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20xx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一次质检文综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 42— 46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完成下列要求。 ( 25 分) 材料一 南宋的太学和州县学多有名无实,朝廷只好转而支持民间或私人创办书院,以补官学之不足。 自北宋初就名闻天下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在南宋中期相继复兴。 之后,各地争相 效法,纷纷建立书院,延聘名师硕儒 ,聚徒讲学。 二十几年后,蔚然成风,呈鼎盛之势。 南宋书院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江南之地,以江西、湖南、浙江、福建为最多。 特别是朱熹、陆九渊等一批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弟子都在江南地区讲学,遂使这些地区成为书院最发达之地。 —— 摘编自王炳照《中国古代书院》 材料二 清代新建的书院达 781所,其中民办占 9. 65%,官办占 78. 74%,其他占 11. 61%。 从道光年间到清末,传教士在中国创办 90 余所教会书院,分布在 30 多个城市。 洋务运动后,书院“假西学为中学之助,即以中学穷西学之源”“西学自当以中学为本而提纲挈领”。 在晚清重臣张之洞设立的经心、尊经、广雅等书院中,传统经史之学占主要地位,也逐渐传播西学。 甲午战后,书院仍然固守传统教育模式,以经史之学为主,以培养科举人才为取向,落后于时代需要。 1901 年,清廷再次发布上谕,改书院为学堂。 至此,书院开始退出历史舞台,被学堂及新式学校所替代。 —— 摘编自韩凌燕《传统书院在近代的变革》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宋书院的性质,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兴盛的原因。 ( 14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书院与南宋书院相比呈现出的新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书院变革 的历史影响。 ( 11 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12 分) 材料 1870 年 39。 欧洲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 64. 7%,而唯一的对手美国仅占 23. 3%。 到 1913 年时,虽然美国已向前发展,达到了 %,但这一年欧洲工业产量仍占世界总产量的 47. 7%。 到 1914 年时,欧洲除了在全球陆地上架设了庞大的电 报和电话线路网外,还在海底铺设了 516 000 多公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