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20xx-20xx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内容摘要:

果 26.宋代苏轼在《格物粗谈果品》中记 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上述叙述中“得气即发”的“气”是指 (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乙烯 D.吲哚乙 酸 27.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下表。 三个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为 ( ) 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 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 28.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 100 h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 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 )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设置 1个 1 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随机设置 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 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29.下列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 ,4— D 30.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 全部蛇 31. 如图所示,甲图用锡箔小帽套在燕麦胚芽鞘外面,从右侧单则光照;乙图是在黑暗、温暖、湿润的环境中除去芽尖,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面右侧,再从右侧单侧光照。 一年龄期 个体数 甲 乙 丙 幼年期 600 400 200 成年期 400 400 400 老年期 200 400 600 段时间后甲、乙的生长情况分别为 ( ) ,乙不弯曲 ,乙向右侧弯曲 ,乙向左侧弯曲 ,乙向右侧弯曲 32. 下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 不正确 . . . 的是 ( ) A. 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 ③ 的变化趋势 B.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 D. ①②③④ 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 33.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 2hm2 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 100 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 50 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 5 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 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 13只。 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 ) A. 50只 B. 42只 C. 92只 D. 160只 34. 下丘脑是重要的生命活动调节中枢,下列各项中属于下丘脑参与调节的一组是 ( ) ① 水平衡的调节 ② 调控促激素的分泌 ③ 渗透压平衡的调节 ④ 血糖平衡的调节 ⑤ 体温平衡调节.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35.下图表示反射弧的基本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途径是 a→b→c→d→e B.该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途径是 e→d→c→b→a C.刺激 b点, a与 e均能测到动作电位 D. d是神经纤维的轴突 36.下图中①②③④均为去掉尖端的胚芽鞘,③和④顶端的琼脂块上曾放过胚芽鞘尖端,②的顶端是普通琼脂块,能直立生长和弯曲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