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五校20xx-20xx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 )0246810121953—1957年1958—1962年1963—1965年1966—19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1981—1985年1953|1957 年1958|1962 年1963|1965 年1966|1970 年1971|1975 年1976|1980 年1981|1985 年  完善成员国范围内没有国界的内部大市场;  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其中最主要的是货币统一问题;  建立政治联盟,包括外交和防务政策;  发展各成员国在司法和内政(如移民、反恐等)的合作。 D.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 1953— 1985年期间我国农业总产值增长表,表中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历史背景分别是 (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实行对外开放 “一五”计划、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1.《故都杂咏》中写道:“啧啧沿街卖报声,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消息灵。 ”材料表明近代报纸 ( ) 22. 1929- 1933年,胡佛任总统四年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 7亿美元,修建了 37 000英里公路,国家公园增加了 40%,森林面积扩大了 250万英亩, 1930年胡佛水坝开工兴建。 这说明面对危机,胡佛总统 ( ) A.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对经济进行了大力度的全面干预 C.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 D.实施的措施成效显著,解救了经济危机 1929~ 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 (%)变化趋势,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美国受经济危机的打击,经济地位呈下降趋势 B.苏联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斯大林模式 C.苏联经济增长表明当时正在实施新经济政策 D.美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的份额逐渐下降,但仍然高于苏联 ,包含如下主要内容。 该文件是 ( ) A.《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B.《罗马条约》 C.《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 D.《欧洲联盟条约》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题(第 1题 16分,第 2题 18分,第 3题 18分,共 52分) 1.( 16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 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宋恕等人认为:“盖欲化除文武满汉之域,必自更官制始;欲通 君、臣、官、民之气,必自设议院始;欲兴兵、农、礼、乐之学,必自改试令始。 三始之前,尚有一始,则曰: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其原由为:“盖耳目不新,则精神不振,主持不彰,则趋慕不一”。 康有为鉴于“今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故“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 ” —— 刘力《衣冠之制的解体:中国传统服饰的近代化》 材料二 : 20世纪 50年代,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开始流行列宁装等,“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当时年轻人的 流行说法。 女孩子喜欢穿俄国风情的 “布拉吉”。 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 1978 年以来,人们服装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大喇叭裤、蝙蝠衫、健美裤和连衣裙开始流行于市民的生活中。 大型服装商场经常举办服装表演,日新月异的服装令人目不暇接。 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唐装旗袍开始走向世界,中国服装在全球受到注目和尊重。 (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改易服饰”的核心思想。 ( 2分) ( 2) 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