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进贤20xx届高三高考文科综合能力第二次冲刺试卷历史部分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已表现得底气十足,毫不示弱。 —— 《环球时报》( 2020 年 3 月 3 日) 材料二 下列是一组与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 ①右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 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③ 1876 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 材料三 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这样写道:“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 请回答: ( 1)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相对于今天的“底气十足”,为什么 160 年前俄国却是“色厉内荏”。 ( 2 分) ( 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不同的 描述。 ( 2 分)你认为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 ( 2 分) (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扼要说明亚历山大二世“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的含义。 ( 4 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 主要 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由题干材料反映牛对耕农、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故 A 项正确;题干材料能说时当时已掌握牛耕技术,但并不能说是开始出现, B 项排除; C 项无法从题干材料中体现;题干只能说明牛耕在农业中的地位,无法说明农耕经济的地位, D 项排除。 考点 :中国古代经济中 国古代农业经济 铁犁牛耕 2.【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秦统一六国的原因,主观因素是 D, BC 不是主观因素 A不是最主要的。 3.【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西汉的儒学家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学 说,给儒学赋予神的色彩。 由此可知,题干中的“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是指董仲舒。 “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强调人民受命于君主,君主受命于天意,即“天人合一”思想,由此可知, C 为正确答案。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与题干无关,可排除 A; B 强调人要有忧患意识,属于孟子思想,不符合题意,可排除; D “人心至灵,此理至明”强调人心与天理的关系,属于心学主张,不符合题意,可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当中的描述“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在 1931 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东北,当时国民党奉行蒋介石提出的不抵抗政策,所以东北三省在三个月内沦陷。 故此题应选 B 项。 考点:日本侵华 5.【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 现在已知骇人的彗星走过的弯曲路径;扫帚星的天象不再令人惊奇 ”,可知该科学家发现了天体的运动规律;从“ 我们看到,数学驱散云雾 ”的信息可知该科学家在数学领域也作出了巨大贡献,结合所学知识,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 体系解释了自然界的规律,创立了微积分,故 B 项正确, ACD 项错误。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经典力学牛顿 6.【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上谕以永禁设或人与诸国(即列强)仇敌之会”这项规定其实也就是《辛丑条约》中的“严禁中国人民成立反帝性质的组织,所以,在本题中这项规定也就出自《辛丑条约》。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江西进贤20xx届高三高考文科综合能力第二次冲刺试卷历史部分试题word版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