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月考试卷-第2次月考内容摘要: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 , 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曰: “ 技止此耳。 ” 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 4 分) ( 1)以 为且噬己也( ) ( 2)稍近益狎( ) ( 3)稍出近之,慭慭然( ) ( 4)蔽林间窥之( ) 1翻译下列句子。 ( 6 分) ①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② 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用 “ / ” 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 2 分) 黔 无 驴 有 好 事 者 船 载 以 入 1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 4 分) ① ② 1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 4 分) (三)阅读《爱莲说》,回答问题。 ( 13 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加点的字。 ( 4 分) ① 出淤泥而不染( ) ②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 ③ 亭亭净植( ) ④ 陶后鲜有闻( )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 6 分) ①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② 莲。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月考试卷-第2次月考
相关推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 2 分)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当中的 俱寂与钟磬音矛盾吗。 为什么。 ( 2 分) (二)《怀鲁迅》 完成下列各题(每题 2 分,计 12 分 ) ⑴真是晴天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鲁迅的死。 ⑵发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本素质是 ,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 ,以个人的出身评价他人 ,以世俗的观念看待他人 ,以金钱、地位衡量他人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有利于男 女同学的正常交往,增进友谊。 而在下列活动中不适宜开展的是 A野外生存训练 B 登山比赛 C 组织募捐活动 D 去歌舞厅包场进行集体联谊 1 当乱扔垃圾被老师批评时,我们应该 A.解释说明并掩饰错误 B.逃避现实并自暴自弃 C.感到羞耻并努力改正
说:“不要向我建议什么,任何 高明的建议也超越不了我的思维。 ”这以后,他再 也没有什么重大的发明了。 这一事件告诉 我们( ) ①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自信,但不可以自大自满。 ② 自信有时就是孤芳自赏,夜郎自大。 ③ 得意忘形、毫无根据地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绝不是自信的表现。 ④ 过于自信,就会滋长孤傲的心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在生活中,有些人“孤芳自赏”
(杜甫《 》) ④大漠孤烟直, ___________________。 ( 王维 《使至塞上》) 阅读名著《童年》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4 分 ) 我也开始挣钱:每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 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 平时放学以后也 干这玩意儿,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
2、病相区别。 (病原)此病以属于半知菌亚门的葱腐葡萄孢菌,致病力最强。 此外,还可从病株上分离葱鳞葡萄孢菌和葱细丝葡萄孢菌。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遗落于田间的病残体和土壤中的菌核,可较长期地存活;初次侵染后在病斑上再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或灌溉水传播。 从伤口侵入后,再蔓延到鳞茎的颈部和肩部。 低温、高湿是流行、发病的条件。 收获前遇雨,收获前不能充分琼晒,也会招致发病。
2、 至 7 厘米高的小垄,在垄后将一级秧苗一捆一捆的并列摆放一排,一排摆放好后,在秧苗的根部壅土 5 至 7 厘米,然后在所壅土上放一直径 2 至 3 厘米的秸秆,以间隔前后两排秧苗。 全部假植后,用土将畦的四周堵严,踏实,以防透风、透水。 二级秧苗在防寒沟内假植。 为防沤根,防寒沟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处。 具体方法为:以 5 至 10 厘米间隔东西向开沟数条,沟长 3 至 5 米,宽 25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