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市白水20xx-20xx学年高二暑假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6. C 【解析】 试题分析: A、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B、单质分子有的存在化学键,有的不含化学键; C、氯化铝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解: A、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所以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故 A 错误; B、单质分子中有的含有化学键,如 H2,有的不含化学键,如稀有气体分子,故 B错误; C、氯化铝是由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所以含活泼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共价化合物,故 C正确;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 NH4Cl,故 D错误; 故选 C. 7. B 【解析】 试题分析: 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据此分析解答. 解: A.氯化钙中钙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故 A错误; B. KOH中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 O﹣ H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 B正确; C.水分子中 O﹣ H之 间存在共价键,故 C错误; D. HF分子中 H﹣ F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 D错误; 故选 B. 8. D 【解析】 试题分析: A. HCl为共价化合物,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成键; B. MgF2属于离子化合物, Mg最外层两个电子被两个 F原子得到; C. NaBr为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 D. CaS为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 解: A. HCl 为共价化合物,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成键,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为,故 A错误; B. MgF2属于离子化合物, Mg最外层两个电子被两个 F原子得到,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为,故 B错误; C. NaBr属于离子化合物, Na 原子最外层电子被 Br原子得到,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为:,故 C错误; D. CaS 为离子化合物, Ca 失去电子被 S 得到,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为:,故 D正确. 故选 D. 9. A 【解析】 试题分析: A.质量数 =质子数 +中子数,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 B.氧原子原子核电荷数为 8,没有得失电子,核外电子为 8; C. NaCl为离子化合物,书写氯离子时注意用中括号; D.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 解: A.原子核内有 10个中子的氧原子的质量数为 18,其质子数为 8,该氧原子可以表示为:818O,故 A正确; B.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8,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8,其正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 B错误; C. NaCl为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电子式为 ,故 C错误; D.质量数为 37的氯原子: ,故 D错误; 故选 A. 10. B 【解析】 试题分析: A.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B.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 C.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解: A.金属性 Al< Mg< Na,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碱性: Al( OH) 3< Mg( OH) 2< NaOH,故 A错误; B.非金属性 P< Cl< F,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稳定性 HF> HCl> PH3,故B正确; C.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 F< O<S,故 C错误; 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HClO不是最高价含氧酸,则酸性:HNO3> H2CO3> HClO,故 D错误, 故选 B. 11. D 【解析】 试题分析: 元素的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8,根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确定最高正价,进而求得最低负价,得出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 解:元素 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H3XO4,所以 X的最高正价是 +5价,所以最低负价为﹣ 3价, X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XH3. 故选: D. 12. D 【解析】 试题分析: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但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B.氯化镁中只存在镁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化学键; C.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 D.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 解: A.离子化合物中 一定含有离子键,但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铵盐,故 A错误; B.氯化镁中只存在镁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化学键,两个氯离子之间不存在化学键,故 B 错误; C.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如 KOH等,故 C错误; D.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 11号元素是 Na元素、 9号元素是 F元素,二者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键,如 D正确; 故选 D. 13. B 【解析】 试题分析: A、 B、 C、 D、 E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A 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 A是 H 元素, E 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则 E 是 Na 元素.根据 B、 C、 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 B和 C位于第二周期, D位于第三周期,设 B的原子序数是 a,则 C的原子序数是a+ D的原子序数是 a+9, A、 B、 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 D元素的原子序数,所以1+a+a+1=a+9,则 a=7,所以 B是 N元素、 C是 O元素、 D是 S元素,再结合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分析解答. 解: A、 B、 C、 D、 E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A 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 A是 H 元素, E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则 E是 Na元素.根据 B、 C、 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B和 C位于第二周期, D位于第三周期,设 B的原子序数是 a,则 C的原子序数是 a+ D的原子序数是 a+9, A、 B、 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 D元素的原子序数,所以 1+a+a+1=a+9,则 a=7,所以 B是 N元素、 C是 O元素、 D是 S元素. A.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的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B、 C、 E简单离子分别为 N3﹣ 、 O2﹣ 、 Na+,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所以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 B> C> E,故 A正确;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 C的非金属性大于 D,所以 C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比 D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故 B错误; C.由 A、 B、 C三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 NH4NO3中,阴、阳离子分别是 NO3﹣ 、 NH4+,所以其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1: 1,故 C正确; D.氢元素氧化物有水、过氧化氢, S 元素氧化物有二氧化硫、三氧化硫,钠的氧化物有氧化钠、过氧化钠,故 D正确. 故选: B. 14. B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判断出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大小以及在周期表中的大体位置,再根据 元素周期律判断各选项的正误. 解:因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所以质子数 a、 b、 c、 d的大小关系应为 a> b> d> c,且 Y、 Z在上一周期, Y在 Z的左边, Y的非金属性小于 Z; W、 X在下一周期, X在 W的左边,X的金属性大于 W. A、质子数 d> c,故 A错误; B、离子的还原性: Y2﹣ > Z﹣ ,故 B正确; C、氢化物稳定性应为 HZ> H2Y,故 C错误; D、原子半径大小关系应为 X> W,故 D错误; 故选 B. 15. C 【解析】 试题分析: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活泼,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 的氧化性,据此判断. 解:元素的非金属性越活泼,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① 反应 2HClO4+Br2( g) =2HBrO4+Cl2得出还原性顺序是: Br2> Cl2; ②2NaBr+Cl 2=2KCl+Br2得出氧化性顺序是: Cl2> Br2; ③2KI+Cl 2=2KCl+I2得出氧化性顺序是: Cl2> I2; ④2KI+Br 2=2KBr+I2得出氧化性顺序是: Br2> I2; 根据反应 ②③④ 即可得出氧化性顺序是: Cl2> Br2> I2,即卤素的非金属性活泼顺序是 Cl>。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