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效实中学20xx-20xx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4-11班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为向西,加速度的大小不变,再经过 5秒钟,又使它加速度方向改为向东,但加速度大小不改变,如此重复共历时 20秒,则这段时间内 A.物体运动方向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B.物体最后静止在距 O点向东 50m处 C.物体运动时快时慢,一直向东运动 D.物体速度一直在增大 13. 如图所示,小球以一定初速度沿粗糙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 a、 b、 c、 d 到达最高点 e。 已知 ab=bd=6 m, bc=1 m,小球从 a到 c和从 c到 d所用时间都是 2 s。 设小球经 b、 c时的速度分别为 vb、 vc,则 A. vb= 10 m/s B. vb=3m/s C. de=3 m D. 从 d到 e所用时间为 4 s 14. 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 A, A 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 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现对 B加一竖直向下的力 F, F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 B对墙的作用力为 F1, B对 A的作用力为 F2,a b c d e 地面对 A的摩擦力为 F3,地面对 A的支持力为 F4。 若 F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面如图所示 ,则在此过程中 A. F1保持不变, F4保持不变 B. F1缓慢增大, F4缓慢增大 C. F2缓慢增大, F3缓慢增大 D. F2缓慢增大, F3保持不变 三、实验题 (本题共 2小题,其中第 15 题 10 分,第 16题 8分,共 18分 ) 15. 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 A: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秤水平拉动木块,如图 (a)所示;方案 B:木块固定,通过细线水平拉动木板,如图 (b)所示。 ( 1)上述两种方案中 ,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 ▲ ,原因是 ▲。 ( 2)该实验中应测量的物理量是 ▲。 ( 3)除了实验必需的弹簧秤、木板、木块、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质量为 200g 的配重若干个。 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配重,改变木块对木板的正压力,并记录了 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配重 (个数 ) 0 1 2 3 4 弹簧秤读数 (N) 测木块重 (N)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 度 g=,请根据上述数据在 答卷纸上 给出的坐标纸上作出木块所受摩擦力和压力的关系图象 ,由图象可测出木板和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 16. ( 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以下表。浙江省效实中学20xx-20xx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4-11班新人教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