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xx-20xx学年高二历史12月联考试题内容摘要:
臣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 该主张实质上是 A.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 B.歌颂了商鞅变法的成效 C.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 D.反对变法的因循守旧思想 21. 《战国策》记载,赵国谋得秦人围攻的上党之地后,秦赵处于临战状态。 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 ,不可与战。 王自图之。 ”在 平阳君赵豹看来,秦国强大的原因,不包括 A.秦国采用了先进的牛耕技术 B.秦国军粮水上运输极为便捷 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秦国法令严厉,行政效率高 22. 齐国管仲 “ 相地而衰征 ” 和鲁国 “ 初税亩 ” ,实质都是 A、建立地主阶级政权 B、发展封建经济 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D、消灭 旧 制残余 23. “拓跋建成立北魏政权,„„利用作战所俘虏的人口,拓展农业基础;并解除胡汉豪族的威权, 直接向农户征税,扭转后汉以来地方割据的趋势”。 作者研究中国政治文明发展史的切入点是 A.朝代更替 B.中央集权 C.社会稳定 D.经济政策 24. 《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以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下列对这一诏令的理解确切的是 25. 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看法不一。 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风。 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什么措施 A.均田制 B.九品中正制 C.整顿吏治 D.汉化政策 26. 陈寅恪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上述观点反映了 A.改革推动社会 经济发展 B.变法促进民族融合 C.改制导致少数民族内迁 D.新政带来唐朝盛世 27. 下列三段有关北魏太延四年( 438年)的资料: 资料一《通鉴》记载:北魏太武帝“下诏,沙门年五十以下者还俗。 ” 资料二《通鉴》胡三省注:“因为这些人身体强壮,还俗于民,还可以为国作战。 ” 资料三《通鉴》记载:“九月,魏主伐柔然,相持不下。 柔然担心魏大军将至,突围而去。 ” 我们如何理解这三则资料 A.资料二注释资料一,资料三说明背景 B.资料一注释资料三,资料二说明 动机 C.资料二注释资料三,资料一说明结果 D.资料三注释资料一,资料二解释起因 28. 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我国北方流行 “ 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 顷不比亩善 ” 的谚语。 这说明 ,不愿意耕种较多的土地 29. 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xx-20xx学年高二历史12月联考试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