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涞水20xx届高三12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等 ( 1)根据材料,概括从唐朝至清朝中国瓷器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之处中国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主要发展趋势( 12 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7~ 18 世纪中国瓷器在欧洲命运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该变化的原因。 ( 13 分) 41.(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运动,它包含了对民族的理性认知,也蕴含了巨大的非理性的情感表达”。 它往往从本民族的认同、归属和利益出发,充分肯 定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排斥或否定其他民族的利益。 因此民族主义呈现出两面性,一方面它具有反对民族歧视、争取民族独立、维护民族利益的理性情感,而另一方面它的非理性即自私、狭隘、利己和排他性却盘根错节于民族主义的肌体。 这种二律背反,使得民族主义在国际格局中的演变中始终起着“双刃剑”的作用。 —— 刘玉华《论民族主义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 选做: 44.( 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惩腐倡廉、弘扬正气是历代政治改革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吏明知民知法令也,故吏不敢以非法遇民,民不敢犯法以干法官也„„吏知其如此,故吏不敢以非法遇民,民又不敢犯法。 如此,天下之吏民虽有贤良辩慧,不能开一言以枉法;虽有千金,不能以用一铢。 故知诈贤能者,皆作而为善,皆务自治奉公。 —— 《商君书•定兮》 材料二 今给其俸,则清者足以息其滥窃,贪者足以感而劝善;若不班禄,则贪者肆其奸情,清者不能自保。 难易之验,灼然可知,如何一朝,便欲去俸。 淮南之议,不亦谬乎。 —— 《魏书•高闾传》 材料三 “增禄不厚,不可责其廉谨” „„“计赃钱不满一百徒一年,每一百钱加一等;一千流二千里,每一千加一等,罪止流三千里„„徒罪皆配五百里外牢城,流罪皆配千里外,满十千即受赃为首者配沙门岛。 ” ——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实现“知诈贤能者,皆作而为善,皆务自治奉公”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 2分) ( 2)据材料二,指出北魏吏治改革的目标和措施。 ( 2 分) ( 3)据材料三,指出王安石是如何整顿吏治的。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 7 分) (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当今“廉洁政治”建设提几点建议。 ( 4 分) 45.( 15分)【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20世纪 60年代以来,现代恐怖主义有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的趋势。 现盘点近年来几大恐怖袭击事件。 1995年 3月 20日,日本奥姆真理教在东京地铁站向日本普通民众释放沙林毒气,造成超过10 人死亡, 5000 多人受伤 “ 918。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