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霜霉病的预防内容摘要:

2、同叶部症状,易由病部折断枯死。 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至紫灰色霉层,即病菌的孢囊梗及孢子囊。 鳞茎染病后变软,外部的鳞片表面粗糙或皱缩,植株矮化,叶片扭曲畸形。 二、病害循环及发病因素以卵孢子在寄主或种子上或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萌发,从植株的气孔侵入。 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孢子囊,借风、雨、昆虫等传播,进行再侵染。 一般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重茬地发病重,阴凉多雨或常有大雾的天气易流行。 三、防治(1)选择地势高、易排水的地块种植,并与葱类以外的作物实行 23 年轮作。 (2)选用抗病品种。 一般红皮、黄皮品种较抗病,如掖辐 1 号等。 (3)用种子重量 35%雷多米尔拌种,或用 50温水浸种 25 分钟,再浸入冷水中,捞出晾干后播种。 (4)收获时清理病残株,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5)发病初期喷洒 9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 400500 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力克水剂 800 倍液、70%乙?锰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乙膦铝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隔 7 1 次,连续防治 23 次。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