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坝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线而得,而滞洪坝高 h 由泄水建筑物确定。 本次骨干坝均设计带溢洪道的 “三大件 ”工程,滞洪坝高为校核洪水位与设计淤泥面之差,即溢洪道最大过水水深,由调洪演算确定;溢洪道为开敞式溢洪道,溢洪道进口高程为拦泥库容对应高程,溢洪道溢流堰设计为宽顶堰,依据部颁《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 SL28920xx),结合坝系布置中骨干坝的位置关系进行调洪演算。 本 工程上游无设计标准较高或同等设计标准的工程,用下面 8 两式进行调洪演算: )1( pzpp WVQq 230MHqB p 式中: pq—频率为 P 的洪水时溢洪 道最大下泄流量, m3/s; pQ—设计洪峰流量, m3/s; zV—滞洪库容,万 m3; pW—设计洪水总量,万 m3; M—流量系数,取 ; B—溢洪道宽, m; 0H —计入流速水头的堰上总水头, m; 滞洪库容及溢洪道堰上水深,由上述公式、水库水位~库容曲线及泄量~库容曲线进行试算。 调洪演算成果表 表 35 溢洪道宽( m) 30 年一遇 300 年一遇 溢洪道洪水泄量( m3/s) 滞洪 溢洪水深( m) 溢洪道洪水泄量( m3/s) 滞洪 溢洪水深( m) 库容 库容 (万m3) (万m3) 5 9 拦泥库容 拦泥库容 V 拦 : V 拦 =SFN/γs 式中 : V 拦 ——设计拦泥库容 (万 m3) S——多年平均侵蚀模数,取 万 t/km2a。 N——淤积年限,取 20 年。 γs——淤积泥沙干容重( t/m3)取 则: V 拦 = 万 m3 总库容 V 总 = V 拦 + V 滞 =+= 万 m3 坝高的确定 坝高 H 设 可由下式确定: H 设 =H 栏 +H 滞 +ΔH 从 HV 曲线图中查得:当 V 拦 = 万 m3时 , H 拦 =;当洪水位在相应坝高 (即 H 滞 =)处, V 总 = 万m3, 安全超高一般为 ,本工程取 ΔH=。 则: H 设 =H 拦 +H 滞 +ΔH=++1= 则坝顶高程 ,坝底高程。 4 工程地质 工程地处 **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貌由峁、梁 、坡、沟组 10 成,以梁为主。 水库区内沟谷发育,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形成黄土冲沟地貌;冲沟、裂缝、坍塌现象较为发育。 坝区地形封闭条件较好,地层单一,坝基、两坝肩及坝周地层岩均为第四系黄土状粉土。 坝岸坡破坏类型主要为崩塌,塌岸宽度较大。 现状岸坡目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水库蓄水后库岸不稳定,土体将向两岸发展。 黄土状粉土为弱透水性,水库蓄水后,一般不会产生侧向渗漏和绕坝渗漏。 水库不存在耕地及居民点淹没问题。 坝淤积量较大,一方面来源于汛期洪水携带的泥砂,另一方面来源于塌岸。 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7 度,设计时可按 7 度设防。 水工建筑物的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场地类别为 Ⅱ 类。 可不考虑地震液化。 坝址土在饱和状态下以中压缩性为主,承载力能够满足建坝要求。 坝址两侧岸坡的黄土部分具有湿陷性;坝址土体受水浸湿后。 会产生湿陷变形,存在不均匀沉降问题,应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坝址土属弱透水层,坝址土的渗透变形类型以流土为主;但不存在渗透破坏问题。 该区域属于中低山土石地区,地表水排泄条件好,雨季地表水量较大,其它季节地表水量较小。 区内地下水以第四纪松散积层孔隙及裂隙孔隙潜水为主,第四纪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埋藏较浅。 11 该工程的土料可采用库区两岸的黄土状粉土,开采条件较好,运输条件较好;土料储量很大,物理力学指标满足碾压坝土料质量要求。 **市区内分布的粗细骨料,质量、数量满足要求,可以满足工程需要。 5 项目任务和规模 设计依据 《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 SL289—20xx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沟壑治理技术》GB/—1996 《河南省中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图集》 《水工设计手册》 《土石坝设计手册》 工程布置 本工程主要建筑物有拦河大坝、放水工程、溢洪道、提水站和引水渠组成。 根据现场勘察及地形图布置工程位置及建筑物型式。 工程布置见图 工程设计 大坝工程 坝址选择 通过在地形图上比选,现场踏勘,初步将坝址选在距李 12 沟 村 处。 坝型采用均质土坝, 施工方法采用机械碾压填筑。 库容的确定 拦泥库容 V 拦 : V 拦 =SFN/γs 式中 : V 拦 ——设计拦泥库容 (万 m3) S——多年平均侵蚀模数,取 万 t/km2a。 N——淤积年限,取 20 年。 γs——淤积泥沙干容重( t/m3)取 则: V 拦 = 万 m3 滞洪库容 V 滞 经 节调洪验算及经济比较确定溢洪道水深取 ,则滞洪库容 V 滞 : 查水位 —库容 —面积曲线 V 滞 = 万 m3 总库容 V 总 V 总 = V 拦 + V 滞 =+= 万 m3 坝高的确定 坝高 H 设 可由下式确定: H 设 =H 栏 +H 滞 +ΔH 从 HV 曲线图中查得:当 V 拦 = 万 m3时 , H 拦 =;当洪水位在相应坝高 (即 H 滞 =)处, V 总 = 万 13 m3, 安全超高一般为 ,本工程取 ΔH=。 则: H 设 =H 拦 +H 滞 +ΔH=++1= m 则坝顶高程 ,坝底高程。 坝体断面设计 坝顶宽 土坝施工采用碾压法施工,坝顶宽按《技术规范》规定,坝高为 ,坝顶宽为 34m。 由于坝顶存在交通要求,坝顶宽取5m,且在坝顶铺 泥结碎石路面。 坝坡坡率 根据《技术规范》确定上游坝坡为 1: ,下游坝坡为 1:。 坝体排水和护坡 为使坝体免遭暴雨冲刷,在坝上游淤积面以上采用块石护坡, 砂层厚 ,碎石层厚 ,干砌块石厚。 下游坝坡采用生物护坡。 为增强下游坝坡稳定性,防止土体的渗透破坏,在下游坡脚设贴坡式排水,贴坡式排水体高 3m,顶宽 ,坡度 1:2。 在贴坡与坝接触面上设粗沙、小砾石、块石反滤料层,厚度为 、 、。 并在坝肩与岸坡结合处。骨干坝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加上机动车辆的流动性和危险性,对车辆的管理很难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存在着很大的管理漏洞,导致了车辆管理成本特别高。 同时也很难让司机主动接受监管,往往给驾校单位带来不 必要的麻烦和不必要的损失;甚至会发生一些危害驾校形象的事情。 本方案利用 GSM 通信网络和 GPS,建立 XXGPS 车辆调度服务系统,实现对车辆的实时 定位、 调度监控、防劫防盗报警等功能。 通过本系统, 驾校
封试验,并作记录;散热器、强迫油循环风冷却器应持续 30min 应无渗漏;冷却装置安装前应用将残油排尽;冷却装置安装完后应根据厂家要求是否进行过密封试验。 套管引线由法兰封板上的临时运输支架支撑,拆除法兰盘封板或运输盖板时必须去掉套管引线与临时支架间的连接,另一方法是将套管引线绑扎在器身上比较高的地方,需要小心的是在去掉盖板前未解除临时运输支架与引线间的连接可能导致引线及相关部件损坏
合考虑到降雨对工程的影响,对工作面内先进行自然坡度的平整排水,利用地势修筑排水沟,以利于晴天后工作面的施工,或者选用潜水泵进行抽排,对上述我方负责承担其所需人工、材料、设备以及质量检验工作。 保证施工在合理的含水量下施工,确保填筑土料的适宜含水量。 十一、工程用水、电工程施工队伍饮用水采用自来水,施工用水可采用河水,水质须满足有关规定,施工用电以地方点为主,自发电为辅。 十二
泥 按照规范要求 送检。 ( 2)黄砂质量控制 黄砂采用宿迁骆马湖中粗砂,按照规范要求送检。 1)主要检验项目:筛分析(细度模数)、 密度 、 含泥量、泥块含量。 2)取样数量 :每一验收批取样一组,数量为 22Kg 3)取样方法: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均匀分布,先将取样部位表面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试样 9 份(每份 22Kg 以上),搅拌均匀后用四分法缩至 22Kg,组成一组试样
下挖。 2.成孔施工方法 ①. 采用短把的镐、锹等简易工具进行人工挖土,遇到比较硬的岩层时,可用风镐或人工凿除施工。 垂直运土,用人工进行垂直运土;轴线经复核无误后开始第一节开挖,每进尺 1 米做 混凝土 护壁一次,即以 1 米为一个施工段;当桩孔深度超过 10 米时用鼓风机和输风管 向桩孔中送入新鲜空气。 ②. 成孔开挖以二人为一个小组配合,每小组一天安排 2~ 3 根桩进行流水作业
、施工单位名称、项目经理姓名及联系号码、总工姓名及联系号码、办公室值班联系人及电话、项目经理部举报电话、廉政举报电话以及业主的质量举报电话、廉政举报电话。 施工路线平面示意图版牌标明起讫桩号、主要结构 物和主要控制工程等情况。 在标段起点、终点位置的主线旁边设置标段标志,牌标标示施工单位名称及里程桩号(采用 120cm 200cm钢结构),蓝底白字,做到美观、大方、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