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4内容摘要:
影响力的 人物之一。 他就是美国励志大师卡耐基。 二、 现代文阅读( 24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9— 15题。 ( 12分) 自碑亭再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 的石阶。 石阶以小平台划分为 8段,每段 30余步至 50余步不等,共 290级。 石阶尽处,就是宽 135米、深 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 —— 祭殿。 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 70米,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 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 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 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 无 . 论 .是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大自然 都 . 要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 、两组反义词。 ( 4分) 近义词:( ) — ( ) ( ) — ( ) 反义词:( ) — ( ) ( ) — ( ) ,涉及了哪些说明对象。 ( 2分)。 ( 2分) ( 1) ( 2) 13..对于本段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 介绍了站在中山陵的平台上所看到的美丽景色。 有什么作用。 ( 2分) (二)精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 12分 ) ①我独自坐在窗前,两眼疑视远方。 眼,已哭得红肿;泪,还在流着,我没有擦,任它流到嘴边,滴湿桌上的试卷„„ ②我不敢正视卷子上那可怜兮兮的分数,不敢相信这就是我在学期大考中的成绩。 但是,白纸黑字,我又不得不承认这一败涂地。 ③月光惨淡,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桌 面上,映出了母亲起早贪黑干家务活的瘦小身影,映出了父亲在那太阳底下打工晒得发黑的脸,映出了上学前,母亲以关切的表情为我送行,映出了放学时,父亲又以期待的目光迎我回家。 无情的岁月在他们的额头上刻下了条条皱纹,辛勤的操劳在他们的眼睛里布满了斑斑血丝 —— 他们对我的关心远远超过了他们自己。 可如今却„„我开始痛恨考前操场上打篮球挥汗如雨的那个我,开始讨厌在考前复习中还忍不住要上网聊天的那个我。 ④月亮悄悄扯了一块云遮住她银白色的脸庞,从薄纱似的云后面窥视着一切。 就像是我愧对着父母对我的关心,不知该怎样去面对奔波劳累了 一天的双亲。 难道我就献上。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4
相关推荐
终受到老师们的赞赏和同学们的羡慕。 在升入初中以后,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难度的加大,以及老师讲课方法的改变,小王感觉很不适应。 尽管他一直很努力,在学习上花很多时间,但仍感觉时间不够用。 在期中考试时,成绩 不够理想,为此他很烦恼。 (1)你认为小王学习时间不够用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 2)如果你是小王的好朋友,你会怎样建议他呢。 四、课堂反馈 初中生活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激动、兴奋之余
了正确的方针和政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7.我国在本世纪头 20年的奋斗目标是 A.基本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B.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国农村还有 3000万左右的贫困人口,城镇也有 2020 多万人需得到最低生活保障。 要进一 步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所 说 的 小 康 社 会 应 该 具 备 ( ) A.物质生活的改善 B.精神生活的充实 C.个人消费水平 保持现状 D.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二、请你辨析 (10分 ) —— 辨别分析,感悟明理。 9. 得分 评卷人 善于倾听重在听取比自己优秀的人讲话。 善于倾听应听取所有人的讲话。 三、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 (每题 l0 分,共 20分 ) —— 置身情境,表达心声。 10. 2020年
说:“不要向我建议什么,任何 高明的建议也超越不了我的思维。 ”这以后,他再 也没有什么重大的发明了。 这一事件告诉 我们( ) ①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自信,但不可以自大自满。 ② 自信有时就是孤芳自赏,夜郎自大。 ③ 得意忘形、毫无根据地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绝不是自信的表现。 ④ 过于自信,就会滋长孤傲的心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在生活中,有些人“孤芳自赏”
本素质是 ,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 ,以个人的出身评价他人 ,以世俗的观念看待他人 ,以金钱、地位衡量他人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有利于男 女同学的正常交往,增进友谊。 而在下列活动中不适宜开展的是 A野外生存训练 B 登山比赛 C 组织募捐活动 D 去歌舞厅包场进行集体联谊 1 当乱扔垃圾被老师批评时,我们应该 A.解释说明并掩饰错误 B.逃避现实并自暴自弃 C.感到羞耻并努力改正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 2 分)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当中的 俱寂与钟磬音矛盾吗。 为什么。 ( 2 分) (二)《怀鲁迅》 完成下列各题(每题 2 分,计 12 分 ) ⑴真是晴天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鲁迅的死。 ⑵发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