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视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于 20%的情况下,视频仍然比较流畅,采用保护的语音数据延迟小、无杂音。 ( 12)网络集中存储。 支持 WINDOWS 系统, LINUX 系统;支持前端分布式录像和后端集中录像的综合性方法;支持多路径数据存取,支持动态负载均衡与故障切换;存储服务器可选择 DAS、 NAS 或 SAN结构。 ( 13)视频会议系统。 可以同时召开多个视频会议,有效会议管理;方便的用户管理,同一个用户可以同时参加多个会议;会议资料可以录像保存,事后可回放;支持多语音通道的混音,支持多通道图 像(最多 4个)复合。 ( 14)报警前端关联技术,分级分域的多级数据库管理模式。 ( 15)关联切换和多 IP 接入,开放式协议网关架构。 监控主机样随着分组设备关联切换,管理更加方便。 中心平台可同时连接多台监控系统主机,在现场监看的多分割画面中,每个画面都可以来自不同主机的摄像机画面,可以有效把重要画面与次要画面灵活组合监看,做到主次分明。 ( 16)独特的关联切换技术,物联感知技术。 2.项目技术指标与国内外同类技术全面综合对比情况  与现有 的 小型网络监控相比,在网络拥塞控制, QoS 网络音视频传输, 高质量低码率的视 频处理,系统的负载均衡,大容量并发数据的网络存储和基于内容的检索等方面采用了独创性技术,把小范围的集中式局域监控扩展到大范围、多网络结构的分布式监控;  把单一的音视频监控,扩展到多种监控系统的互动、信息共享、视频会 议等立体的多媒体监控信息系统;  把单机的管理存储,扩展到集中智能管理和集中分布式存储。 这一前瞻性技术,极大的拓展了视频监控的应用领域,把监控系统的应用和作用推上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3.申请单位研究开发实力 9 目前,我公司共有员工 150 人,其中软硬件研发人员 49 人,测试人员 15人。 管理、营销、行政 、财务、生产、服务等员工 86 人。 我公司发源于清华大学,技术精英全部来自于清华、北大、中科院等国内一流的科研院所,并和 Intel、Microsoft、 TI等国际知名企业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 近年研发成果: 20xx 年 10 月,开发出 HD+算法的音视频压缩卡、视频服务器,完成了向高清晰时代的过渡。 20xx 年 02 月,中国第一套“立体式安防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成功应用东莞平安城市建设。 20xx 年 01 月,基于网络 DI 技术的“立体式智能多媒体集控管理平台”经专家论证服务北京奥运 20xx 年,我公司推出的安防全线产品被 评为公安部 3111 工程重点推荐优秀产品,获得中国安防行业协会创新产品奖,并进 入奥运主场馆 —— 鸟巢和网球中心,成功出口到非洲、东南亚地区。 20xx 年 08 月 , 作 为奥运合作伙伴,为鸟巢安保工程 及 奥林匹克公园网球中心提供视频监控平台 20xx 年 10 月 ,祖国 60 周年大庆北京西长安街人流密度监控系统 三、 生产场地基本建设情况及项目实现目标 1.基建项目立项情况 该项目前期使用办公场地为租赁使用,该项目为软件产品,现有条件完全满足项目运作需求,没有新增基建内容。 2.坐落地、建设期、建筑面积及建设进度状况 北京市海淀区上 地信息路 7 号数字传媒大厦 6 层 ,总面积 1044 平方米 3.项目完成时实现年生产能力,项目产品达到的技术质量标准 项目完成后可 销售 80套,实现销售收入 2800 万元,年缴税 万元,实现净利润 万元,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产品达到的技术质量标准:  AVS 视频需要符合 GB/T 基准档次 @ 级别, 标准的规定。 支持最大分辨率为 720*576,图像格式为 4:2:0。  AVS 音频符合 DRA。  系统码流采用 PS流的格式,符合 GB/T 标准的规定或者采 10 用 AVS 的复合层 (AVS 标准的第一部分 )。 四、 市场需求 1.国内市场状况及产品的发展前景,在国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我国安防产业主要由以下几种类型企业组成:一是以生产安防产品(包括电子防护、实体防护等产品)为主的生产型企业;二是以设计(包括系统集成)、安装、服务为主的工程企业;三是以经销、代理(包括国内外产品)为主的渠道商;四是以报警运营服务为主的运营商;五是为中介、咨询为主的各类服务企业。 根据 500 家调查 企业调查和统计,结合近几年行业发展情况,可以看到中国安防企业和行业发展的主要特点为: (1)企业规模迅速壮大,产业集中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 据对 500 家安防企业抽样调查统计(下同), 20xx年平均每家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60 多人,拥有固定资产 3000 多万元。 其中有 32家企业达到了国家大、中型企业的标准,虽然企业个数仅占调查总数的 %,但其从业人员数占了 49%,拥有固定资产占了 54%,实现总收入占了 52%,实现利税占了 45%以上。 (2)发展速度快。 被调查企业 20xx 年主营业收入为 177 亿元 ,实现增加值( GDP) 50 多亿元,均比上年增长 27%,超过全国工业平均发展水平 12 个百分点。 (3)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基本满足了中国安防市场的一般需求和国际市场中、低端产品的需求。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安防企业产品质量及技术含量有了较大提高,在国内外中、低端产品市场中占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目前安防产品已经有8 家企业 9 种产品被评为了“中国名牌”;许多产品被评为国家及省级驰名商标和省名牌产品;不久前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为“ 3111”试点工程组织推荐了 42 家企业 50多种产品,普遍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进一步为社会 推荐一批技术性能高、市场应用前景好的新产品。 (4)产品出口稳步增长。 在被调查企业中, 20xx年出口交货值达到了 124亿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 %,比几年前有了较大提高。 出口产品以监控、防盗锁门柜及报警类产品为主,占了 90%左右的比重。 (5)行业整体效益下降,已趋于合理。 据这次调查, 20xx年企业平均实现利税 864万元,利税率 (利税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 )为 %,比全国工业企业平均水平仅高出 3 个百分点。 说明经过多年的激烈竞争与发展,中国安防行业的高利率时代已经结束,效益趋于合理与正常。 (6)企业 日渐重视科技创新。 被调查企业 20xx年技术开发费用占收入的比重 11 达到了 9%左右,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平均专利、发明数量也较前几年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增长,并明显高于全国工业的平均水平。 这不仅说明安防企业对技术开发日渐重视,拿出了相当多的资金用于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及推广,而且也说明中国安防行业是一个科技创新型的富有生机的朝阳产业。 (7)市场需求旺盛。 一是安防产品的应用领域(如金融、政府机构、道路交通、教育、电信、石油、电力、水利等)越来越广泛;二是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智能建筑、大型公共场所、工厂企业、商场、新型社区等大量增加,新增需求点较多;三是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水平和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安全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四是由政府推动的“应急体系”、“平安社会”、“平安城市”、“科技强警”、“ 3111”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公安及社会各方面对安防产品需求的升温;五是“ 911”以后国际恐怖活动猖獗,极大刺激了世界各国 对安防产品的进口需求。 (8)市场竞争秩序逐步改善。 经过长时期的市场开放、市场竞争以及市场管理法规、制度措施的逐步完善,目前行业的管理及自律性管理体系的框架开始形成。 建立了对入侵探测、报警、防盗保险箱(柜)等产品的 3C 强制认证制度;开始了对安防工程企业的资质认证工作;在从业人员方面,经过积极努力争取,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已经批准将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作为一个新的职业列入了国家的职业大典,不久就要开展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我们正在研究并将逐步健全以诚信公约、诚信记录及发布制度为主的行业诚信体系,以 促进企业规范经营行为,树立诚信形象,形成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 综上所述,中国安防产业开始进入了较为成熟的发展期,在全国各工业行业中属于发展速度快、发展前景好的朝阳产业,在世界安防产品市场中也占有了一席之地,并开始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中国安防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发展目标 据来自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的报道,“十一五”期间产业发展目标是:保持快速的发展势头,年增长率达到 20%以上, 20xx 年实现增加值 800 亿元以上(注:应包含集成部分),年出口交货值占销售额的比重提高到 20%以上;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报警运营及中介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高端产品形成一批知名品牌, 逐步实现替代进口; 产业集中度实现较大幅度提高,促进形成一批“龙头”企业。 “十一五”期间科技发展目标是:建立、健全安防科技创新体系;开展社会治安预警体系、风险评估等理论研究工作;在系统集成及平台技术的研究方面实现较大突破;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应用,在视频探测、生物特征识 12 别、防爆排爆等关键技术领域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楼宇对讲、安全检查、一体化球形摄像机及硬盘录像机 (DVR)等技术产品方面力争达到或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十一五”期 间市场建设目标是:完善和健全安防行业管理法规、规章、标准体系,提高行业的法制化水平;按照“ 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 ”的要求,构建安防自律信用体系;通过安防职业教育与培训、宣传与培育,营造一个诚实有信、充满活力、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促进商品在全国范围的自由流动和市场的跨区域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安防市场体系。 (本章节摘自“中国安全防范行业”网 ) 针对安防市 场未来发展趋势,安防行业技术越来越成熟,未来技术发展方向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未来设备也将更有灵性,功能更加全面,操作起来将会更加简便。 根据安防行业媒体统计, 20xx 年,国内 DVR/D。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