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生物选修3模块同步测试题一内容摘要:

31.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崭新技术,涉及生命科学、信息学、微电子学、材料学等众多的学科,固定在芯片上的各个探针是已知的单链 DNA 分子,而待测 DNA分子用同位素或能发光的物质标记。 如果这些待测的 DNA 分子中正好有能与芯片上的DNA 配对的它们就会结合起来,并在结合的位置发出荧光或者射线,出现 “反应信号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芯片的工作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 B.待测的 DNA 分子首先 要解旋变为单链,才可用基因芯片测序 C.待测的 DNA 分子可以直接用基因芯片测序 D.由于基因芯片技术可以检测未知 DNA 碱基序列,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好 比能识别的 “基因身份 ” 32.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①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 —— 酶的专一性 ②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 —— 细胞的全能性 ③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 —— 生物膜的流动性 ④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 —— 减数分裂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3. 日本和美国 的研究小组分别在 2020 年 11 月宣布:他们借助具有逆转录酶的病毒为运载体,把 4 种基因注入人的皮肤细胞。 经过培养,这些皮肤细胞 “ 改造 ” 成了几乎可以和胚胎干细胞相媲美的干细胞。 此过程不需要发生 A.细胞分裂 B.脱分化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数目变异 34.胚胎工程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不包括 A.移植胚胎干细胞使退化的组织修复并恢复正常功能 B.进行胚胎移植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能 C.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分割产生同卵双胎 D.在小鼠腹腔中培养杂交瘤细胞生产单克隆抗体 35.为了解基因结构,通常选取一特定长度的线性 DNA 分子,先用一种限制酶切割,通过电泳技术将单酶水解片段分离,计算相对大小;然后再用另一种酶对单酶水解片段进行降解,分析片断大小。 下表是某小组进行的相关实验。 已知一线性DNA序列共有5000bp ( bp为碱基对) 第一步水解 产物 (单位 bp) 第二步水解 产物 (单位 bp) A 酶切割 2100 将第一步水解产物分离后,分别用 B 酶切割 1900 200 1400 800 600 1000 1000 500 500 B 酶切割 2500 将第一步水解产物分离后,分别用 A 酶切割 1900 600 1300 800 500 1200 1000 200 经 A 酶和 B酶同时切割 1900 1000 800 600 500 200 由实验可知,在这段已知序列上, A 酶与 B 酶的识别序列分别为几个。 A. 1 , 1 B. 2, 2 C. 3, 2 D. 4, 3 二、非选择题 ( 40分) 36.( 11分)根据细胞全能性理论,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无性生殖在生产上具有重大的意 义。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为保持某观赏植物优良的遗传性状,某科技小组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进行繁殖。 他们将该植物的花芽分别培养在含有不同比例的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得到的花芽生长状况如下表: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吲哚乙酸 0 3ppm 3ppm 0 细胞分裂素 0 花芽生 长状况 仍是组织切块 形成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分化出根 愈伤组织 分化出嫩枝 稍生长 ①在此过程中能实现脱分化的花芽有那些组。 ②从实验结果可看出: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是实验中的二种重要物质。 其中,新芽形成必须的条件是 ;而在培养形成完整新个体过程中的不同培养期,对它们的调控关键是。 Ⅱ . 紫杉醇是从红豆杉属植物中提取的最有效的抗癌制剂之。 目前,生产紫杉醇的主要原料是天然生 长的红豆杉树皮,而大量剥取树皮会造成树木的死亡和资源的破坏。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红豆杉,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科研人员取生长状况相似的野生南方红豆杉和人工栽培的南方红豆杉,分别测量其不同部位完全烘干的样品中紫杉醇的含量(占干重的百分比),测定结果见表 1。 表 1 南方红豆杉树木各部位紫杉醇含量(%, w/w) 从实验结果看,红豆杉中紫杉醇含量最 高的部位是 _ _____,不同部位紫杉醇含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____ _____。 ( 2)科研人员为寻找更多紫杉醇来源,尝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从红豆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杉 醇。 实验结果如表 2所示。 表 2 不同外植体形成的愈伤组织中紫杉醇含量(%, w/w)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2, 4D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实践中还可以应用在 ______ __、 等方面(写出两点即可)。 37.( 6分)下图表示利用胚胎干细 胞( ES细胞)所作的一系列研究,请据图分析回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