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葫芦病毒病内容摘要:

2、矮化,病株后期扭曲畸形,果实小,果面出现花斑,或产生凹凸不平的瘤状物,严重时植株枯死。 发病规律病毒可在保护地瓜类、茄果类及其他多种蔬菜和杂草上越冬。 第二年通过蚜虫传播,也可通过农事操作接触传播,种子本身也可带毒。 高温干旱有利于病毒病发生,小西葫芦生长期管理粗放,缺水缺肥,光照很强,蚜虫数量多等情况下病害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1选择抗病良种,可选用矮生早熟品种、花叶型品种。 目前长蔓西葫芦、阿太一代、早青 l 号等品种相对较抗病。 种前用10磷酸三钠浸种 20 分钟,然后洗净催芽播种。 也可用 55温水浸种 40 分钟,或干种子 70热处理 3 天。 3施足底肥,适时追肥,前期少浇水,多中耕,促进根系生长发育。 及时防治蚜虫,早期病苗尽早拔除,中后期注意适时浇水、施肥,加强田间管理。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 20病毒 A 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 15植病灵乳剂 液,或 抗液 100 倍液,或抗毒剂 1号 250 倍液喷洒叶面,每 10 天 1 次,连续喷施 23 次。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