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单元测试-第2单元内容摘要:
说:“不要向我建议什么,任何 高明的建议也超越不了我的思维。 ”这以后,他再 也没有什么重大的发明了。 这一事件告诉 我们( ) ①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自信,但不可以自大自满。 ② 自信有时就是孤芳自赏,夜郎自大。 ③ 得意忘形、毫无根据地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绝不是自信的表现。 ④ 过于自信,就会滋长孤傲的心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在生活中,有些人“孤芳自赏”,而有些人“自惭形秽”,这些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具体地说其心理特点是( ) A自傲、自卑 B自尊、自卑 C 自信、自卑 D自谦、自傲 1下列行为中,属于自卑表现的是( ) ① 我脑子笨,总是赶不上别人。 ② 课堂上如果我发言,可能会因为出错而被同学耻笑。 ③ 我可能会出差错,但能发现错误就是进步。 ④ 老师在这节课讲的数学题,我一个也不会做,我已经没有希望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简答题(共 15分) 1一位伟人说:“我每晚临睡前,都要想一想当天做了哪些事情,并反思当天的行为。 如果当天我做了令人满意 的事情,我就能安心睡觉,否则就难以入睡,第二天想办法弥补。 ”请问:这位伟人的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 5分) 1一位画家把自己的一幅佳作送到画廊里展出,他别出心裁地放了一支笔,并附言:“观赏者如果认为这画有欠佳之处,请在画上作上记号。 ”结果画面上标满了记号,几乎没有一处不被指责。 过了几日,这位画家又画一张同样的画拿去展出,不过这次附言与上次不同,他请人们观赏者将他们最为欣赏的妙笔都标上记号。 当他再取回画时,看到画面又被涂满了记号,原先被指责的地方,却都换上了赞美的标记。 ( 1)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对于自信心你是如何理解的。 ( 4分) ( 2)画家的行为给你什么启示。 ( 6分) 三、评析题( 10分) 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同学认为:现在只有穿名牌衣装,打扮跟随时代潮流,那才是真正的美。 对于这种观点,你是如何看待的 四、材料说明题(共 18分) 1学生胡坤从小就立下大志,将来要当一名优秀的科学家,但升入初中以后,他总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如其他同学。 “你看,王超同学反应多快,老师一提出问题,还没等说完,他就举起手来回答,而且回答地还相当精彩。 ”“为什么我的记忆力明显不如以前了,记东西总是丢三落四的。 ”“张强总是和其他同学相处得很友好,同学们都喜欢他。 ”„„他总是这样去想。 ( 1)胡坤认识自我的方。苏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单元测试-第2单元
相关推荐
影响力的 人物之一。 他就是美国励志大师卡耐基。 二、 现代文阅读( 24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9— 15题。 ( 12分) 自碑亭再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 的石阶。 石阶以小平台划分为 8段,每段 30余步至 50余步不等,共 290级。 石阶尽处,就是宽 135米、深 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 —— 祭殿。 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
终受到老师们的赞赏和同学们的羡慕。 在升入初中以后,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难度的加大,以及老师讲课方法的改变,小王感觉很不适应。 尽管他一直很努力,在学习上花很多时间,但仍感觉时间不够用。 在期中考试时,成绩 不够理想,为此他很烦恼。 (1)你认为小王学习时间不够用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 2)如果你是小王的好朋友,你会怎样建议他呢。 四、课堂反馈 初中生活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激动、兴奋之余
了正确的方针和政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7.我国在本世纪头 20年的奋斗目标是 A.基本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B.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国农村还有 3000万左右的贫困人口,城镇也有 2020 多万人需得到最低生活保障。 要进一 步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本素质是 ,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 ,以个人的出身评价他人 ,以世俗的观念看待他人 ,以金钱、地位衡量他人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有利于男 女同学的正常交往,增进友谊。 而在下列活动中不适宜开展的是 A野外生存训练 B 登山比赛 C 组织募捐活动 D 去歌舞厅包场进行集体联谊 1 当乱扔垃圾被老师批评时,我们应该 A.解释说明并掩饰错误 B.逃避现实并自暴自弃 C.感到羞耻并努力改正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 2 分)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当中的 俱寂与钟磬音矛盾吗。 为什么。 ( 2 分) (二)《怀鲁迅》 完成下列各题(每题 2 分,计 12 分 ) ⑴真是晴天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鲁迅的死。 ⑵发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 , 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曰: “ 技止此耳。 ” 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 4 分) ( 1)以 为且噬己也( ) ( 2)稍近益狎( ) ( 3)稍出近之,慭慭然( ) ( 4)蔽林间窥之( ) 1翻译下列句子。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