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同步测试内容摘要:

H2,前者析出物质的质量大,所以 B正确。 13. 1905 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了合成氨的方法 , 他因此获得了 1918 年度诺贝尔化 学奖。 哈伯法合成氨需要在 20— 50 MPa的高压和 500 ℃ 的高温下 , 用铁作催化剂 , 且氨转化率为 10%— 15%。 2020 年 6 月 27 日美国化学会刊报道 , 美国俄勒冈大学的化学家使用了一种名为 transFe(DMeOPrPE)2Cl2 的铁化合物。 用 transFe(DMeOPrPE)2Cl2 作催化剂 , 在常温常压下合成出氨 , 反应可表示为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不同的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均相同 B. 新法合成氨与哈伯法相比不需要在高温条件下 , 可节约大量能源 , 极具发展前景 C. 新法合成氨能在常温下进行是因为不 需要断裂化学键 D. 哈伯法合成氨与新法合成氨都是放热反应 解析: 选 BD。 不同的催化剂催化机理不同,效果也不同,但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转化率是一样的,故 A选项不正确; B、 D选项显然正确; C选项不正确,新法合成氨实际上是降低了反应所需的能量,旧化学键要断裂,新化学键也同时生成,反应的本质与催化剂无关,它们都是放热反应。 14. (2020年无锡高一检测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可以进行很多科学实验 , 甚至制作出一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装置来 , 下图就是一个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可用于驱动玩具的电池的示意图。 当电池工作时 , 有关说法正确 的是 ( ) A. 铝罐将逐渐被腐蚀 B. 碳粒和炭棒上发生的反应为 : O2+ 4e- ===2O2- C. 炭棒应与玩具电机的正极相连 D. 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炭棒和碳粒的质量会减轻 解析: 选 AC。 在原电池工作时,活泼金属铝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Al- 3e- ===Al3+ ,炭棒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O2+ 2H2O+ 4e- ===4OH- ,由此可知炭棒和碳粒的质量不会 改变。 由于炭棒作正极,因此应与玩具电机的正极相连。 15. (2020年高考广东卷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 , 设计如图 2装置。 下列叙述 不. 正确的是( A. a 和 b 不连接时 , 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 a 和 b 用导线连接时 , 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 : Cu2+ + 2e- ===Cu C. 无论 a 和 b 是否连接 , 铁片均会溶解 , 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D. a 和 b 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 、 负极 , 电压足够大时 , Cu2+ 向铜电极移动 解析: 选 D。 铁的活泼性强于铜,故铁能置换出铜且附着在铁棒上, A正确; B项构成原电池,铜片为正极, B正确; C项中无论 a和 b是否连接,都有铁被氧化生成亚铁离子,故 C正确; D项中铜离子应移向铁电极,故 D错误。 三、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 5 小题 , 共 60 分 ) 16. (7分 )把 mol X 气体和 mol Y气体混合于 2 L 密闭容器中 , 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 : 4X(g)+ 5Y(g)===nZ(g)+ 6W(g); 2 min 末已生成 mol W, 若测知 以 Z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mol(Lmin)- 1。 试计算 : 前 2 min 内用 X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2 min 末时 Y 的浓度为 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中n的值是 ________。 解析: Δn(Z)= v(Z) Δt V= mol(Lmin)- 1 2 min 2 L= mol 初始物质的量 /mol 0 0 变化物质的量 /mol 终态物质的量 /mol v(X)= ΔcΔt= mol2 L 2 min= mol(Lmin)- 1 c(Y)= nV= mol2 L = molL- 1 化学反应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变化量之比,即 = n6, n= 4。 答案: mol(Lmin。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