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20xx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内容摘要:
气. 【解答】 解: A、甲通过薄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的燃烧对比可知,薄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所以燃烧了, 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故能实现探究目的; B、甲通过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的燃烧对比可知,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所以燃烧了,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故能实现探究目的; C、 ③ 中铁钉只和氧气接触, ① 中铁钉和氧气以及水同时接触,一段时间后, ③ 中铁钉没有锈蚀,而 ① 中铁钉锈蚀,通过 ①③ 对比说明铁钉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铁钉与水接触,故能不实现的探究目的; D、 ① 和 ② 对比可探究氧气对锈蚀的影响; ① 和 ③ 对比可探究水对锈蚀的影响,故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铁的生锈条件和磷燃 烧的条件探究方法,注意在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性实验时变量的控制,通过对比分析探究的目的得出结论. 5.某密闭容器中有 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 /g 16 70 1 0 反应后质量 /g 0 待测 45 36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 X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表中 “ 待测 ” 值为 5 D.反应生成的 CO2和 H2O的质量比为 45: 36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 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物质质量的增减量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从而得出x的值,再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和物质的质量可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解答】 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待测值 =16+70+1+0﹣ 0﹣ 45﹣ 36=6,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可以判断二氧化碳和水为生成物,而 X和氧气为反应物,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知道在 X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生成物都是化合物,所以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 A错误; B、根据 A的解答可 以知道在 X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故 B正确; C、根据 A的解答可以知道待测值为 6,故 C错误; D、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45g﹣ 1g=44g,生成水的质量为 36g,其质量比为: 44:36,故 D错误. 故选 B. 【点评】 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能够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并能够根据反应特点来判断反应类型,这类题一般是指的分解反应或化合反应. 6.如图是 A、 B、 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t2℃ 时, A、 B、 C三种物质中, 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 P点表示 t1℃ 时 B、 C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相等 C.一定温度时,要将 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增加溶质的方法 D. 20℃ 时,给 A、 B、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有晶体析出的是 A物质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利用图像,进行分析计算. 【分析】 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曲线的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溶解度曲线也有三个方面的应用:(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 2)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 3)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解答】 解: A、 t2℃ 时, A、 B、 C三种物质中, 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正确. B、 P点表示 t1℃ 时 B、 C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相等,正确,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 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一定温度时,要将 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增加溶质的方法,正确. D、 20℃ 时,给 A、 B、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有晶体析出的是 C物质,因为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故选 D 【点评】 明确溶解度曲线上点、线、面的含义,会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溶液饱和情况的变化. 7.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和银粉加入 Cu( NO3) 2溶液中,充分反应,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滤液中可能含有 Ag+ B.滤渣中 可能含有单质锌 C.滤液中一定含有 Cu2+ D.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 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铜>银,锌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银不与硝酸铜反应,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加入的锌过量,所以把铜全部置换出来,滤渣中含有铜和过量的锌,滤液中含有硝酸锌. A、银与硝酸铜不反应,滤液中不可能含有 Ag+,故 A错; B、滤渣中 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锌,故 B错; C、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加入的锌过量,所以把铜全部置换出来,滤液中不含有 Cu2+,故 C错; D、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加入的锌过量,所以把铜全部置换出来,滤渣中含有铜和过量的锌,故 D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 8.氢氧化钴 [Co( OH) 2]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 ①Co+2HCl═CoCl 2+H2↑②CoCl 2+2NaOH═Co ( OH) 2↓+2NaC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弱 B. ① 为置换反应 ② 为复分解反应 C.氢氧化钴的化学性质稳定 D.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湖北省鄂州市20xx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相关推荐
功率是 W. 15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后,当 滑片 P 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将 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当滑片 P分别在滑动变阻器的两个端点 a 和 d、中点 c 和图中 b 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为 0V、 2V、 3V和 4V,则在图示 b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应为 _________V。
是 pa。 B 点的水的压强为 pa , C 点的水的压强为 pa. 现有一瓶某品牌的饮用纯净水 . ( 1)用手握住水瓶在空中静止不动,此时水瓶受到 (填数字)对平衡力的用。 . ( 2)瓶中水的体积是 550mL,则水的质量是 kg. ( 3)瓶中水 喝光后,从瓶口向外吸气,瓶子变瘪,是由于瓶子受到 的作用 . 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 ______(填“加速”、“匀速”
病不医 ③ 打骂冻饿 ④ 抢劫诈骗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是因为 ( ) ① 过分情绪化,自我控制能力差 ② 法律意识淡薄,不懂法 ③ 没有责任意识,没有生活阅历 ④ 道德沦丧,放纵自己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对犯罪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 犯罪就是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B 犯罪应受到刑事处罚 C 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 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的榜样”、“共 和国的脊梁”。 ABC不符合题意。 D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 ”。 其中增长最快时期的推动因素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考查的是草履虫的结构及生活,据此解答. 【解答】 解: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通过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其结构及功能如下图 可见,草履虫在水中旋转前进主要依靠纤毛的摆动. 故选: C 7.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 “门户 ”依次是( ) A.气孔、导管、根毛 B.根毛、气孔、导管 C.根毛、导管、气孔 D.导管、气孔、根毛 【考点】 导管的位置和
The blind wearing bionic eyes may see clearly in the future. D. There will be no road accidents at all if self- driving cars are used. 49. From the report, we can learn some information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