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20xx届高三5月综合能力测试cat二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阅读以上的材料,评述与之相关的历史过程 请考生在第 4 4 4 48 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 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孝文帝不得不迁都。 新都的地点有两处,不是洛阳便是邺城。 洛阳 是汉、魏、西晋的故 都, 邺城是后赵、前燕的旧都。 洛阳在黄河之南,邺城在黄河之北。 孝 文帝南伐。 一 方 面经始 洛阳,一方面又营建宫 殿 于邺西,太和十八年,又曾朝群臣于邺宫,可见定都邺城的可能 性也是很大的。 中原最富庶的地区 粮食仓库和丝绢产地是河北 , 北魏王朝的财政支出, 主要是由河北人民来负担的,所谓“国之资储,唯籍河北 ” ( 《 北史魏常山王 遵 传》),冀、 定二州的户调绢,一年便在三十万匹以上。 邺城在河北,从经济方面来 讲比洛阳要优越; 但洛阳究竟是中原政治与 文 化的中心地区,孝文帝既已迁都塞内 , 必须以华夏文化的继承 者自期,自以定都洛阳为宜。 都洛阳,更能迷惑中原的一批醉心于 “ 中夏正音’的士大夫, 故孝文帝遂舍 邺 而都洛阳 — 王仲荤 《 魏晋南北朝史》(下册) ( I)依据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北魏“孝文帝不得不迁都 ”。 北魏孝文帝前期的改革对于迁都 和改革有什么影响。 ( 7 分) ( 2)依据材料对比洛阳和邺城作为北魏的都城,各有什么优势,简评孝文帝最终选择洛阳的 举措。 ( 8 分) 46( 15 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谭嗣同主张“冲决君主之网 罗 ” ,“ 伦常之网罗 ”。 他指出,历代君王是“独夫民 贼”, 他们“视天下为其囊橐中之私产”,视“天下之民”若“犬马土芥”。 他十分服膺“法[国]人之改民主”,“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的暴力手段。 谭嗣同由批判君主专制进而 抨 击纲常名教。 他从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观点出发,指出“三纲五伦,”‘能制人之身者,兼能制 人之心” ,认为这是“月独夫民 贼 ”“愚矜首之术”,“固甚乐三纲之名,一切刑律制度皆依此为率,取便己故也’。 谭嗣同以“民择君”的“共举论”,否定“君权神授”的传统说教。 他认为,生民之初“无所谓君、 臣 ”;所以有“君”,是因为“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因此是“民择君”而“ 非 君择民”是“有民而后有君”而非有“君”后才有“民”。 — 摘编目张岂之《中国思想史》 〔 1)依据材料概述谭嗣同的民主思想。 ( 7 分〕 (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谭嗣同的民主思想与中国明清以来反君主专制的思想和近代西方 民主思想的相同或者相异之处。 ( 8 分) 47〔 15 分)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传统主义者认为,美国 [ 对苏 ] 政策显现出明确的被动性。 华盛顿强调在如联合国之 类的机构下开展国际合作,并在某种程度上试图使两个主要 对抗 国(英国和苏联)举行 谈判武装力量的裁撤以相当快的速度进行。 直到 1947 年,华盛顿的政策才有所改变, 那也是对苏联在东欧扩张被迫作出的回应,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转折点 修正主义者展示了一副完全不同的图景 , 甚至在大战结束之前,美国就试图限制苏联 及世界范围内左冀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