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白水台生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增长 127%;城市人口从 1985 年的 l, 11 4 万人发展到今天 4. 3 万人,增长 307%,先后有四个乡设置为建制镇,城镇化水平达 27%。 宗教有序。 地 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和宗教工作,认真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迪庆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藏传佛教寺庙管理条例》,全面 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民族宗教政策,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认真开展 寺庙爱国、爱教、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活动,旗帜鲜明的揭露达赖集团和境外敌对势力的分裂和渗透活动,确保了云南藏区稳定。 社会事业逢勃发展。 全面普及了六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普九”工作稳 步推进。 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广泛开展,计生、卫生工作取得较大 成绩。 各族人民充分享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全社会 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宗教有序、自然和谐的大好局面,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国藏区县 (市 )前列。 (二 )项目区概况 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族民族乡地处东经 99176。 56′ —100176。 19,北纬 27176。 17′ — 27176。 43′之间,东与丽江隔江相望,南接本县虎跳峡,西与本县建塘镇、小中甸接壤,北邻洛吉乡。 12 三坝乡总人口 16800 人,共有 11 个少数民族,其中,纳西族人口占全乡人口的 62. 52%,是全省范围内除丽江 玉龙县以外纳西族聚居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旅游圣地白水台被世界公认为纳西东巴文化发祥地,每年 农历二月初八,纳西子民欢聚于白水台,载歌载舞,炊烟缭绕,商贾云集,游客漫山 ,一片欢腾,直到夜幕降临,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三坝乡是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发祥地,纳西东巴教的圣地,至今仍完整地 保存着活着的东巴文化 —— 纳西象形文字。 纳西东巴文化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文字,祭师“东巴”书写经文的文字是一种图画象形文 字 ,形态比巴比伦的楔文、古埃及圣书文、中美洲的玛雅文、和甲骨文都古老。 至今人们还在运用、书写、认读,故被称为是世界上惟一保留完整的活着的象 形文字。 东巴舞、东巴画、东巴吟唱、东巴服饰构成了完整的纳西文化,民族服饰、民风民俗独具一格,对研究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有着 极高的 历史 研究价值和人文景观开发价值。 白水台犹如 苍茫林海中矗立着一块凝固的宝石,傲然俯视着白水台世代子民,被后人美 称为“仙人遗田”。 被誉为“世界花园之母”,“天然动物园”的哈巴雪山, 离白水台仅 30 公里之遥,白水台通过旅游东环线南连哈巴雪山、虎跳峡、 214 国道,北连碧塔海、 13 属都湖、天生桥、松赞林寺、香格里拉县城,在 200 公里范围内有着珍珠串似的 景点景区 ,大大方便了游客的观光游览。 三坝乡国土面积 960 平方公里,境内资源极为丰富。 山水田林布局别致 ,白水台与巍峨的哈巴雪山、十三郭原始森林、依史古雪 山 、天宝雪山、东坝白山为邻,海拔均在 3000 米以上。 翡翠 银丝般的小溪河流疏密有致地散布在山川峡谷之中 ,有安南河、白水河、吉那洛河、哈巴河、拉丁河等。 动、植物资源丰富且属 国家保护物种。 一类保护动物金豹和野驴;二类保护动物小熊猫、红腹锦鸡和猕猴 ; 珍贵动物水灵猫、大灵猫、黑熊、狼獾、穿山甲、弃狐、野猪、弃虎、黄鼠狼、花面狸、壕猪、灰尾兔、红腹松鼠、竹斑鸟等。 植物资 源更是丰富,三坝乡以“植物仓库”闻名于世,云海起伏间,密布的 云南松、云杉和冷杉 原始森 林 若隐若现,是我国西南著名的林区,山林中生长着各种奇花异草,云南八大名花在这里都可以找到。 最为珍贵的绿绒蒿和二类保护植物的红豆杉以及白花杜鹃、黄杜鹃、红杜鹃等 成片生长,繁荣富足。 自然景观令人神往而且已逐步产生了经济效益,有 待 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有 哈巴雪 山、黑海、黄海、冰川、尖山坪子、下虎跳峡、滑石板溶洞、白水台、阿明灵洞、白地田园风光、拉 14 拖丽瀑布、熏洞、十三郭原始森林、白水台明代土司木高的摩崖石刻等。 除此之外还有干海子、九子海、楚波、吉丁牧场、东坝白山纳西民居、民俗文化、渣日崖画。 东巴文化 为主的多元民族文化异彩飞扬,包括象形文字经书、各种宗教仪式、绘画、音乐舞蹈、民风民俗。 还有伊斯兰 寺庙、彝族的“毕摩”文化、傈僳族文化等。 改革开放以来,三坝民族乡 的交通、能源、通讯逐步得到改善,交通从土路变成砂石路,从砂石路变成柏油路。 油路里程从零变成 200 多公里。 虎跳 峡 —— 哈巴雪山 —— 白水台 ——碧塔海 —— 松赞林寺的香格里拉旅游东环线油路已修通。 水能资源正在得到有序开发。 通讯已开通程控电话 13 1小灵通。 距香格里拉县城 90 公里。 虎跳峡 60 多公里,丽江 80多公里,大理 200 多公里, 区位优势比较突出,每年到此旅游的游客已经超过 100 万人次。 白水台纳西生态村就在香格里拉东环旅游黄金线的中心地带。 随着虎跳峡电站、国道 214 线、丽迪铁路 的规划和建设, 玉龙县大具金沙江箱形拱桥的修建,三坝将成为全州重要的综合开发集镇,成为 由丽入香的第一道门户。 而且这里气候宜人,空气质量良好,不 受气候 等 限制,适合四季旅游 ,可以有效弥补香格里拉冬季游客不多的不足。 15 二、项目提出的依据和背景 (一)项目提出的依据 十七届五中全会 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 《迪庆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 《中共迪庆州委、迪庆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的 实施意见》 《迪庆州“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香格里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香格里拉县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二 )项目提出的背景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 出, “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 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香格里拉白水台生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