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整治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回填 工程 一、施工部位及工程量 土方回填 工程包括 农田水利工程、水工建筑物 等。 土方回填 利用开挖土料进行填筑,主要工程量为: 序号 项目名称 计量单位 工程量 一 农田水利 1 土方回填 m3 二 道路工程 1 路床碾压 M2 2 路基土方压实 m3 二、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 铺土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土方回填及填筑干密度不低于设 计及规范要求。 引用标准和规程规范为: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规范》 TD/T101220xx;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 TD/T101320xx; 《土地开发整理标准 T》 D/T1011~ 1013— 20xx;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 GB5028698;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 SL26098; 《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 SL/T18896;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SL17696;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501231999;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 DL/T512820xx; 《水利水电建设工 程验收规程》 SL2231999; 《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SL/T22598;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GB 50290- 98; 《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 SL/ T 235- 1999; 《土工试验规程》 SD 128- 87。 三 、回填总体方案 土方填筑施工程序:清除处理→回填土料开采、运输→分层铺料碾压→人工修坡→检查验收。 土方填筑程序要遵循先低后高,分层填筑的原则。 本标段内土方填筑统一铺土,统一碾压,施工顺序如下: 铺土→平料→洒水→碾压→质量→检查。 四 、土方填筑的现场生产试验 土方填筑前,在拟填筑地段选一试验段,进行现场生产性试验,以确定填筑施工参数: (一) 现场试验主要要进行铺土方式、铺土厚度、碾压机械的类型及重量、碾压遍数、填筑材料含水量,压实的干密度、渗透系数、压实系数和抗剪系数等试验。 (二)以检查压实土层之间以及土层本身的结构状况,是否达到设计规定的要求。 五 、施工要求 (一)回填料 :按设计要求回填料场,并对料场的开挖范围和厚度,进行详细的复查。 :施工前对进行填筑施工试验,合理选择施工参数,待施工参数确定质量达标后,再进行全线正式施工。 5cm,若大于则要进行破碎处理,使其粒径小于。 (二)清基处理:在回填土填筑前,将需回填部位进行清基处理。 (三)土层碾压机具的行驶方向及铺料方向要平行于 混凝土路的 轴线,压实标准按设计及规范要求。 (四)回填土的铺料:用进占法施工,推土机平料,分层铺料层厚度控制在 200350mm;分层铺料的厚度要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靠边坡铺土时,要超出设计边线一定余量,以利于削坡。 铺料严格按先低后高水平分层向上填筑,不得顺坡填筑。 (五)回填土碾压:采用进退距法压实工艺,采用羊足碾压实,靠近边 坡死角处,要采用小型手扶振动碾辅助作业;碾压前根据填筑土含水量大小,按规定采用洒水车洒水。 碾压搭接宽度平行渠轴线不小于 ,垂直于渠轴线为 3~ 5m。 分段填筑时,段与段相接时,垂直渠轴线方向的接缝以斜坡相接,接合坡度采用不徒于 1: 3的坡度;在接合的坡面上,要配合填筑的上升速度,将表面松土铲除至已压实合格的土层为止;坡面须刨毛处理,并使含水量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然后才能继续铺筑新土进行压实;各段设立标志,以防漏压、欠压,同时也不宜过压;上下层分段位置要错开,错开距离不小于。 (六)为保持土料正常的填 筑含水量,日降雨量大时要停止填筑;雨季施工时,要根据天气预报,在雨前及时压实作业面表层松土,作业面要求中央高,两侧微低,以利于排水;下雨时或雨后不得践踏堤面,禁止车辆通行,雨后填筑面需晾晒,处理后以检查合格方可复工。 (七)现场检测:每层回填土施工完毕,按规范要求数量取样,做回填土干容重试验,并按规范规定进行隐蔽工程的验收,由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土回填施工。 (八)边坡修整:渠堤填筑完毕,按设计坡度进行人工削坡清理,并拍打平实;渠道内侧边坡为 1: 3,第一道戗台以上外边坡采用 1: 3,以下均取 1:。 七 、机械配备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需要,拟投入 59KW 推土机 5台, 1m3挖掘机 5台,小型夯实机 15 台,人员 20 人即可满足本工程的施工需要。 八 、施工质量控制 (一)土方填筑前,必须清除填筑基础面有机物、积水、杂物等。 向监理工程师进行报验,验收合格后,进行土方回填。 (二)在施工前应先做碾压试验,验证碾压质量能否达到设计干密度并确定合理的作业参数。 土料碾压试验应进行铺土方式、铺土厚度、碾压机械的类型及重量、碾压遍数、填筑含水量、碾压前后的压实土的干密度、渗透系数、压缩系数和抗剪强度等试验。 土料碾压试验后, 应检查压实土层之间以及土层本身的结构状况。 如发现疏松土层、结合不良或发生剪切破坏等情况,应分析原因,提出改善措施。 (三)地面起伏不平时,应按水平分层由低处开始逐层填筑,不得顺坡辅填;排水工程横断面上的地面坡度陡不小于 1:5 时,应将地面坡度削至缓于 1:5。 (四)土方填筑基面经监理人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铺筑土。 在铺筑上层新土之前,应对压实层表面残留的、被翻松的半压实土层进行处理。 填筑土料中的杂质应予清除。 (五)一般要求: 100m,作业面应分层统一铺土、统一碾压,严禁出现界 沟。 ,若段与段之间不可避免出现高差时,应以斜坡面相接。 ,应洒水湿润。 ,应对压光层面作刨毛处理。 填筑层检查合格后因故未能继续施工,因搁置较久或经过雨淋干湿交替使表面产生疏松层时,复工前应进行复压处理。 、光面等不良现象。 若发现局部“弹簧土”、干松土、层间光面、层间中空或剪切破坏等质量问题时,应及时进行处理,并经验合格后,方准铺填新土。 (六)铺料作业要求 , 严禁将 砂料或其他透水料与粘性土料混杂,土料中的杂质应予清除。 300mm,土块直径≤ 100mm。 :人工铺料宜为 10cm, 机械铺料宜为 30cm。 (七)压实作业要求 ,验证碾压质量能否达到设计干密度。 如试验时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应会同监理机构和设计单位共同商议解决办法。 ,各段间设置标志,以防漏压,欠压和过压,上下层分段接缝位置应错开。 (八)施工碾压要求。 、分片碾压,相 邻作业面的搭接碾压宽度,平行纵轴线方向不应小于 ;垂直纵轴线方向不应小于 3m。 (蛙式夯实机),采用连环套打法夯实,夯迹双向套压,夯压夯 1/3,行压行 1/3;分段、分片压实时,夯迹搭压宽度不小于 1/3 夯径。 (九)土方回填土料,其含水率必须控制在最优含水率范围内,过大则晾晒,过小洒水润湿,至满足含水量要求后再碾压。 (十)铺料、平料及碾压:采用分层铺料碾压,铺料厚度和碾压遍数根据碾压试验指标控制,并经过监理工程师的认可。 (十一)堤体断面填筑完毕后,按设计堤坡整坡压实及 削坡处理。 (十二)填筑过程中,要做好防雨和保护工作。 雨季停工前,铺设保护层,复工前予以清除。 第五节 混凝土 工程 一、 施工工艺流程 基面验收→模板安装→钢筋制安→仓面验收→混凝土拌合→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护 二、 施工方案 本工程采用 ,混凝土水平运输主要采用运输车,垂直运输主要采用溜槽,主要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及平板振捣器进行振捣,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覆盖养护。 混凝土按伸缩缝位置划分仓块,隔仓浇筑。 三、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一) 混凝土原材料 水泥 ( 1)水泥品 种及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 2)进场水泥必须有质量证明材料,同时取样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取样按不同批次,不同标号,不同品种,每 100t 为一批,取一组试样。 ( 3)水泥运输、储存要分批有序,防止受潮,储存期为 3 个月以内。 骨料 ( 1)骨料进场时要进行试验检查,对其材质,含泥量、超逊径、针片状,颗粒级配等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 2)防止不同骨料掺混。 ( 3)为防止骨料受烈日暴晒,料仓采用搭凉棚降温。 外加剂 ( 1)按设计要求正确使用外加剂; ( 2)外加剂进场要有质量合格证明,并进行复检,合格方 可使用。 ( 3)外加剂配制溶液要有配制溶器,溶液匀均。 ( 4)每盘拌和物外加剂掺配采用内部带刻度的量杯掺入。 水 ( 1)饮用水拌制混凝土。 ( 2)使用非饮用水时,要对水质进行检测,合格方可使用。 (二) 混凝土配合比 依据理论配合比,结合现场的骨料情况进行配合比调整,使之成为施工配合比,并现场试验,检测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水灰比、含气量等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要求。 (三) 混凝土拌制和运输 采用混凝土搅拌机拌合,混凝土水平运输主要采用机动翻斗车运输,生产能力和运输能力均满足混凝土浇筑要求。 (四 ) 混凝土浇筑 开仓前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凝土浇筑前,原地基面先浇筑 10cm 厚的 C10 素混凝土垫层, 其他 混凝土浇筑前,建基面湿润,先铺一层 2~ 3cm 水泥砂浆,水泥砂浆标号高出混凝土标号一个等级。 振捣采用软轴插入式振捣器。 振捣时按一定次序进行,以免漏振。 振捣后混凝土表面抹平压光。 (五) 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表面采用棉线毡进行保水养护(主要起吸水作用防止水的流失),每天定期进行洒水养护,一般不少于 6遍 /天,干燥、炎热季节不少于 10 遍 /天。 (六) 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水泥品种、标号等级均符合设计要求。 外加剂、水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外加剂溶液浓度均匀、稳定。 水泥、外加剂进场后均需复检,合格方可使用。 砂子不含泥块,含泥量小于 3%。 中料、小料含泥量小于 1%,大料含泥量小于 %,超径小于 5%,逊径小于 10%,针片状含量小于 15%。 骨料常规试验每班定期检查,符合规范要求。 计量使用电子称,水、外加剂溶液根据流量计量,误差范围:水泥、水、外加剂177。 1%,骨料177。 2%。 配合比严格按下料单计量拌和,配合比要根据骨料情况、含水率的改变而改变。 拌和时间要保证(通过试验来确定)。 运输要尽量缩短时间,保证运输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 1 每班检测两次混凝土含气量,不合格混凝土不允入仓。 1 振捣由专人负责,振捣标准:混凝土表面泛浆,表面不再下沉,不出现气泡为准。 1 混凝土浇筑连续,间歇时间尽量缩短,高温时间间歇时间控制在 1小时之内。 浇筑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按规范的规定执行; 浇筑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 1 保证伸缩缝,止水尺寸,混凝土外露面平整,无蜂窝麻面。 1 养护时间 28 天。 1 试件取样:抗压试件每仓取一组,抗冻、抗渗试验根 据要求取样。 (七) 混凝土降温措施 高温季节混凝土施工,必须采取降温措施,控制混凝土温度不超过 28℃,根据施工现场的气象特征,采取相应的措施。 骨料场搭设凉棚,喷水雾降温(砂子除外)。 混凝土浇筑应在早晚进行,避开中午最热时间段。 (八) 混凝土抗冻措施 确保水泥品种,尽量使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严格控制骨料含泥量,砂子含泥量小于 3%,粗骨料含泥量小于 1%。 使用合格的引气剂,确保其引气成份。 保证拌和时间(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拌和时间)。 每班进行两次含气量试验,确保入 仓混凝土含气量达到设计要求。 混凝土振捣密实,表面抹平压光,确保混凝土表面密实,无蜂窝麻面。 严格控制水灰比,入仓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四、 资源配置 根据施工强度,计划投入机动翻斗车 10 台,混凝土振捣工 8人,普工 20 人。 五、 混凝土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 砼搅拌运输车安全使用要点 砼搅拌运输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 车上除司机外不得带人行驶。 向坑槽或混凝土料斗内卸料,应保持安合距离,并设置轮胎的防护挡板,防止到槽边自动下溜或卸料时翻车。 (二) 插入式振捣器安全使用要点 插 入式振捣器使用前应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各连接处是否紧固,电动机绝缘是否良好,电源电压和频率是否符合铬牌规定,方可接通电源进宪试运转。 应配开关箱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熔断器选配应符合要求。 振动器操作人员就掌握一般安全用电知识,作业时应穿绝缘鞋,戴绝缘用套。 工作停止移动振动器时,应立即停止电动机转动;移动振动器时,应切断电源。 不得利用软管和电缆线拖拉、扯动电动机。 电缆不得有裸露导电之处和破皮老化现象。 电缆线必须敷设在干燥、明亮处;不得在电缆线上堆放其它物品,以及车辆碾压;更不能用电缆线吊挂振 动器等。 第六节 无纺布铺设 工程 一、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基面处理→无纺布铺设→验收 二、施工方案及方法 采用人工把基础面的杂物清理干净,人工依据设计尺寸裁制、铺设无纺布并加固。 搭接或缝接无纺布应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 无纺布铺设采取垂直水流方向的铺设方法,且上游侧压下游侧。 无纺布不宜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