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随着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区内排水(雨、污水工程)系统以及其它公用设施系统将有较大的改善,但受开发先后等原因,该区域地块的市政配套设施以及各公用管线设施大都未按规划系统实施。 配合本次工程的实施,沿线将敷设雨、污水管道和其它公用管线设施。 建成后不仅能带动该片区规划市政配套设施的建设,解决地区雨、污水出路,改善地区环境,而且能推动地区市政配套设施的完善,充分发挥区域工程的总体效益。 因此本工程的实施对 XX县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其建设将 极大改善 县城西部及北部 片区的基础设施条件 和投资环境, 更 有利于城市的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8加快 XX县 经济建设的步伐。 综上所述, XX县 XX高速 XX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的建设是完善地区路网、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状况、发展地区经济、完善市政配套设施、改善地区环境、方便地区居民出行的需要。 因此,本工程的建设是必要的,是可行的,是迫切的。 第 三 章 工程建设 方案 设计原则 城市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骨架,是城市公共设施的主要载体,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通道, 在满足国家相关的规范、规定、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应遵循以下几点: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证质量。 可行性研究报告 9 按照总体规划干道系统确定道路走向、等级、性质、红线宽度。 处理好地下管线与地上设施的关系,贯彻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 根据交通工程的要求,处理好人、车、道路、环境之间的关系。 节约用地,节省工程造价。 合理利用地形和当地建筑材料,注重环保。 设计依据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9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xx)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95) 《道路交通标线与标志》( GB 57681999)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5020xx)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 4520xx)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 7597)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98)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xx)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细则》( JTG/TB020120xx)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J01897)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D5020xx)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4020xx)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 JTGC3020xx)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JTGD8120xx) 《城市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4491)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D6320xx) 《城市桥梁设计准则》( CJJ 1193)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 CJJ 7798) 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94)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502931999)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J500289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xx) 工程建设规模 本工 程主要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涵工程和雨、污水管道工程以及相应的交通设施、绿化、照明等附属工程、公用管线工程以及征地、动拆迁工程。 拟建 XX 高速 XX 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起点位于 XX 县松山镇城区西南部松山镇团坡村 XX 高速 XX 互通式立交收费站出口处,在 K1+340 与紫黄线平交,经水泥厂、穿椅子山垭口后,在 K2+770 与格凸大道平交,止于 K2+,全长。 项目实施宽度 39m。 道路穿椅子山垭口,开挖土石方数量较大。 配合道路建设,沿线埋设雨、污水管道和公用管线。 配合道路实施标志、标线、信号灯、照明、绿化等附属设施。 工程建设技术标准 道路主要技术标准 指标名称 技术标准 设计技术指标 道路类别 城市 I级 道路级别 主干道 道路红线 2m(绿) +(人 ) +24m(车 )+ (人 )+ 2m(绿) =39m 计算行车速度 (Km/h) 50, 60 50 行车道数 6 道路横坡 % 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设计年限 20 一条行车道宽度 (m) 路面结构 沥青混凝土路面 桥涵设计荷载 城 A级 交通等级 重型 城市防洪标准 25年一遇 地震基本烈度 Ⅵ度 雨水管道设计标准:设计重现期 3年,综合径流系数。 涵洞设计标准:设计重现期 20年,综合径流系数。 污水管道设计标准:生活污水 q=250升 /人日;公共污水 q1=。 电力(含路灯)、电讯、煤气、给水等管道均按相关专业标准设计,各种管线均入地下。 工程建设方案 工程范围 拟建 XX 高速 XX 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起点位于 XX 县松山镇城区西南部松山镇 团坡村 XX 高速 XX 互通式立交收费站出口处,在 K1+340 与紫黄线平交,经水泥厂、穿椅子山垭口后,在 K2+770 与格凸大道平交,止于 K2+,全长。 项目实施宽度 39m。 道路工程 道路平面按城市规划红线布置,路线走向遵循规划红线。 道路全线均为双向 6 车道,断面宽按 39m 设计;断面划分形式如下: 双向 6 车道: 2m(绿) +(人 ) +24m(车 )+ (人 )+ 2m(绿) =39m 路面采用沥青砼路面 ,路面按 重交通量设计 ,结构形式如下: 上面层为 AC13 细 粒式沥青砼(改性沥青) 厚 4cm 下面层为 AC16 粗粒式沥青砼 厚 5cm 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基层为 水泥稳定碎石 厚 35cm 垫层为 级配碎石 厚 25m 人行道采用 5cm 厚青石板铺装,下设 2cm 厚 M10 水泥砂浆, 10cm 厚 C10砼垫层, 10cm 厚级配碎石垫层。 交通附属设施 人行道设盲道,路口设过街人行横道,并设指示牌。 公交停靠站设站台及垃圾桶。 桥梁工程 沿线桥梁工程概况 沿线与一条规划河道相交,河道宽度为 米,需建造一座桥梁。 技术标准 设计荷载:城 A 级;人群:。 设计车速: 50km/h。 交叉口处: 25km/h。 设计方案 设计采用 216m 简支梁形式,桥梁与河道夹角 90176。 桥面宽度: 米(栏杆) + 米(人行道) +24 米(车行道) + 米(人行道) + 米(栏杆)= 米。 设 % 的双向横坡。 简支梁桥上部结构空心板采用后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 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或扩大基础。 桥台采用重力式桥 台。 排水工程 排水体制 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根据县城现状和专项规划,区域内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雨水管道布置 XX 高速 XX 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雨水管道工程主要收集整段道路及沿线两侧地块的雨水。 雨水管道设计管径为 DN400~DN1000,雨水根据地势情况分别排入新设涵洞及道路沿线规划河道。 雨量公式 雨水量计算采用 XX 县暴雨强度公式: q=3756( 1+) /( t+) ( L/S ha) 式中: q—设计暴雨强度( (L/sha) P—设计暴雨重现期(年) 根据规划标准,采用 P=3 年 t—降雨历时( min) t=t1+mt2 式中: t1—地面集水时间( (min) 本工程采用 5min t2—管道内流行时间( (min) m—管道延缓系数,采用 m= 流量公式 Q=ψ qF (l/s) 式中:ψ —径流系数。 服务范围内,采用综合径流系数ψ = 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建设用地:ψ = 绿地:ψ = F—汇水面积( ha)。 3.平面布置 XX 高速 XX 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雨水管道工程布设在道路两侧慢车道上,南起 XX 县松山 镇城区西南部松山镇团坡村 XX 高速 XX 互通式立交收费站出口处,向北经大汉代、水泥厂、穿椅子山垭口后,向东北止于格凸大道。 雨水根据地势情况分别排入新设涵洞及道路沿线规划河道。 竖向布置 本次工程雨水干管管径为 D400~ D1000,管线标高及坡度主要依据规划道路及地块的坡度,以及污水管道的埋设深度,结合给水输水管线的敷设需要来确定雨水管道埋设深度。 污水管道布置 XX 高速 XX 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污水管道工程主要收集整段道路两侧地块的污水。 污水管道设计管径为 DN400~DN1000,污水根据地势情况 分段汇集排入沿线规划排污管道或污水处理厂。 污水量的预测 根据污水量的预测, 中心城区污水管道系统总规模为 万 m3/d,规划区内有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及公共设施 及 绿化等用地,根据 控规 不同性质用地规划用水量,进行污水量的预测,按面积比流量分配污水量。 管道设计流量 Q=qFKz 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式中: Q——设计管段设计流量 (L/s) q—— 面积比流量 (L/s万 m3) Kz——总变化系统 (见表 ) Kz=KhKd Kh——时变化 系数 Kd——日变化系数 2.平面布置 XX 高速 XX 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污水管道工程布设在道路两侧人行道上,南起 XX 高速 XX 互通式立交收费站出口处,向北经过大汉代、水泥厂、椅子山垭口、向东北止于格凸大道。 污水根据地势情况分段汇集排入沿线规划排污管道或污水处理厂。 竖向布置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污水管线的竖向布置主要根据地形特点以及整体规划和管线综合的需求。 给水工程 供水规划 用水量标准 根据《 XXXX 族 XX 自治县县城总体规 划(修编)》( 20xx~ 2030)及分区规划,结合 XX 县实际情况,确定 XX 高速 XX 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用水量标准如下: 综合生活用水量: 240L/人 .d(该指标为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建用水之和,是 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最高日用水标准) 工业用地用水量指标为 100m3/公顷 .日,(该指标为一二类工业用地综合值,且包括生产用水和办公生活用水及漏失水量)。 水源、水厂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规划片区供水水源由板母水厂、母猪龙水厂统一供给。 母猪龙潭水厂规模为 4000m3/日,板母水厂一期为 1 万 m3/日,总规模为 万 m3/日,占地 2 公顷。 给水系统规划 在建设城市道路的同时建设给水管,给水管连接成环状管网,以保证供水安全,然后由枝状配水管配至每个地块内部。 给水管道沿道路敷设,给水管道在 30 米以上道路双侧布置, 30 米以下道路单侧布臵。 在 ≥DN100 管上按不大于120 米间距设臵市政消火栓,保证消防供水安全。 给水现状 XX 高速 XX 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沿线均没有供水设施。 工程设计 给水管网设计方案 配水管网水质及水压要求 出厂水水质按国家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xx)要求执行,浊度值应不超过 1NTU。 出厂水残余游离态氯(接触时间 30min后) ≥,以保证配水系统末端 ≥。 生活和工业用水满足用水区域内最不利点六层建筑用户的水压要求,即最不利点自由水头不小于 28m, XX 县 供水工程配水管。高速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