各组分的量分别相等。 ② 原子守恒法:两状态中相同元素的原子数分别相等。 仅适用于具体的可逆反应而不适用于用字母 ABC 等表示的反应。 ( 2)量分数等同平衡 ① “一边推法 ”:将不同的起始状态 “一边推 ”后,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相等。 ② 原子守恒法:两状态中相同元素的原子数之比分别相等。 仅适用于具体的可逆反应而不适用于用字母 ABC 等表示的反应。 ③ 一边推后,后者各组分的量为前者的 a倍,则平衡时后者各组分的量(质量、物质的量 、气体体积)也为前者的 a 倍。 活学巧用 ,采取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解析: 当一个平衡体系中有固体存在时,将大固体的量(注意区别于增大固体的接触面积)不会引起反应速率的变化,平衡不移动。 对于一个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可逆反应,压强的变化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因 为不存在既不放热也不吸热的化学反应。 使用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所以化学平衡不移动。 答案: C : mA(g)+nB(g) pC(g)+qD(g),生成物 C 的体积分数与压强p1和 p2,时间 t1和 t2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在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 p2 < p2 +n> p+q +n< p+q 解析: 由图象可知:本题是起始反应物为 A、 B,生成物为 C、 D 的可逆反应(注意起点),从 反应开始到平衡的反应过程。 图象显示,在压强为 p1时,在 t2达到平衡,生成物 C 的体积分数为 c1;在压强为 p2时,在 t1达到平衡,生成物 C 的体积分数为 c2。 从横坐标看, t2> t1,说明 p2时化学反应速率快,先达到平衡,所以压强 p2> p1;从纵坐标看, c1> c2,说明加压将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 p+q> m+n。 答案: BD 总结:这是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象分析题。 对于图象分析,要结合给出的化学反应看清横坐标、纵坐标的含义,还要看清曲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理解图象的全部含义,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 论,进行相互关联的正确分析。 A、 B 两个容器中,分别充入 2 mol SO2和 1 mol O2,使它们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 2SO2( g) +O2(g) 2SO3(g)并达到平衡,在反应过程中,若 A 容器的容积不变, B容器的压强不变, A容器中 SO2的转化率为 a%, B容器中 SO2的转化率为 b%,则a 与 b 的关系为( ) > b =b < b 解析: 这是一个相同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平衡。 随着反 应的向右进行,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会有所减小, A容器容积不变,其压强是逐渐减小的, B容器的压强保持不变,其容积是要缩小的,当两种条件下分别达到化学平衡后, A 容器中的压强小于 B 容器中的压强,故 A容器中 SO2的转化率小于 B 容器中 SO2的转化率。 答案: C 点评: 平衡正向移动与反应物的转化率关系 平衡正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如何变化,这要根据具体反应及引起平衡移动的具体原因而定,不可一概而论。 ( 1)由于温度或压强改变而引起平衡正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必定增大。 ( 2)由于增加反应物浓度引起平衡正向移动时 ,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对于不只一种反应物 (不考虑固体反应物)的可逆反应,如 N2+3H2 2NH3,平衡时增加 N2 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H2的转化率增大, N2的转化率降低。 ② 对于只有一种反应物的可逆反应,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如 2HI( g) H2( g) +I2( g) ,则无论增大或减小 HI的浓度,HI 转化率都不改变;若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如 2NO2 N2O4,则增大 NO2的浓度,NO2的转化率增大;若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增大,如 2NH3 N2+3H2,则增大 NH3的浓度,NH3的转化率减小。 下列反应: CO2( g) +C( s) 2CO( g) ΔH> 0,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则指定物质的浓度及平衡如何变化: ( 1)增加 C,平衡 ________________, c( CO) ________________。 ( 2)减小密闭容器体积,保持温度不变,则平衡 ________________, c( O2) ________________。 ( 3)通入 N2,保持密闭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则平衡 ________________, c(CO2) ________________。 ( 4 )保 持密闭容 器容积不 变,升 高温度, 则平衡 ________________ , c(CO) ________________。 解析: ( 1) C 为固体,增加 C,其浓度并不变,平衡不发生移动;( 2)减小容器容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3)通入的 N2不参加反应,并且密闭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时,各物质的浓度并不变,平衡不发生移动;( 4)其他条件相同,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答案: ( 1)不移动 不变 ( 2)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 ( 3)不移动 不变 ( 4)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 、常压下, A、 B、 C、 D均为气态。 A和 B 可发生可逆反应 A+B C+nD。 若 2 mol A和 2 mol B 混合充入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达平衡时 C 的浓度如下表: 温度 /℃ 压强 /Pa C 平衡浓度 /molL1 25 1105 25 2105 25 4105 25 5105 (1)可逆反应中化学计量数 n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 ( 2)在 5105 Pa时, D的状态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 1)增加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气体分子数为 1+1< 1+n,则 n> 1。 ( 2)压强从 1105 Pa变为 2105 Pa时, C浓度应为 molL1,然而由于平衡移动,使 C 的浓度减小为 molL1,说明此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压强从 4105 Pa变到 5105 Pa时,C 的浓度应变为 molL1= molL1,然而却变为 molL1,说明此时平衡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进一步推知此时 D 物质在加压条件下变为了液态或固态。 答案: (1)n> 1 增加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2)液态或固态 点评: 压强的变化若引起气体浓度的变化,平衡将发生移动,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计量数 之和减小的方向移动;否则, p(压强 )改变,平衡不移动。 N2O4 2NO2平衡体系中,增大 N2O4的浓度,则 NO2和 N2O4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 ) 解析: 在 判断比值的变化时,不仅要注意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还要将反应容器的特点纳入分析的范围。 若上述反应是在一个定容的容器中进行的反应,加入 N2O4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新的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压强应当增大,压强增大将不利于 N2O4的分解,进而选定 B。 问题是否到此为止呢。 若上述反应是在一个恒压容器中进行的反应,加入 N2O4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新的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压强相同,恒压容器中只有加入物质的量之比不变,那么新的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同,进而选定 C。 答案: BC N2+3H2 2NH3,达到平衡时,如果温度保持不变,增加N2的浓度( ) 解析: 在温度和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增大 N2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随着反应的进行, NH3的浓度逐渐增大,逆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如下图所示)。 故 A 选项正确, B 选项错误。 在温度一定时,平衡常数 K 与浓度无关。 故 D 选项正确, C 选项错误。 答案: AD 8.(经典回放)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的移动同步测试
相关推荐
2、他果园,上述现象发生就日益普遍和严重,投诉的果农越来越多,受害的果同产量逐年降低。 在这些工厂排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氟化氢、四氟化硅或二氧化硫等氟化物、硫化物(据分析,病叶含氟量比正常叶高山 45 倍),而蕉叶,特别是香蕉叶,对空气中的氟和硫都十分敏感。 植株受害后,由于抗性降低,也易诱发传染性的叶斑病、枯萎病等病害更加重危害。 防治方法解决香蕉叶缘灰枯等烟害问题
2、先进模式。 目前我国香蕉贮运方式主要是常温贮运,缺乏保鲜技术,采后损失严重,香蕉的商品档次低。 本技术方便实用、可操作性强、成本低、见效快,可显著减少香蕉采后损失和提高香蕉的商品档次。 技术措施:在产后加工流水线上,刚落梳的香蕉在清水中洗净后,在防腐液、保鲜池里分别浸泡,在蕉把上喷保鲜剂,再连同一包保鲜剂包装好,加工的香蕉不易损伤、脱把,在常温下可放两个月不变黄。 适用范围:可适用于果品公司
2、停止。 其问有 2 次发育高峰,5 月初至 6 月初果实生长最快,其体积生长量占全年总生长量的 90以上,重量则占 70左右,日平均生长量大于 1上;6 月初至 7 月初为体积第二次生长高峰,其间从 6 月 20日始,果壳开始硬化,至 7 月 10 日果实大小已基本定型,7 月初到 8 月下旬为重量的第二次增加高峰,含油量迅速增加,重量也定型。 8 月下旬成熟。 香玲核桃为雄先型品种
中的羟基 (— OH)具有亲水性,因为羟基可以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 C 选项中的氯原子和 D 选项中的甲基都不具有亲水性,所以正确答案为 B。 13. (2020年福建漳州高二检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 进步,研究物质的手段和途径越来越多,H O C60、 N+5等已被发现。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H2与 H3属于同素异形体 B. O2与 O4属于同位素 C. C60的质量数为
2、”此外,香蕉的药用性能也多见于其他的医学书籍中。 香蕉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有效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 A、B、C、E 等物质。 糖尿病患者进食香蕉可使尿糖相对降低,故对缓解病情大有益处。 此外,香蕉可以缓解某些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所以,对胃溃疡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香蕉中的矿物质含量较多,这对水盐代谢的恢复是极为有利的。
) ( COCl2) 解析: 考虑原子是否为 8 电子稳定结构,要善于联系学过的相应化学物质及每个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和原子间结合的数目综合去判断。 现给出的四种物质均为共价化合物,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相结合。 A项可由 CO2结构联想 ,符合题意;而 SF6中 S定有 6 个共用电子 对,不会是 8电子结构; XeF2中 Xe有两个共用电子对,多于 8电子结构; D 中 B与 3 个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