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20xx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40.( 25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靖康之难”至南宋末年由金人大规模南侵造成的“靖康之难”以及其后长达100余年的宋 、金对峙,使中国又遭到一场巨大的社会动乱,由此产生的人口迁移,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均堪与“永嘉丧乱”和“安史之乱”相伯仲,其性质和形式也相似。 据记载,“建炎末,士大夫皆避地……衣冠奔踣于道者相继。 ”“西北士大夫遭靖康之难,多挈家寓武陵”。 “四方之民云集二浙,百倍常时。 ”连南方一些偏僻山区,也接纳了不少移民,如广西容县“介桂广间,渡江以来,避地留家者众。 ”……南宋的许多文臣武将亦多来自北方,岳飞、韩世忠、张俊等皆是;平民中南下的著名人物也很多,如李清照、辛弃疾等。 材料二 近代英国城乡人口变迁 —— 引自《近代早期英国的圈地运动与制度变迁》 材料三 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示意图 (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靖康之难”至南宋末年出现大规模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 8 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人口变迁的特点,并分析指出其成因。 ( 7 分) (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6 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及其产生的影响。 ( 10 分) 41.(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材料指出西方人对中国认知态度的变化,结 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形成不同“中国形象”的原因。 请考生在第 4 45二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4.( 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乡村建设运动的产生和壮大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 它的发生又与知识界对中国社会的思考和认识有密切的关联。 旧中国农村的贫穷落后,是乡建运动的直接动因。 20世纪 30 年代初期,短短几年,从事乡村建设工作的团体和机构如雨后春笋。 据统计,这类团体到 1934年增加到 691 个。 其中官方团体占绝大多数;其余团体主要是知识分子组建,不少人是归国留学生,或是大学、校长、教授和著名专家。 其具体内容包括兴办乡村教育、卫生、医疗、娱乐,整治村容、道路,禁绝鸦片、赌博,破除迷信,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等;政府工作的核心是组建合作社。 1931 年 4 月实业部公布《农村合作杜暂行规程》, 1934年 3月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合作社法》等,推动合作化运动发展。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开展乡村建设运动的背景和特点。 ( 9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河南省商丘市20xx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