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大厦高支模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阳角必须方正(用工程检测仪上角尺检验)。 (表 71)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置(柱、墙、梁) 3 尺量检查 2 底模上表面标高 + 3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3 截面尺寸(柱、墙、梁) 3 尺量检查 4 每层垂直度 3 用 2m 托线板检查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用直尺和尺量检查 6 表面平整度 3 用 2m 靠尺和楔行塞尺检查 7 预留钢板 中心线位置 3 8 预留管、预留孔 中心线位置 3 9 预留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 0 10 中心线位置 预留洞 10 截面内部尺寸 + 0 ; 、特殊支模工程的安全,成立专项验收小组,小组成员由总工办、工程部、安全管理部及施工方案编制人员相关人员组成。 高支模、特殊支模施工方案 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12 按照《施工方案审批制度》要求,由项目部编制,工程部、安全管理部和总工办审核,总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总监、建设单位工程师 审批。 安全管理部负责日常巡检,验收小组负责阶段性验收,总工程师同意后方视为验收合格,才可进入下一工序施工。 :高支模搭设前必须按照施工方案中立杆排距进行开线、起底, 项目部自检,并经验收小组验收合格后才允许继续施工。 :支架体系完成模板安装前必须经验收小组验收支架体系后方可进行模板安装施工。 :模板及钢筋安装完成后,浇筑混凝土前项目部进行自检,公司验收小组进行验收,必须经公司总工程师 、现场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总监、建设单位工程师共同验收合格 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 时, 项目部需有人旁站。 ,验收小组对所用钢管、木枋、扣件及对拉螺杆等周转材料进行验收,材料合格才能使用, 避免不合格材料导致危险因素的产生。 、特殊支模体系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所确定的主要技术参数进行施工,按规范要求 设置 竖向、水平剪刀撑。 梁模板必须按施工方案 设置 对拉螺杆。 ,由验收小组出具整改通知单,项目部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完毕后向公司验收小组申请复验。 ,必须从源头抓起,确保安全生产。 ; ,确保模板支架在施工过程 中均衡受力。 同时结构柱要提前分层浇筑,浇筑顶板时本层的结构柱砼浇筑完成应不少于 5 天,并且模板支架的各层水平杆与柱固定牢固,从而有效增加架体的稳固性,与柱的固定点做法详见附图固结点构造详图,高大模板区域的楼板砼浇筑顺序及方向详见附图。 ,泵管支撑的马镫要采取有效减震措施,避免泵管的扰动造成模板架体的倾斜。 1 类、 2 类、梁砼浇筑时要按要求分层浇筑,每 400mm 高振捣一次,使架体及模板均匀受力。 ,必须设专门人员观察模板及支撑体系(观察人员必须在 模板和支撑体系外),避免模板支撑体系发生整体或局部失稳。 观察人员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刻通知停止一切砼浇筑施工,并及时撤离现场。 尽量减少 安排施工 操作 人员,人数以满足浇筑速度为准 ,并对人员进行分工,避免人员过于集中形成集中荷载 ; ,便于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应急措施。 浇筑时,领导小组现场值班,随时处理突发事件;安排管理人员在 一 至 三 层支撑架外观察支架的变 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13 形、扣件断裂脱落情况; 三 层浇筑面由 项目部管理人员轮流监督 ; 每班配置不少于 2 人,并 配对讲机 1 部,及时沟通 现场情况。 , 24 小时内不得上人操作、堆放材料,72 小时内不得堆放钢筋、钢管、大模板等重型材料。 ,分段分层浇筑,根据柱体的高度在相应柱侧模位置开洞浇筑,再浇注柱体上部时把临时开的浇筑洞口封堵起来,再进行浇筑。 项目部技术人员、监理工程师等 签字审批 (拆模申请 ),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支架上的构架杆件、整体性杆件、扣件和连墙件等。 ; 梁板高支模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在搭设和钢筋安装、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砼浇筑组织结构图 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14 必须随时监测。 本方案采取如下监控措施: ,项目每周进行安全检查,公司每月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 、巡查重点部位: 、扫地杆、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立杆是否符合要求。 、垂直度。 载的现象。 ,由项目部对脚手架全面检查,合格后才开始浇筑混凝土,浇混凝土的过程中,由 质检员 、 安全员 对架体进行检查,随时观测架体变形。 发现隐患,及时停止施工,采取措施保证安全后再施工。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工具 1 立杆钢管弯曲 3mL≤4m 4mL≤ ≤12 ≤20 钢 板尺 2 水平杆、斜杆的钢管弯曲 L≤ ≤ 50 钢板尺 3 立杆垂直度全高 绝对偏差 ≤ 50mm 吊线和卷尺 4 立杆脚手架高度 H 内 相对值 ≤H/400 钢板尺 支架体系的检测; :实施监控支架沉降和位移问题的发生。 :在高支模架顶部的四角及中部均匀布设水平位移监测点和支架沉降观测点。 :观察模板支撑系统在钢筋安装、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是否出现下沉及歪斜现象。 :按照图示监测点的位置,在砼浇筑前再梁底 、柱角处的竖向和水平 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15 钢管上做好标记,并用红油漆标注明确,然后利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抄测和投测数据,记录好标记点与仪器的水平和竖向距离数据关系,然后在浇砼时实施跟踪复测,随时了解高大模板架体水平偏移和竖向标高的变化情况,确保高大模板架体的扰动在允许偏差范围之内。 监测所使用的仪器如下; 仪器名称 型号 数量 精 度 用 途 激光经纬仪 J22 1 2" 竖向偏移监测 水准仪 DS3 1 177。 3mm/120m 水平变化监测 钢卷尺 50m 1 一级 垂直、水平距离测量 对讲机 5km 2 通讯联络 线锤 5kg 1 垂直度测量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实施监测,监测频率为 6 小时一次,待混凝土终凝后即可停止检测。 :大梁底门架立杆沉降为 10mm,梁、柱水平位移为 8mm。 ;当钢筋安装或浇砼过程中出现沉降及位移时要立即停止施工,并检查问题出现的原因,随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加固和校正,通过整改满足要求后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 报拆模申请 ,经总监理工程师同意。 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 ,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作业,分段拆除的高差不应大于 2 步架。 ,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 ,履行签字手续,一定要使用好 “ 三宝 ” 和穿防滑鞋,一切听从指挥,拆除前周围要设围护栏和警戒标志,划出工作禁区,禁止闲杂人员入内,拆除顺序应先上而下,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同时作业。 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 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16 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 分段拆 除高差不准大于二步,如大于二步,必须增设连墙件加固。 ,不得堆放在楼层上。 ,如需换人应将拆除情况交待清楚。 操作时思想要集中,上下要呼应,严禁将拆下的扣件、配件从高处往下抛,以免造成杆件扭曲损坏和伤人。 应有专人传递至地面,并按规格分类堆放。 ,拆除时要有专人监护,在拆除区内设置安全警戒线。 ,应注意架体的稳定性,防止倾倒。 ,应符合设计要求,符合下列规定: :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现浇混凝土结构拆模强度必须达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 100%后方可拆除。 ; . 材料要求 、扣件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材料; ,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行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扣件使用前应进行防锈处理,钢管锈蚀深度不大于。 、互检、交接检及项目部专业检“四检制度”,确保模板安装质量。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 4~ 6 名看模,严格控制模板的位移和稳定性,一旦产生移位应停止浇筑砼,及时调整支架及模板。 、连接牢固、整齐清晰、受荷均匀。 强度、稳定性,不致发生不允许的下沉和变形。 安装完毕后 , 必须 经 验收 合格 后方 能 进 行 下道施工工序。 、板模安装应严格控制轴线、平面位置、标高、断面尺寸、垂直度和平整度, 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17 模板接缝宽度,模板高度,脱模剂涂刷等的准确性,严格控制预拼模板精度。 ,规定负责测量记录员及时记录平面尺寸测量数据,并要及时墙、柱、剪力墙体的成品尺寸,目的是通过分析墙体和柱子的垂直度误差,并根据数据分析原因,将问题及时反馈到生产责任人,及时进行调整和纠正。 ,预留是否正确,水电,暖通等工种和安装是否及时,并通过业主和监理公司检查合格后方可封模。 ,保证钢筋人员正常工作。 ,杜绝违章操作。 道工序 (钢筋绑扎 )施工。 ( mm): 项目 允许偏差( 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埋孔中心线位置 3 预埋螺栓 中心 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 0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 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寸 +10, 0 ≥ 4m 时,模板应起拱,本工程主梁起拱高度为梁跨的 13/1000。 、压扁、裂缝等材料杜绝进场。 、拆模安全注意事项; 、扭裂、劈裂的材料。 顶撑要垂直,底端平整坚实,并加垫木。 木楔要钉牢,并用横顺拉杆和剪刀撑拉牢。 ,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4 米以上的立柱模板,四周必须顶牢。 操作时要搭设工作台。 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18 ,不得站在柱模上操作和在梁底模上行走。 ,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值或规范要求强度值。 经监理检查同意后,才可进行拆模。 操作时应按顺序分段进行,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和拉倒。 完工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