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阶魔方盲拧教程——二步法内容摘要:
三阶魔方盲拧教程——二步法 三阶魔方盲拧教程二步法 记忆部分非常感谢深圳魔友彳亍(的理论指导和精心完善。 本教程介绍的是三阶魔方盲拧玩法 2 步法原的主要思路和常见记忆方法。 盲拧一般采用的复原解法都是按顺序记忆 20 个块(12 个棱块,8 个角块)的位置,依次一个一个解决。 二步法是先按一定顺序以次解决 12 个棱块,然后再按照顺序以次解决 8个角块。 这中间会用到四个 式和一个换角公式。 (学过 朋友,只需要再记一个换角公式了)盲拧的理论基础相对比较简单,较为容易理解,最难克服的就是记忆的问题,本教程在最后重点的介绍两种比较不错的记忆方法,供大家参考,记忆是盲拧的最关键点,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才是盲拧最核心的也是最难的环节。 准备作业:练好基本功(超熟练的掌握几个最基本的公式,明晰盲拧复原魔方的思路,理解盲拧的思想)注:(本教程以白色为底面,蓝色为前面,为了方便交流与学习,请统一放置位置)。 公式 (R U R U)(R F)( R U)(R U R F)公式( R U) ( R U R U ) ( R U R ) (奇偶校验的时候用到)公式 U z(U R D)( R U )z(R U)U公式 (R U RF)(R U RU)( RF RU)图 1公式:( R U R ( R LU R U L ) ( 2 ) 公式 1、2、3 的运用主要是最少限度的影响其他 6 个角块的变化,换句话讲,就是说,固定用右上边的两个角块来来回做交换,已达到让 12 个棱块复原的目的。 这样经过 12 次的公式运用,魔方本身的 8 角块并没有发生变化,这样就省去了在复原棱块的时候记忆角块变化的步骤,这样棱块复原后,角块的位置和顺序完全的还是魔方原始打乱时候的状态。 因为我们在记忆整个魔方复原过程的方法是复原一个目标块后同样能准确的知道其他角块和棱块的位置,目标块复原,其他的都没变那是最理想,只是不可能实现的,为了减少记忆量,我们用只影响最少块的公式来解决复原目标块的思路,这是盲拧最精髓的思想。 简单一句话就是: 用两个棱块和两个角块做搭桥复原整个魔方 下述教程的第一步复原棱块就是用右上的两个角块来做搭桥,让 12 个棱块通过公式 1转换一一到位 ;第二步复原角块就是左上的棱块和后上的棱块来做搭桥,让 8 个角块通过公式 5 的转换一一到位。 在学习盲拧三阶魔方之前,一定要把几个最基本的公式记忆熟练(此处的熟练要求在杂乱的情况也能非常准确无误的完成公式),整个盲拧的过程就是 N 次的基本公式加上 N 次的搭桥和 N 次的反搭桥的过程,盲拧三阶的前阶段重在很好的理解盲拧的思路,中间阶段重在快速的反应那一步要用那个搭桥公式转换,最后阶段重在怎么样找到适合自己的编码规则并快速准确的记忆整个编码。 前蓝 F(编码 1) 右红 R(编码 2) 后緑 B(编码 3) 左橙 L(编码 4)颜色设定上黄 U(编码 5) 下白 D(编码 6)第一步: 12 个棱块归位(通过 N 次的换两角换两棱公式运用,让 12 个棱块一个一个的归位)三阶魔方共有 12 个棱块,在打乱的情况下,我们这里假定 12 个棱块都是错误的位置,这样的话我们就需要进行 11 次左右的公式运用,然后来让 12 个棱块一个一个到他应该在的位置。 (注:如果出现在中间过程,缓冲棱块已经归位的情况,需要多做一次公式来先移动到别的位置)首先简单浏览一下下表,一起来看起来是否有点晕,呵呵,别着急,很快就不晕了,现在看你的魔方,找到由上层的棱块,看一下是什么颜色(上层颜色在先,右层颜色在后),对应颜色编码设定,组合成两位数字,然后对应下表找到你组合的数字,譬如你的这次组合数字是 12(也就是你蓝红,右上棱块的颜色是上面蓝,右边是红),好,我们看一下搭桥公式是 ,我们来按照这个公式旋转一下,完成后我们再运用一次盲拧的公式 1,再有一步就完成了,此时我们再用反搭桥公式 l做一次,看看你的魔方,刚刚上右的蓝红色块是否移动到魔方他应该在的位置了,经过这样一次的转换,我们是把前右位置(12)的棱块移动到上右位置,上右位置(52)的棱块移动到前右(12)的位置,这一步整个完成后,除了这两个棱块发生互换以为,其他的棱块没有发生变化吧,至于角块,只有右上的两个角块位置发生了互换。 讲到此,是否明白一点了。 还不太明白,看看动画演示效果吧。 以次类推,以右上的棱块为起点,一个一个的把 12 个棱块分别移动到正确的位置。 12 个棱块的置换搭桥公式棱块位置 搭桥公式 反搭桥公式 棱块位置 搭桥公式 反搭桥公式 棱块位置 搭桥公式 反搭桥公式51 2 15 l+3 l 61 归位 25 已归位 62 d l2 d 53 3 35 l+2 l 63 45 ldl+1 l d l 64 桥公式 反搭桥公式 棱块位置 搭桥公式 反搭桥公式 棱块位置 搭桥公式 反搭桥公式12 l 1 dl+1 l d 16 l+2 l d 32 1 l 6 2 l d 34 l+1 l 43 1 l d 36 l+3 l41 dl+1 l d 14 l+1 l 46 dl+3 l d 图 1成三个棱块归位的例子。 以次类推,12 个棱块,需要 11 次左右的转换,就可以全部归位了。 图 1望看过这一个视频以后,能完全的领会第一步复原棱块的思路。 奇偶校正奇偶判断只是为了检验 角块是否与初始状态一致。 出现在有棱块在正确位置而需要调整步等情况下),则可跳过直接解决角块。 初始位置颠倒。 用公式 恢复其位置。 此时棱块 到牵连。 用公式 使 块归位,块是角块公式的附属品,会随角块的最后完成而自动归位。 计算棱块所耗步骤11 步。 奇数。 执行公式+公式总结一下一、利用 块为缓冲,公式解决 11 个棱块(剩余一个自然而然也归位的),同时影响 块(11 次互换)。 二、因为执行了奇数次,块位置颠倒。 用公式再互换一次,这时上层的 块和 块位置互换了,就是说已做好的棱块又故意打乱了两个。 三、接上一步,由于为了让 持魔方还原前的状态,用公式 使 块归位。 被下个步骤使用。 第二步: 8 个角块归位(通过 N 次的角块置换公式运用,让 8 个角块一个一个的归位)图 3在很好的理解了盲拧二步法的第一步之后,大部分魔友已经基本猜到第二步 8 个角块归位的基本思路了,呵呵,就是如此,第二步角块的归位大体的复原思路也第一步棱块的复原是基本一样的,只是略有些不同。 首先,请熟练掌握角块置换的公式, 此步两个角块的置换,我们简单的可以记忆成 块的 U 的颜色要归位到 R 面的位置。 现在再看这个公式,大家是否已经基本明白这一步要做什么了呢,哈哈,是否有一种突然醍醐灌顶的感觉。 言归正转,开始学习第二步角块的归位,我们在完成了第一步棱块的归位后,目前你的魔方应该是 12 个棱块只有左上和后上两个棱块未归位,其他的 10 个棱块已经全部各就各位,8 个角块,如果有心的魔友还记得以前打乱后的初始状态的话,可以仔细对比一下你的魔方,看看是否是 8 个角块的位置和颜色顺序丝毫没发生变化,如果你的发生了变化,那一定是在执行上面第一步的过程中,有错误操作的地方。 好,正式开始讲解第二步了,还是和第一步一样,黄色在上,白色在下,蓝色在前放置魔方,查看你魔方的后左上角块是什么颜色,譬如你的 块是白红蓝的颜色顺序(白色在上、红色在后、蓝色在左)那对应的编码是 621(白红蓝),交代一下,这一步我们约定的编码顺序是上、后、左的顺序,不要搞错了哟。 我们看一下下表,8 个角块置换的搭桥公式,查阅下表可知需要用到的搭桥公式是 FR,好,我们先来做一次 FR,然后做一次角块置换公式(公式没忘吧,呵呵),紧接着做一次反搭桥公式 R F,好至此,我们再观察一下魔方,刚刚的 角块是否已经归位到 角块位置了(如果没有,肯定是你公式转的不熟练,搞乱了吧,嘿嘿,多次提醒你公式开始一定要记熟练,这时候知道急了吧)。 答案是肯定的,角块已经归位到他应该到的位置 来个实例来说明一下吧。 图 2D 动画演示,通过两次转换,完成三个角块块归位的例子。 明白了吧,以次方法类推,把 8 个角块逐个的归位。 角块的置换搭桥公式角块位置 搭桥公式 反搭桥公式 角块位置 搭桥公式 反搭桥公式 角块位置 搭桥公式 反搭桥公式 角块位置 搭桥公式 反搭桥公式6 F 6 R R F 62 F F2 F F D 2 3 D 42 2 R R R R D 2 R 3 R R桥公式 反搭桥公式 角块位置 搭桥公式 反搭桥公式 角块位置 搭桥公式 反搭桥公式 角块位置 搭桥公式 反搭桥公式5 F 5 D D R 5 5 R R F 12 D D 2 42 R 3 F F R 4 1 D D F 图 2望看过这一个视频以后,你已经完全理解了盲拧二步法的复原思想。 补充:角块的置换本教程主要以公式 5 来做演示,有兴趣的朋友可探索一下增加一个公式(角置换,同时 棱置换的 手公式)来减少搭桥公式的旋转步数,特别是碰到本书就是 角置换的时候,直接运用增加的公式来完成角块的归位,步骤和记忆量会缩短很多。 接下来,我们重点讲一下盲拧记忆的方法和技巧第三步:攻克记忆难关(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就是最好的记忆方法)如果没有一个比较系统、科学的记忆方法,记忆魔方需要复原的顺序和公式,是非常困难的, 目前记忆的方法很多,链条(串联),抽屉(挂钩)等不错的方法。 前者把每个需要记忆的对象活化,依次为他们设定夸张的富有感觉的动作,然后关联成一个小故事。 各对象之间是相对定位的。 抽屉式最适合记忆需要指定位置的对象。 相当于脑海里有一套编号的抽屉,将需要记忆的对象依次放入。 所需要关联的是对象跟抽屉。 这样对象是绝对定位的,他们之间互不关联,可以准确调出。 如何将棱块或角块活化成自己熟悉的物体,建议按自己的喜好来 :) 彳亍用的是数字编号。 前 右 R 2 后 B3 左 L4 上 U 5 下 D6这样有个好处就是拿到不同配色方案的魔方也不会因为颜色关系而扰乱。 记忆的是面的顺序,还原的时候也是找相应的面的块。 而且可以直接用数字表达,不用翻译成数字再记忆。 我用的是 凯文- 都迪的 1100 编码。 比如 1 为领带,2 为 方舟,3 为草垛,等等 6421 34 32 14 164526 631553 (52)4114 16 23 51 2664(53 )比如,我用关联方法记棱块路线 : 64(向日葵般的莲蓬头) 喷出细密的水柱,结成了 21(盘根接错的巨大丝网) ,罩住了正在哼着歌欢快小跑的 34(带着头花的漂亮小马)。 小马奋力挣扎,叫唤,踢醒了 32(主人)(夸张疼痛的感觉)。 这时一个巨大的 14 (轮胎) 呼啸着冲向他们, 轧碎了满地的 16(盘子),在地上刻出 壕沟般的 45(轨迹)。 眼看悲剧就要发生,忽然轮胎的 一个 26(螺栓) 断裂,射出,将旁边 的 63 (体育馆)摧毁。 倒塌的墙压到了一条 15 (尾巴),咩咩的叫声,原来 53 (小羊) 正在体育馆锻炼。 中间的过程越夸张越鲜明。 感觉越生动记得就越牢靠。 棱块编码参考记忆方法右上 后上 左上 前上 龙 兔 虎 猴 鸡 狗 蛇 鼠 猪 马 牛 羊辰龙 卯兔 寅虎 申猴 酉鸡 戌狗 巳蛇 子鼠 亥猪 午马 丑牛 未羊东海龙王 玉兔嫦娥 老虎 孙悟空 鸡汤 效天犬 舍利子 蛇胆 老鼠药 猪八戒 白龙马 牛魔王 羊肉串案例说明左边的例子是相对简单的一个例子,一路运行流畅,没有多余的交换步骤。 实际上还可能出现下列情况:1、角块或者棱块本身就在正确位置上。 如果方向正确则阿弥陀佛(还能省事, 但比较少遇到)。 如果方向错误,就需要先将其调出,交换后再归位。 2、缓冲位置的棱块(角块 (提前出现在缓冲位置上。 这时可以任选一个未到位的块调到缓冲位置再继续。 以上两种情况主要会加大初期思考的复杂性,并且直接影响奇偶的判断。 也是容易出错的地方。 奇偶校正 可以用 (公式) 完成,本盲拧教程的方法比较灵活,甚至在刚开始时就可以用自己熟悉的 棱 或 换角公式 解决容易发现的两到三个块,而不用机械的一次解决一个块。 能省去很多步骤。 当然,前提是不要把自己给弄乱了:)前期的思考很重要,是成败的关键。 执行时只要专注去做,比较少出错。 基本上每次魔方打乱后需要恢复的步骤相差不多。 统计一下步数,平均为棱块 (11* 12)+奇偶校正 (14+11 )+ 角块 (7*15 )262 用来设定棱块角块到目标位置的步数为 11*+7*54合计 316 步。 (呵呵,如果公式很熟练,手法很娴熟的话, 1 秒转动 6 次,是可以在 1 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的) 教程外延:优化思路(尽量减少步骤、减少记忆工作量以达到少出错更快完成目的)在实际盲拧中,有一些小的优化: 1、奇偶转换 出现需要奇偶转换的时候(以先还原棱为例),记忆角块就考虑好 上前右 与 上前后块交换之后的情况。 还原过程中不出现调整的步骤。 2、增加原地翻棱、翻角的公式,取代原来为解决棱块(角块)位置正确方向不正确而出现的循环。 为简化设置的步骤,方便记忆,目前局限于换位公式的对应公式。 比如 上右 上左 棱原地翻 上右 上后 棱原地翻 上右 上前 棱原地翻 左上后 右下前 角原地翻 (顺逆反) 3、尽量利用三循环。 比如在棱块路线中出现( * 后上 后下 *) 这样的交换,在设置 l 后,直接用三循环将原后下位置上的块调到缓冲位置。 4、 两棱+两角 交换 的公式基本上都能应用到,其中不少能在出现组循环的时候简化还原过程,但出现的频率不高。 5、关于记忆,所有块只记忆一个数字,用不同的发音的方式来区别其正反向。 比如 上右 棱块,记忆此位置为 1。 参考色先还原的方法,如果高级色在高级面,即为 1,否则记为 1。 两者可以用不同的发音(比如国语 与 方言) 也可以用不同物体替代的方法。 目的是减少记忆量,变 20 组为 20 个,实现数字强记,大量缩短记忆时间。 6、此方法的局限在于多块解决。 觉得这是优化此方法最重要的出路。 不同于先还原色向的方法,因为色向的不定性导致多块解决时设置步骤复杂,容易出错。 解决的方法也许是大量增加公式 :)而公式的好坏取决于他能方便解决哪些组合。 三个翻棱公式 两个翻角公式 其他几条公式 RU 2U DF 2R RR (R U R U R ) (L U L U L ) 2U BR2R 2RU 2LU () (L U L U L ) (R U R U R) R2U RU R 一角翻色公式(Ff)2 (R U R U R) (L U L U L) (R 再来两个实际的案例来演示一下例一 例二 记忆内容: 记忆内容: 恭喜您,你已经学会盲拧三阶魔方了,在你的朋友或家人面前炫一次吧。三阶魔方盲拧教程——二步法
相关推荐
完整流程 風險分析 風險確認 (Risk Identification) 找出組織暴露於不確定因素的要項為何 須對組織策略及運作目標、運作的市場、所處環境的法律、社會、政治、文化等充份了解 可藉外部諮詢獲得,但組織內部透過有效的溝通、一致的以及經過協調的程序及工具將更為有效 風 險 確 認 策 略 營 運 財 務 知 識 管 理 守 法 策略 – 關係組織的長期策略目標
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计算 生产力 : 生产力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产量的计算方式 . = 生产的件数 /工人人数 x工作小时数 . 生产效率 : 生产效率是比较实际完成工作时间 (实际时间 )与设定工作时间 (标准时间 ) = 标准时间 /实际时间 x 100 = 效率的百分比 . Pacific Market International Shanghai 28 为什么要提高生产力 ?
告诉你,我 在做苦工,砌砖墙。 」 记者转身找到另外一位工人,又问同样的问题。 大太阳底下挥汗如雨的工人,脸上有点不耐烦的神情,答道:「我为了养 家活口,干粗活,每天赚些微薄的工资,维持一家的生活。 」 记者向第三个工人访问,这位工人,一样的汗流浃背,衣服不但湿透了, 还沾上了水泥,但是脸上却绽放出兴奋与喜悦的神情,跟其他的工人一样卖力 工作,做起事来似乎没有那么吃力。 「请问你在做什么。
%81 %611 %101 11• 由于产量增长速度超过半变动费用增加幅度而影响的成本降低率和降低额: • 成本降低率 = %=% • 成本降低额 =1008000 %=4032(元 ) • • 汇总平衡总降低率和总降低额指标: • 成本总降低率=%+%+%+%+%=% • 成本总降低额=++++4032=(元) %101 %711第
7-9个月宝宝辅食食谱 以下宝宝辅食食谱中的材料用量是指制作时的用量,宝宝吃的时候一般吃不了这么多,应按宝宝的实际需要喂食。 79 个月宝宝辅食食谱除了营养因素外,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要注意食物有一定硬度,比如烤面包片、鱼片、虾球等。 宝宝用手抓着吃,可以提高营养量,还能帮助长牙、学习吃饭。 在这个时期的宝宝辅食食谱选择中,你可以减少过于稀软或是缺少动物性食物(瘦肉、鱼虾、蛋类肝脏等)的辅食。
52种米饭做法 15 种好吃的米饭做法让米饭也成为一种菜。 温泉鸡蛋饭自己泡不着,就让鸡蛋尝个鲜材料:鸡蛋 3 个、鸡肉 100g、蘑菇少许、水 250饭 60果有日本味林更好)少许、盐少许、淀粉少许做法:1、取 2 个鸡蛋打散,加水加蒸鱼豉油和盐调味,预热烤箱 220 度2、烤皿底层铺白饭3、鸡肉切片,用少许盐和淀粉稍腌,铺在米饭上4、蘑菇切小铺在鸡肉上5、将鸡蛋液淋在上面,盖上锡箔纸,入烤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