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xx-20xx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内容摘要:

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 5mL盐酸于试管中。 试回答下列回答: (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 (选填代号) A.试管中镁片逐渐溶解 B.试管中产生无色气泡 C.烧杯外壁变冷 D.烧杯底部析出少量白色固体 ( 2)试管中发生的 反应属于 _____________(选填 “ 氧化还原反应 ” 或 “ 非氧化还原反应 ” )。 (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 4)由实验推知, MgCl2溶液和 H2的总能量 ______(填 “ 大于 ”“ 小于 ”“ 等于 ” )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参考答案 1. C 【解析】 试题分析: A、滤液 a 中 含有偏铝酸根离子, 加入适量 42SOH 溶液,可以得到白色沉淀, A正确 ; B、滤液 b是硫酸铁溶液, 加入氨水 可 使 +3Fe 沉淀, 则 滤渣 c为 氢氧化铁 红褐色 沉淀 ,B 正确 ; C、 32COLi 可溶于冷水,不溶于热水 ,应用热过滤的方法分离 , C 错误 ; D、 氢氧化铁不溶于强碱, 氨水可以用适量 NaOH溶液代替 , D正确。 答案选 C。 考点: 离子的检验 2. D 【解析】 试题分析: A、氟利昂作制冷剂会导致臭氧空洞,雾霾的形成与粉尘污染,汽车尾气等有关,A 错误; B、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硅,二氧化硅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 B错误; C、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汽油不完全燃烧会生成 CO, C错误; D、二氧化碳可导致温室效应, 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 D正确。 答案选 D。 考点: 化学与生活 3. A 【解析】 试题分析:向 ,反应生成了铁离子和铜离子,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沉淀为 Fe(OH) Cu(OH)2,则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铁中含有的氢氧 根 离 子 的 质 量 为 : = , 氢 氧 根 离 子 的 物 质 的 量 为 :n(OH)= / gg mol=; Cl2与铜、铁反应产物为: FeCl CuCl2,根据化合物总电荷为0 可知, FeCl CuCl2中 n(Cl)=Fe(OH) Cu(OH)2中 n(OH),即 n(Cl)=,根据质量守恒,消耗 Cl2的物质的量为: n(Cl2)=12 n(Cl)=,标况下 := ,故选 A。 考点:考查了有关混合物的计算的相关知识。 4. D 【解析】 试题分析: A、利用乙醇的消去反应制取乙烯反应在 170℃ 下进行,应插入液面下,故 A 错误 ; B、石蜡油分解生成的气体不全是乙烯,可能含有其它烯烃,如丙烯等,故 B错误; C、乙烯、乙炔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无法检验,故 C错误; D、水中氢氧根离子和乙醇中的羟基氢活泼性不同,与钠反应剧烈程度不同,和水反应剧烈,和乙醇反应缓慢,可以利用和钠反应判断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故 D正确;故选 D。 考点: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的相关知识。 5. D 【解析】 试题分析: A、 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 A 错误; B、漂白粉中有效成分次氯酸钙和空气中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钙, 次氯酸见光分解,漂 白粉失效,故 B 错误; C、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果蔬菜具有催熟的作用,乙烯含有不饱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故 C错误; D、当施肥时草木灰 (有效成分为 K2CO3)与NH4Cl混合使用,则二者的水解作用相互促进,使 N元素以氨气的形式逸出因而肥效会降低,故 D正确;故选 D。 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漂白粉、高锰酸钾溶液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的相关知识。 6. D 【解析】 试题分析: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一定含有碳酸根或是硫酸根中的至少一种,则该沉淀为 BaSO BaCO3中的至少一种 ,沉淀部分溶解于盐酸,所以一定是 BaSO BaCO3的混合物,一定存在 CO3 SO42,硫酸钡沉淀是 ,物质的量是 /gg mol=,碳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  mol=,碳酸根和铁离子不共存,一定不存在 Fe3+,所得到的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出现气体,为氨气,一定含有铵根离子,根据元素守恒,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 /LL mol=,根据 电荷守恒,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物质的量之和 : ,阴离子所带负电荷的物质的量之和 =2+2= ,所以一定存在氯离子,钠离子不能确定, n(Cl)≥ ,所以 c(Cl)≥•L 1。 A、原溶液一定存在 CO32和 SO4 Cl,一定不存在 Fe3+,故 A正确; B、原溶液一定存在 Cl,可能存在 Na+,故 B 正确; C、原溶液中 c(Cl)≥•L ,故 C 正确; D、若原溶液中不存在 Na+,则c(Cl)=•L1,故 D错误;故选 D。 考点: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相关知识。 7. B 【解析】 试题分析: A、向容量瓶加水至液面离刻度线 12cm时,需要定容,防止水加多,导致实验失败,所以改用胶头滴管定容,故 A正确; B、不能排除 SO32的影响,可被硝酸氧化生成 SO42,故 B错误; C、分液时,避免上下层液体混合,先打开分液漏斗旋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上层液体再从上面倒出,故 C 正确; 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钠,为肥皂的主要成分,故 D正确;故选 B。 考点: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定容操作 方法、离子的检验、分液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皂化反应的相关知识。 8. C 【解析】 试题分析: A、气体所处的状态不明确,故 NA 个分子的体积不能计算,故 A 错误; B、标况下重水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和中子数,故 B 错误; C、根据氯元素的价态由 1价变为 0价,故生成 1mol电子即 NA个,故 C正确; D、铵根离子为弱碱阳离子,在溶液中能水解,故溶液中的铵根离子的个数小于 ,故 D错误;故选 C。 考点: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相关知识。 9. C 【解析】 试 题分析: A、钠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固体,故 A错误; B、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能继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故 B 错误; C、三价铁离子能够氧化铜生成铜离子和二价铁离子,所以可以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制作,故 C 正确; D、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常温下能够使铁钝化,形成致密氧化膜,阻止反应进行,所以能用铁制容器贮存浓硫酸,故 D错误;故选 C。 考点:考查了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10. D 【解析】 试题分析: A、将氯气通入水中,离子方程式: Cl2+H2O═H ++Cl+HClO,故 A错误 ; B、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离子方程式: CaCO3+2CH3COOH═Ca 2++CO2↑+H 2O+2CH3COO,故 B 错误; C、铁与FeCl3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 Fe+2Fe3+═3Fe 2+,故 C错误; D、硫酸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 Ba2++SO42═BaSO 4↓ ,故 D正确;故选 D。 考点: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相关知识。 11. B 【解析】 试题分析: 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 A是 H元素,假设 C的原子序数是 a,由于 A、 B、 C 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 D 元素的原子序数,则 a+a1+1=a+8, a=8;则 B是 N元素, C是 O元素, D是 S元素, E 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 Na元素, A、 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 C> E, A 正确; B、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弱于氧元素的,所以 C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比 D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 B 错误; C、 由 A、 B、 C三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为硝酸铵,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1:1, C正确; D、 由 C、 D、 E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Na2SO4或 Na2SO3,溶液显中性或碱性 , D正确。 答案选 B。 考点: 元素周期律 12. B 【解析】 试题分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