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xx-20xx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含量的变化曲线。 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则 cd 段的细胞都含有 23 对同源染色体 ,则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 cd 段的某一时期 ,则细胞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 bc 段 ,则 ef 段的细胞一定处于后期 【答案】 B 【解析】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 cd 段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细胞含有 23 条染色体, A错误;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 cd 段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 正确;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纺锤体出现在 cd 段(前期),人体细胞无细胞板, C 错误;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ef 段的细胞处于后期和末期, D 错误。 19. 下列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叙述错误的是 ,一定有基因的表达,也一定有 ATP 的合成与分解 ,基因选择性表达使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 ,细胞代谢速度变慢,胞内大部分酶活性会降低 ,抑癌基因的功能丧失,而原癌基因功能会增强 【答案】 D 【解析】细胞增殖过程中,有蛋白质的合成,也有 ATP 的合成与分解, A正确;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使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 B正确;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代谢速度变慢,胞内大部分酶活性会降低, C 正确;细胞癌变过程中,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发生了突变, D 错误。 20. 如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 4 种细胞 ,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所以各细胞中的 DNA含量相同 ,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答案】 C 【解析】卵细胞是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其 DNA含量是神经细胞、白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的一半, A错误;因为各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同 ,所以形态、功能不同,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相同, B 错误;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 ,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都是水, C 正确;各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不一定相同,有 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两种, D 错误。 21. 秃顶在男性表现较多,女性中表现极少,一般在 30 岁左右以后表现出来。 通过调查发现:秃顶的女子与正常的男子婚配所生的男孩全部是秃顶,女孩全部正常。 纯合体的秃顶男子与正常的女子婚配,女儿有正常也有秃顶,儿子全秃顶。 就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染色体上显性基因 【答案】 B 【解析】由于子代中男孩和女孩的性状不完全相同,可推测该秃顶性状与性别有关,但由于秃顶男子的女儿不全是秃顶,秃顶儿子的母亲正常,所以该秃顶性状不属于伴性遗传, B 正确。 22. 甲、乙、丙是某二倍体动物的 3 个正常细胞,其染色单体数分别为 4N、 0、 2N。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4 个染色体组 、乙、丙可能都在进行有丝分裂 【答案】 B 【解析】甲细胞中含有 4N 条染色单体,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而这些时期细 胞中都只含有 2 个染色体组, A错误;乙细胞中不含姐妹染色单体,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其中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B 正确;丙细胞中含有 2N 条染色单体,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而这两个时期细胞中染色体都没有向细胞两极移动, C 错误;甲、乙可能都在进行有丝分裂,而丙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 D 错误。 23. 已知果蝇长翅和短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 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短翅红眼:短翅棕眼 =3: 3:1: 1。 由上述材料可知 ,但不能确定控制长翅的基因的位置 ,控制长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控制红眼的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 ,控制红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答案】 A 【解析】由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可知,长翅:短翅 =3:1,但没有说明性状与性别的关系,这说明长翅为显性性状,但不能确定控制长翅的基因的位置, A正确, B 错误;由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可知,红眼 :棕眼 =1:1,但没有说明性状与性别的关系,这不能说明红眼性状的显隐性,也不能确定控制长翅的基因的位置, C、 D 错误。 24. 如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 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答案】 D 【解析】甲图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 DNA分子数分别为 2n、 4n、 4n,符合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特点, A正确;乙图中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DNA分子数分别为 n、 2n、 2n,符合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的特点, B 正确;丙图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 DNA分子数分别为 2n、 0、 2n,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 G1期, C 正确;丁图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为 n、 0、 n,而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 DNA分子数分别为4n、 0、 4n, D 错误。 25. 下图是患甲病和乙病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Ⅱ —1 与 Ⅱ —6 不携带乙病基因 )。 对该家系描述错误的是 X 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 C.Ⅲ —2 与 Ⅲ —3 结婚 生出病孩的概率是 1/8 D.Ⅲ —1 与 Ⅲ —4 结婚生出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 1/16 【答案】 C 【解析】 A项正确: Ⅰ 1与 Ⅰ 2 患甲病, Ⅱ 3 正常,根据 “亲有子无为显性,显性遗传找男病,男病女儿正常非伴性 ”,可以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项正确: Ⅱ 1 和 Ⅱ 2 都不患乙病, Ⅲ 2 患乙病,根据 “亲无子有为隐性 ”,可以判断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 Ⅱ 1 不携带乙病基因,所以乙病由 X 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 C 项错误:设甲性状由 A与 a 控制,乙性状由 B 与 b控制,则 Ⅲ —2与 Ⅲ —3 的基因型通式分别为 A XbY 和 aaXBX ,因 为 Ⅱ 1 不患甲病, Ⅱ 6 不携带乙病基因,所以可以确定 Ⅲ 2 与 Ⅲ 3 的基因型分别为 AaXbY 和 aaXBXB,他们结婚生出病孩概率是 1/2; D 项正确: Ⅲ 1 与 Ⅲ 4 的基因型分别是 1/2aaXBXb和。江西省南昌市20xx-20xx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氧化剂 B. AlN的摩尔质量为 41 g C. 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3 D.上述反应中,每生成 1 mol AlN需转移 3 mol电子 1 下列描述或表达式正确的是( ) A.反应 MnO2+ZnS+2H2SO4=MnSO4+ZnSO4+S+2H2O中 1molMnO2被氧化转移 2mol电子 B.不溶于水的盐( CaCO BaSO4等)都是弱电解质 C.
ndpa” is unlikely to defeat “Santa Claus”. However, it is not a bad thing to some extent. It constantly reminds people to restore the “true face”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China has listed
9.如图所示,为了鉴定男孩 8与本家族的亲子关系,需采用特殊的鉴定方案,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 ) A.比较 8与 2的线粒体 DNA序列 B.比较 8与 3的线粒体 DNA序列 C.比较 8与 2的 X染色体 DNA序列 D.比较 8与 5的 Y染色体 DNA序列 20.如图为细胞中 DNA复制过程 模式图,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 A.体内 DNA复制所需的酶 ① 为 DNA解旋酶,酶
放盛期等值线图,完成 1819 题。 图 8 18.关于我国杏花开放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纬度越高开放越晚 B. 沿海开放日期早于内陆 C.内陆杏花开放日期南北地区差异大 D.沿海杏花开日期南北地区差异大 19.石家庄杏花开放日期早于太原,原因是 ① 距海洋近,降水多 ② 地势较低 ③地处冬季风的背风坡,受冷空气影响小 ④ 植被覆盖率低,春季升温快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稻飞虱,属于同翅目飞虱科,俗称蠓子虫、火蠓虫、响虫。 以刺吸植株汁液危害水稻等 作物。 图一是稻田中某些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图二表示能量流经鸭的示意图。 请回答有关问题: (1) 稻田中既有水稻又有杂草,其中的水稻长势参差不齐 (是 /否)属于群落的分层现象。 (2) 稻飞虱和水稻的种间关系是 ,调查稻飞虱数量常用的方法是。 通过放鸭啄食稻飞虱来控制稻飞虱数量的方法属于 防治。 (3) 图二中
关于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唯 一原因 B.季风环流属于大气环流 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 D.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下图为我国与全球同纬度年太阳辐射总量对比图。 读图完成下题。 15。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最大的地区在( )A.20176。 N附近 B.25176。 N附近C.30176。 N附近 D.35176。