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必修1高中钠、镁及其化合物同步测试题一内容摘要:
溶液的 pH 值: Na2CO3 NaHCO3; 滴加同浓度的盐酸 , 产生 CO2的速度: Na2CO3 NaHCO3。 【答案】 A 例 向 mol L- 1 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 ( ) A、 Na+、 CO32— B、 Na+、 HCO3— C、 HCO3— 、 CO32— D、 Na+、 OH- 【解析】 正确解出此题需看清楚 CO2 是过量的,无论多少 NaOH 与过量 CO2反应都生成 NaHCO3。 因此本题重在考查考生对题给信息的把握能力。 向 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发生的反应为 NaOH + CO2===NaHCO3,因此通入过量 CO2 后,溶液中的溶质主要为NaHCO3,主要离子为 Na+、 HCO3—。 【答案】 B 例 在 10 mL mol/L 的纯碱溶液中,不断搅拌并逐滴加入 mL mol/L 盐酸,完全 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为 A、 mL B、 mL C、 mL D、 0 mL 【解析】 Na2CO3的物质的量 n1= 1010- 3L mol/L= 110- 4 mol, HCl的物质的量n2= 10- 3L mol/L= 610- 5mol. 当盐酸逐滴加入到 Na2CO3 溶液中时,开始发生的反应为: HCl+ Na2CO3==NaHCO3+ NaCl,由于 n2< n1,此反应中盐酸的量不足,故无法进行后续反应: HCl+ NaHCO3==NaCl+ CO2↑+ H2O,所以,不会有 CO2 放出 . 本题答案为 D. 【答案】 D 例 为了检验某含有 3NaHCO 杂质的 23NaCO 样品的纯度,现将 1w 克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 2w g, 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A、 21184 5331 B、 12184( )31 C、 21173 4231 D、 211115 8431 【答案】 A 【解析】 2NaHCO3 △ Na2CO3 + CO2↑ + H2O m ( 减少 ) 284 106 62 x ( w1- w2) 解得 x= 31 )(84 21 ww ,将其代入下式可得: w( Na2CO3) =( w1- x ) /w1 = 11231 5384 w ww , A项正确。 【答案】 A 例 向 200 克 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反应后将所得溶液蒸干,得到固体 克,则通入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为( ) A、 升 B、 升 C、 升 D、 升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计算也有一定的技巧。 氢氧化钠溶液中,通 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其生成物可能是 Na2CO3 或 NaHCO3, 也可能是两者的混合物,所以在计算之前首先要判断出生成物的成份,进而计算 CO2 的体积,判断生成物时可用极端法:若恰好生成 Na2CO3,则 m( Na2CO3) = 106g/mol = ; 若恰好生成 NaHCO3,则 m( NaHCO3) = 84g/mol = . 所以 体 为 Na2CO3 与 NaHCO3 的混合物,设 Na2CO3 为 x mol, NaHCO3 为 y mol: 2x + y = 得 : x= y = 106x + 84y = V( CO2) = mol L/mol= 【答案】 C 例 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 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 1) A是制取 CO2 的装置。 写出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填写表中空格: 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 饱和 NaHCO3 溶液 C D ( 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试管 F 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 【 解析 】 要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必须验证实验产物是 O2,故实验目的就是验证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的反应。 实验仪器中的 A是二氧化碳发生装置, B、 D是除杂装置,C 是反应装置, E 是尾气处理与收集装置。 本实验可能存在的杂质气体有: HCl和水,但由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离子反应,故水不必除去。 试管 F 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应是验证实 验产物是 O2。 为检验生成的 O2, 应将试管 F从水槽中取出,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管口进行检验,但是取出 F 前,应将装置 A中的反应停止。 【答案】 ( 1) CaCO3+2HCl= CaCl。苏教版化学必修1高中钠、镁及其化合物同步测试题一
相关推荐
物质为麦芽糖。 ( 1)各步加入的试剂为(写化学式): A ________ B ________ C ________ ( 2)加入 A溶液不加入 B溶液 ________ (填 “ 是 ” 或 “ 否 ” )合 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3)已知 1 mol 葡萄糖与新制 Cu( OH) 2反应生成 1 mol Cu2O,当生成 g红色沉淀时,淀粉的水解率是
和原子轨道图。 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 ) A.图 1 中的每个小黑点表示 1 个电子 B.图 2 表示 1s 电子只能在球体内出现 C.图 2 表明 1s 轨道呈圆形,有无数对称轴 D.图 1 中的小黑点表示某一时刻,电子在核外所处的位置 7.与 Ne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跟与 Ar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是 ( A. MgBr2 B. Na2S C. KCl D. KF
合物置于一半透膜制成的 袋内,扎好袋口,浸入流动的温水中(如图所示)。 一段时间后,取出袋内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 Cu( OH) 2悬浊液(煮沸)和浓硝酸(微热)作用,其相应现象分别是 ( ) 、无现象、显黄色 、红色沉淀、无现象 、变黑色、显黄色 、红色沉淀、无现象 【解析】选 C。 由题意知,半透膜只允许小分子透过,淀粉在淀粉酶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麦芽糖,麦芽糖属小分子,能够透过半透膜
B、该晶体中一定含有 SCN C、 Fe2+ 与 SCN不能形成血红色化合物 D、 Fe2+被溴氧化成 Fe3+ 7. 高炉炼铁生产中,下列各说法正确的是 ( ) A、焦炭和一氧化碳都是还原剂 B、采用富氧空气可以得到纯铁 C、加石灰石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得到 CO2 D、用于冶炼生铁的矿石主要有磁铁矿、赤铁矿和黄铁矿 8. 被视为现代湿法冶金先驱的反应是 ( ) A、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B
[归纳总结 ]铁和铜 在反应中充当 ___________剂。 铜在反应中一般转化为 ____价的化合物。 铁在反应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渡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金属铁在反应中一般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