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20xx届高三历史一模试卷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材料中对新疆地区实行的是军、民分治,而在西藏却实行政教合一,说明适应了新疆和西藏不同的发展特点,即因地制宜的管理,故 A 项正确. 两者都是加强中央集权,故 B 项错误. 材料中体现的是对新疆和西藏的管理,与专制主义无关,故 C 项错误. 材料中体现的是对新疆和西藏的管理,不是地缘政治,故 D 项错误. 故选 A. 5.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所办的民用工业多以官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进行, 1895年 6 月,清政府决定将民用工业 “从速变 计,招商承办 ”,其中投资达 580 多万两的汉阳铁厂竟让盛宣怀以 100 万两承办。 此转变( ) A.旨在抵制列强资本输出 B.是甲午战败影响的结果 C.体现了大力扶植民营企业 D.导致了工业体系崩溃 【考点】 洋务运动. 【分析】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洋务派提倡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希望利用先进的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改革不触动封建制度. 【解答】 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是在甲午战后,故 A 项错误; 根据材料中 “1895 年清政府决定将民用工业 ‘从速变计,招商承办 ’”可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加紧促进商业的发展 ,故 B 项正确; 材料中仅仅是个例,不能说明这一时期政府大力扶植民营企业发展,故 C 项错误; 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不是导致工业体系崩溃,故 D 项错误. 故选 B. 6. 1937 年 7 月 17 日,蒋介石指出:和平掌握在日本人手里. “我们寻求和平.但 我们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换取和平.我们不想进行战争,但我们可以被迫自卫。 ”这实际上是( ) A.寻求与日本妥协的途径 B.不准备与日本军事对抗 C.宣示了中方的自卫性质 D.确立了抗战的军事策略 【考点】 抗日战争. 【分析】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从题干中蒋介石的言论 表明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背景下,显示自卫的态度和目的. 【解答】 材料中蒋介石强调 “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换取和平 ”,没有体现与日本妥协,故 A 项错误; 中国已经准备 “被迫自卫 ”,故 B 项错误; “我们可以被迫自卫 ”,宣示了中方的自卫性质,故 C 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国民政府抗战的军事策略,故 D 项错误. 故先 C. 7.如表是新中国 “一五 ”期间大中小型建设项目投资表。 它表明 “一五 ”时期( ) 年份 投资额(亿元) 投资比重(以总额为 100%) 大中型 小型 大中型 小型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一五 ”时期 A.已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小型工业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C.大中小型工业的投资比重相当 D.投资比重向大中型工业倾斜 【考点】 一五计划. 【分析】 本题考查考查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相关情况.对表格中相关 信息的 准确解读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的完成只是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故排除 A. 依据关于小型工业的相关数据信息可知小型工业得到了必要的重视.故排除 B. 依据数据显示,大中型与小型基本相当,故大中小型工业投资比重相当是不可能的,故排除 C.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大中型比例高于小型工业,故 D 正确. 故选 D. 8. “法律足以说明罗马的精神。 在历史上,罗马代表秩序,就如同希腊代表自由。 希腊留下的民主与哲学,罗马留下的法律与政绩,则成为社会秩序的基础。 ”材料说明罗马法( ) A.强 调维护自由平等 B.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C.利于维系社会稳定 D.成为希腊民主的基础 【考点】 罗马法.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关键句子 “成为社会秩序的基础 ”. 【解答】 根据题干材料 “罗马留下的法律与政绩,则成为社会秩序的基础 ”可以看出材料主要说明罗马法有利于维系社会稳定,故 C 项符合题意; AB 两项表述正确,但符合题意; D 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故选 C. 9. 1734 年,随着德国第一所强调教学、研究自由的大学﹣﹣哥廷根大学的建立,一股科学研究自由之风开始席卷莱茵河两岸,人们 对科学的热情空前高涨。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启蒙思想的传播 B.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国内政局发生重大变化 D.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 【考点】 启蒙运动.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欧洲的启蒙运动的影响.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材料时间关键词 “1734”年. 【解答】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 “1734 年 ”和 “人们对科学的热情空前高涨 ”可知主要是受启蒙思想理性主义的影响,故 A 项正确; B、 C、 D 三项是原因,但不能突出德国科学发展的原因,故排除. 故选 A. 10. 18 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 够授予公司特许 ……但是, 19 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 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B.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 C.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 D.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 【考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分析】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主要考查工业革命后对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的影响.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 19 世纪中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的经济 思想也变成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材料是反映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指导下企业的设立是经济思想的变化,故 C 正确; AB 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D 项与材料不符,故 ABD 排除. 故选 C. 11. 20 世纪 20 年代,斯大林指出: “我们的工业和我们的经济现状决定暂时不能不向农民征收这种额外税 ……我们的政策应当是逐渐缩小这种 ‘剪刀差 ’,使它一年一年地接近起来 ……从而在几年以后完全取消对农民的这种额外税。 ”这一表述主要意图是( ) A.强调苏联恢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紧迫性 B.强调不均衡发展轻重工业、农业的迫切性 C.指出推行 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的必要性 D.说明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正确性 【考点】 斯大林模式. 【分析】 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苏联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关键要害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基本原则,以长官意志取代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往后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及其接班人. 【解答】 A 项与题中材料无关,故 A 错误; 从材料看,斯大林是在强调,片面发展重工业,最后均衡发展农轻重的意 图, B项符合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农业的特点,故 B 正确; 这里并没有直接提到农业集体化政策,故 C 错误; D 项只反映了材料的部分内容,不全面,故 D 错误. 故选 B. 12.如图是 1980﹣ 1989 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变化示意图(单位:亿美元). 据此可以推知( ) A.冷战仍然在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 B.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国际化加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