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单元练习-第七单元内容摘要:
记》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6 分 ) (1)太守归而宾客 从 . 也 ( ) (2)余至扶风之 明年 . . ( ) (3)既而弥月不 雨 . (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 (2)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译文: 《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 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 有共通之处。 (4 分 ) 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句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它们 表达效果是怎样的 ?(3 分 ) 答: 四、按要求做题 ( 15 分) (一)、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 2 分) 欧阳修 (二)、赏析下面的句子。 ( 2 分)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三)、阅读下边一段文言文,回答后边问题。 欧阳公四岁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 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解释带点的词 ( 5 分) ①孤: ② 以: ③及: ④ 长: ⑤或: 翻译 (6 分 ) ①教以书字 ②惟读书是务 ③下笔已如成人 第七单元练习 答案 一、《岳阳楼记》 (一)、理解性默写 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答: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 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 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 答:衔远山、吞长江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衔、吞) 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 答: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 子是: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心态。 (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二)、文段阅读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 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1.从②段中找出与①段下列词语相对应的词语: 霪雨霏霏 ________ 阴风怒号 ________ 浊浪排空 ________ 日星隐耀 ________ 2.①画面突出了景色的 ________ ②画面突出了景色的 ________ 3.两个截然相反的画面,反映了登楼者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请分别选用课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 ① ________② ________ 4.请分别选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明这种心情。 ①登斯楼也, ②登斯楼也, 5.作者写这两个画面的不同景色和由此而引起的两种不同感情,其目的是( ) A.说。沪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单元练习-第七单元
相关推荐
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句词,两句些过去,两句写现在,大开大合,感慨无限。 3“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这几句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词中表示回忆当年军旅生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尘暗旧貂裘。
4分) ( 1)分析表一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__ ___. ( 2)分析表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_ ____. , (每空 1分,共 13分 ) (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__________。 ( 3)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 将图 281 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 4) 请在右边的框内画出该实物图的电路图( 2 分) ( 5)闭合开关前 ,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2、治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蚜虫、猿叶甲、地蛆等害虫,以免其传播该病害。 防治药剂:45的绿福乳油 1000 倍液,或 30的农尔旺(乙酰甲胺磷)乳油500800 倍液。 (四)加强管理。 适时播种,适度蹲苗;雨后及时排水,防止土壤过涝。 过旱;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以提高抗病能力。 (五)清理田园。 花椰菜收获后,及时清除残根败叶,并将其带到田外深埋或烧毁;深翻土壤
次 . 当行,为屯长。 会 . 天大雨,道不通, 度 . 已失期。 失期, 法 . 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 亡 . 亦死,举大计亦死, 等 . 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 苦 . 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 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 以数 . . 谏故,上使外 将 . 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 怜 . 之
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 ! C 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 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 D 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 内呼叫。 蛰“我”的马蜂死去了,“我”受到震撼,并认为它像一个“英雄”,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我”对英雄的评判标准。 ( 2 分) 2文章最后一段写到:“ 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 ”,联系上下文说说我为什么笑。 ( 3
古义 今义 ④诚宜 开张 . . 圣听 古义 今义 六、阅读分析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①下面词义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 2分) (死。 皇帝死叫“崩”,殂,死亡 ) (特别厚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